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這部闔家歡歌舞片面前,《愛樂之城》都得叫聲祖奶奶

《愛樂之城》重啟了好萊塢歌舞片的生機, 但你要知道, 在這部闔家歡歌舞片面前, 《愛樂》可要叫ta一聲“祖奶奶”!她的名字叫做《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1965.3.2北美上映)。

在《音樂之聲》面前, 小字輩《愛樂之城》必須要叫聲祖奶奶~

《音樂之聲》算是中國最早公映的好萊塢歌舞片, 至少影響了三代中國人。 還不知道這個祖奶奶的響噹噹名號?那你肯定聽過父母唱過“雪絨花”, 初中的英文老師教唱英文歌單的list上一定少不了這首“哆來咪”, 這兩首經典金曲可都是出自這個經典的歌舞片呢!

活潑修女瑪利亞被派往刻板特拉普上校家當家教

上校的七個孩子正好湊成七個音符, 瑪利亞即興創作來了影響了幾代人、膾炙人口的金曲“哆來咪”

不苟言笑的特拉普上校也受到了影響, 打開心扉為孩子們演唱了深情款款的“雪絨花”

後來,瑪利亞跟上校還譜出了優美的戀曲,成了孩子們心愛的親親小媽

但是,你知道ta跟“時尚icon”奧黛麗·赫本、“優雅公主”安妮·海瑟薇有啥淵源?有跟卡通電影《飛屋歷險記》有什麼瓜葛?聽小編慢慢道來吧!

《音樂之聲》幾十年的相親相愛

《音樂之聲》

The Sound Of Music,1965

(港譯-仙樂飄飄處處聞 | 台譯-真善美)

導演:羅伯特·懷特 | 主演:朱麗·安德魯斯、克里斯多夫·普盧默

1956年上映至今的經典《音樂之聲》已經52歲了,除了【哆來咪】和【雪絨花】,還有逗趣的【孤獨的牧羊人】和抒情的【即將十七歲】都成了幾代人的傳唱金曲。

片中的舞蹈場面也是中國80年代的芭蕾舞啟蒙,後來這一代年輕人為人父母後讓孩子學芭蕾也蔚然成風~

片中的修女瑪麗亞和特拉普上校也跟著經典了這麼多年,他們的扮演者朱麗·安德魯斯和克里斯多夫·普盧默都跟著被封為不朽的好萊塢女神和男神。這部港譯名為《仙樂飄飄處處聞》的電影在當年的奧斯卡上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羅伯特·懷特,還曾導演過著名歌舞片《西區故事》)、最佳剪輯、最佳音響、最佳改編配樂五項大獎,而提名最佳女主角的朱麗·安德魯斯雖然最終並未封後,也曾在前一年的另一部經典歌舞片《歡樂滿人間》的仙女角色封得影后。

1961《西區故事》和1964《歡樂滿人間》也是好萊塢黃金時代的經典歌舞片

在2015年的奧斯卡頒獎禮上有特別最暖心的一幕——突變婉約的Lady GaGa溫暖高亢地演唱了《音樂之聲》歌曲串燒,隨後她還隆重請出了朱麗·安德魯斯這位高貴優雅的奧斯卡女神級人物,全場起立對她的現身喝彩,連梅姨像小粉絲似的跟著興奮不已。

前年奧斯卡頒獎禮上,從不按理出牌的Lady GaGa都穿上優雅的禮服向朱麗·安德魯斯致敬,唱起《音樂之聲》歌曲串燒

在2015年3月2日《音樂之聲》50周年之際,修女瑪利亞和特拉普上校帶上七個兒女一同慶生。時光流轉,七個孩子也都已經變得白髮蒼蒼了……這幾十年的相親相愛,從合影就可見一斑~

由上至下:《音樂之聲》五十周年相遇之男神女神,五十周年七兒女重聚,五十周年全家福,片中瑪利亞(右二)與特普拉上校(右一)的音樂之家,《音樂之聲》的原型全家福

男神女神今何在

近年作品

朱麗·安德魯斯《公主日記》| 克里斯多夫·普盧默《飛屋環遊記》

定格在這溫暖畫面的深情CP,當年可是中國人心中最佳情人的超級典範~

對於80後、90後可能知道哪些經典的歌曲,但是歡脫可愛的瑪麗婭和英俊刻板的特拉普上校就不太認識了。就認知這點,小編要給你來點兒熟知的、臨近的消息吧——50年前短髮的瑪麗婭已變了《公主日記》裡貴氣十足的皇室奶奶,剛出道的安妮·海瑟薇都要尊敬地加她一聲奶奶呢!

