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盧氏雞變成致富“金鳳凰”——金融扶貧看盧氏系列報導之六

□本報記者吳燁 成利軍三門峽日報記者葛洋陳林道

“1.6萬隻雞每天都下蛋,想不脫貧致富都難。 真的謝謝盧氏農商行提供貸款,幫我們合作社解決了大問題!”7月14日,在盧氏縣東明鎮當家村,養雞合作社社長吳玉華拉著農商行客戶經理馬雲安的手開心地說。

當家村地處丘陵地帶,多年來一直有不少農戶散養土雞,但由於多是單打獨鬥,加上飼養週期長、主要依賴零星銷售等原因,土雞飼養業一直沒有發展起來。

與此同時,當地養殖龍頭企業——河南昊豫公司也在為不能擴大生產而發愁:公司主打產品盧氏雞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雞蛋和雞肉都供不應求,但由於缺資金、缺場地,擴大飼養規模進展緩慢。

今年年初,經過當地政府牽線搭橋,當家村和河南昊豫集團確定了“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產業運作模式,由當家村委牽頭成立生態農業發展專業合作社,所有代養戶納入合作社統一管理,公司與合作社之間、合作社與社員之間層層簽訂購銷合同,農戶不擔心產品銷售,公司不擔心產品品質。

可是沒有銀行支持,沒錢幹事兒,這些模式終究是紙上談兵。 恰逢此時,盧氏縣出臺一攬子金融扶貧政策。

在盧氏農商行東明支行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吳玉華發動村裡49戶貧困戶申請政府貼息貸款,每家免抵押、免擔保的5萬元貸款,不到一周就全部到賬。

吳玉華第一時間把這筆資金通過合作社入股到企業,解決了公司發展的資金瓶頸。

該村第一書記苗英圃告訴記者,對願意發展養雞產業的貧困戶,昊豫集團採取品種、飼料、免疫、技術指導、銷售“一條龍”的服務辦法,徹底解除了大家發展養雞產業的後顧之憂。

談起現在養雞與以前的區別,8組的貧困戶李永生一臉興奮:“小雞苗由河南昊豫集團統一購買,再以購買價分發給我們飼養,還為飼養戶統一配製飼料。 ”他告訴記者,昊豫集團還根據跑山雞的生長週期,對飼養農戶統一培訓傳授防病防瘟知識。 “有了技術,保證了存活率,今年我養的200多隻跑山雞出欄後,估計能多分紅2000元。 ”

河南昊豫集團總監雷鳴峰介紹說,入社貧困戶不僅獲得每畝400元的土地流轉費用,還有3000元的固定股金分紅,以及每個月2000元左右的工資收入,如果雞養得好,收入還會增加。

照目前態勢,當家村的貧困戶每年收入基本上可達3萬元左右。 同時,公司每回收一隻雞,我們就再給合作社20元。 據保守估算,如果每年飼養5批肉雞,當家村每年集體收入可以超過百萬元。

當家村只是昊豫公司在盧氏的一個支點。 據介紹,目前該公司在全縣14個鄉鎮成立了38個專業合作社,每個合作社能飼養5萬隻盧氏雞。

“今年公司準備繼續投資8億元左右,繼續擴大盧氏雞飼養規模,同時,發展盧氏連翹6萬畝、栽種紅豆杉等中藥材600萬株,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説明更多農戶發展致富。

”雷鳴峰對下步發展信心滿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