《音樂之聲》瑪麗婭 VS《公主日記》奶奶,幾十年的歲月並未在朱麗·安德魯斯臉上留下過多的痕跡

至於英俊倜儻的上校已變成了《飛屋環遊記》裡古怪的方臉老爺爺,想想他唱【雪絨花】那磁性聲音幾十年後變成了固執老爺爺,閣主也是有點心有不忍!

《音樂之聲》英俊的特拉普上校 VS《飛屋環球記》固執的方臉老爺爺

都算是機緣巧合

關聯人物

《賓虛》導演威廉·惠勒VS《西區故事》導演羅伯特·懷特

奧黛麗·赫本VS朱麗·安德魯斯

尤·伯連納VS克里斯多夫·普盧默

其實,《音樂之聲》還有過一段不長不短、極度複雜的故事。

《音樂之聲》手繪海報

最初,製片方想請拍過史詩片《賓虛》的好萊塢巨匠威廉·惠勒來執導本片,當時威廉·惠勒想把原劇本(1962年百老匯首演的一部精彩同名歌舞劇,改編自瑪麗婭·馮·崔普著作《崔普家庭演唱團》,當年在百老匯獲得巨大成功)做了較大改動,因為在惠勒心中,《音樂之聲》完全是另一個樣子,他甚至想要拍一些戰爭場面(本片的故事背景是二戰期間)來渲染氣氛。但後來計畫受阻而被擱淺。

其實,這出音樂劇在百老匯上演的兩年前,派拉蒙就買下了故事版權,並打算讓新人奧黛麗·赫本演修女瑪麗亞,但赫本卻覺得劇本張力不如另一個劇本《窈窕淑女》好而拒演,派拉蒙隨即拋棄了ta。

如今看來,也是兩個不同類型的歌舞片成就了兩個經典女神。而再看看赫本和安德魯斯(劇版《窈窕淑女》女主是朱麗·安德魯斯,而電影版就換上了奧黛麗·赫本)兩人在眉眼之間,的確還是有那麼三四分的相似之處。

影版《窈窕淑女》奧黛麗·赫本(左)和劇版《窈窕淑女》朱麗·安德魯斯

歷史最後選擇了福克斯公司和導演羅伯特·懷斯(之前曾導過也是由百老匯經典歌舞片改編的電影《西區故事》而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來共同成就《音樂之聲》這個歌舞片經典。但在懷斯心中,演馮·特拉普上校的最佳人選是神秘的光頭硬漢明星尤·伯連納(經典代表作《十誡》《國王與我》和老版《西部世界》),但尤·伯連納的拒絕最終成全了男神克里斯多夫·普盧默。

上校第一人選尤·伯連納(左),最終上校克里斯多夫·普盧默

1962年,當劇版《音樂之聲》在百老匯上演時,安德魯斯曾在電視節目上調侃了《音樂之聲》的角色,但她萬萬沒想到,自己在不久後就成為了影版女主,並塑造了一個影史上的經典形象。

赫本與安德魯斯曾在奧斯卡上相遇

巧的是,在影版《音樂之聲》中演老修女索菲婭的瑪妮·尼克森本就是好萊塢著名的靈歌歌手,她曾在多部好萊塢經典歌舞片中獻聲,比如《西區故事》(羅伯特·懷特導演)、《安娜與國王》(尤·伯連納主演),她最有名的聲音演出是為《窈窕淑女》中的奧黛麗·赫本配唱,而朱麗·安德魯斯也曾在百老匯版的《窈窕淑女》中演了影版中赫本主演的賣花女。

著名靈魂歌手瑪妮·尼克森曾為影版《窈窕淑女》為赫本代聲演唱

兜兜轉轉、造化弄人,其實這一切可能一開始就註定了——更別說後來在《公主日記》中,朱麗·安德魯斯成了把安妮·海瑟薇培養成公主的皇室奶奶,整個過程猶如一部新的“窈窕淑女”,而海瑟薇也是現代赫本的不二繼承者。

左起:赫本《窈窕淑女》,安德魯斯+海瑟薇《公主日記》,《黑暗騎士崛起》海瑟薇的赫本造型

文章來源丨宣謠別老閣(ID:XY_blog)

「 關注劇角 」

搜索 劇角映畫 或 magilm_forever

關於電影,你總想知道更多

「 聯繫劇角 」

後來,瑪利亞跟上校還譜出了優美的戀曲,成了孩子們心愛的親親小媽

但是,你知道ta跟“時尚icon”奧黛麗·赫本、“優雅公主”安妮·海瑟薇有啥淵源?有跟卡通電影《飛屋歷險記》有什麼瓜葛?聽小編慢慢道來吧!

《音樂之聲》幾十年的相親相愛

《音樂之聲》

The Sound Of Music,1965

(港譯-仙樂飄飄處處聞 | 台譯-真善美)

導演:羅伯特·懷特 | 主演:朱麗·安德魯斯、克里斯多夫·普盧默

1956年上映至今的經典《音樂之聲》已經52歲了,除了【哆來咪】和【雪絨花】,還有逗趣的【孤獨的牧羊人】和抒情的【即將十七歲】都成了幾代人的傳唱金曲。

片中的舞蹈場面也是中國80年代的芭蕾舞啟蒙,後來這一代年輕人為人父母後讓孩子學芭蕾也蔚然成風~

片中的修女瑪麗亞和特拉普上校也跟著經典了這麼多年,他們的扮演者朱麗·安德魯斯和克里斯多夫·普盧默都跟著被封為不朽的好萊塢女神和男神。這部港譯名為《仙樂飄飄處處聞》的電影在當年的奧斯卡上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羅伯特·懷特,還曾導演過著名歌舞片《西區故事》)、最佳剪輯、最佳音響、最佳改編配樂五項大獎,而提名最佳女主角的朱麗·安德魯斯雖然最終並未封後,也曾在前一年的另一部經典歌舞片《歡樂滿人間》的仙女角色封得影后。

1961《西區故事》和1964《歡樂滿人間》也是好萊塢黃金時代的經典歌舞片

在2015年的奧斯卡頒獎禮上有特別最暖心的一幕——突變婉約的Lady GaGa溫暖高亢地演唱了《音樂之聲》歌曲串燒,隨後她還隆重請出了朱麗·安德魯斯這位高貴優雅的奧斯卡女神級人物,全場起立對她的現身喝彩,連梅姨像小粉絲似的跟著興奮不已。

前年奧斯卡頒獎禮上,從不按理出牌的Lady GaGa都穿上優雅的禮服向朱麗·安德魯斯致敬,唱起《音樂之聲》歌曲串燒

在2015年3月2日《音樂之聲》50周年之際,修女瑪利亞和特拉普上校帶上七個兒女一同慶生。時光流轉,七個孩子也都已經變得白髮蒼蒼了……這幾十年的相親相愛,從合影就可見一斑~

由上至下:《音樂之聲》五十周年相遇之男神女神,五十周年七兒女重聚,五十周年全家福,片中瑪利亞(右二)與特普拉上校(右一)的音樂之家,《音樂之聲》的原型全家福

男神女神今何在

近年作品

朱麗·安德魯斯《公主日記》| 克里斯多夫·普盧默《飛屋環遊記》

定格在這溫暖畫面的深情CP,當年可是中國人心中最佳情人的超級典範~

對於80後、90後可能知道哪些經典的歌曲,但是歡脫可愛的瑪麗婭和英俊刻板的特拉普上校就不太認識了。就認知這點,小編要給你來點兒熟知的、臨近的消息吧——50年前短髮的瑪麗婭已變了《公主日記》裡貴氣十足的皇室奶奶,剛出道的安妮·海瑟薇都要尊敬地加她一聲奶奶呢!

《音樂之聲》瑪麗婭 VS《公主日記》奶奶,幾十年的歲月並未在朱麗·安德魯斯臉上留下過多的痕跡

至於英俊倜儻的上校已變成了《飛屋環遊記》裡古怪的方臉老爺爺,想想他唱【雪絨花】那磁性聲音幾十年後變成了固執老爺爺,閣主也是有點心有不忍!

《音樂之聲》英俊的特拉普上校 VS《飛屋環球記》固執的方臉老爺爺

都算是機緣巧合

關聯人物

《賓虛》導演威廉·惠勒VS《西區故事》導演羅伯特·懷特

奧黛麗·赫本VS朱麗·安德魯斯

尤·伯連納VS克里斯多夫·普盧默

其實,《音樂之聲》還有過一段不長不短、極度複雜的故事。

《音樂之聲》手繪海報

最初,製片方想請拍過史詩片《賓虛》的好萊塢巨匠威廉·惠勒來執導本片,當時威廉·惠勒想把原劇本(1962年百老匯首演的一部精彩同名歌舞劇,改編自瑪麗婭·馮·崔普著作《崔普家庭演唱團》,當年在百老匯獲得巨大成功)做了較大改動,因為在惠勒心中,《音樂之聲》完全是另一個樣子,他甚至想要拍一些戰爭場面(本片的故事背景是二戰期間)來渲染氣氛。但後來計畫受阻而被擱淺。

其實,這出音樂劇在百老匯上演的兩年前,派拉蒙就買下了故事版權,並打算讓新人奧黛麗·赫本演修女瑪麗亞,但赫本卻覺得劇本張力不如另一個劇本《窈窕淑女》好而拒演,派拉蒙隨即拋棄了ta。

如今看來,也是兩個不同類型的歌舞片成就了兩個經典女神。而再看看赫本和安德魯斯(劇版《窈窕淑女》女主是朱麗·安德魯斯,而電影版就換上了奧黛麗·赫本)兩人在眉眼之間,的確還是有那麼三四分的相似之處。

影版《窈窕淑女》奧黛麗·赫本(左)和劇版《窈窕淑女》朱麗·安德魯斯

歷史最後選擇了福克斯公司和導演羅伯特·懷斯(之前曾導過也是由百老匯經典歌舞片改編的電影《西區故事》而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來共同成就《音樂之聲》這個歌舞片經典。但在懷斯心中,演馮·特拉普上校的最佳人選是神秘的光頭硬漢明星尤·伯連納(經典代表作《十誡》《國王與我》和老版《西部世界》),但尤·伯連納的拒絕最終成全了男神克里斯多夫·普盧默。

上校第一人選尤·伯連納(左),最終上校克里斯多夫·普盧默

1962年,當劇版《音樂之聲》在百老匯上演時,安德魯斯曾在電視節目上調侃了《音樂之聲》的角色,但她萬萬沒想到,自己在不久後就成為了影版女主,並塑造了一個影史上的經典形象。

赫本與安德魯斯曾在奧斯卡上相遇

巧的是,在影版《音樂之聲》中演老修女索菲婭的瑪妮·尼克森本就是好萊塢著名的靈歌歌手,她曾在多部好萊塢經典歌舞片中獻聲,比如《西區故事》(羅伯特·懷特導演)、《安娜與國王》(尤·伯連納主演),她最有名的聲音演出是為《窈窕淑女》中的奧黛麗·赫本配唱,而朱麗·安德魯斯也曾在百老匯版的《窈窕淑女》中演了影版中赫本主演的賣花女。

著名靈魂歌手瑪妮·尼克森曾為影版《窈窕淑女》為赫本代聲演唱

兜兜轉轉、造化弄人,其實這一切可能一開始就註定了——更別說後來在《公主日記》中,朱麗·安德魯斯成了把安妮·海瑟薇培養成公主的皇室奶奶,整個過程猶如一部新的“窈窕淑女”,而海瑟薇也是現代赫本的不二繼承者。

左起:赫本《窈窕淑女》,安德魯斯+海瑟薇《公主日記》,《黑暗騎士崛起》海瑟薇的赫本造型

文章來源丨宣謠別老閣(ID:XY_blog)

「 關注劇角 」

搜索 劇角映畫 或 magilm_forever

關於電影,你總想知道更多

「 聯繫劇角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