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週末近萬人進場《清明上河圖》吸睛一線職工嚴陣以待堅守崗位

地點:中華藝術宮 人物:安保李師傅對於浦東地標性建築中華藝術宮來說, 火辣辣的太陽帶來的不僅是對遊客和職工的又一場炙烤,

也是對防暑降溫工作的一場炙“考”。 在熱浪肆虐的一周時間裡, 勞動報記者連續多日走訪中華藝術宮, 記錄了奮鬥在一線的職工們的辛勤勞動與付出。 安保員一站就是五六個小時7月15日下午2點左右, 勞動報記者在中華藝術宮看到, 由於是週末, 在門口排隊區領票安檢的參觀者相較於平日略有增加, 但仍無需長時間等候, 遊客3分鐘左右就能通過安檢順利入場。 不過, 從安檢口步行至3樓觀景平臺, 再加上拍照逗留的時間, 仍然讓幾名女遊客忙不迭撐起陽傘, 大呼“腳底都燙了!”而在這樣令人幾乎難以忍受的高溫環境裡, 負責安保的李師傅每天一站就是5、6個小時。 李師傅來自安徽阜陽, 這天, 他穿著印有“反恐安全檢查”的工作服,
戴著大墨鏡, 揣著對講機, 皮膚已經被曬得黝黑。 李師傅的工作內容, 是在安檢處出口至中華藝術宮入口臺階前來回巡邏, 並及時向遊客提供幫助和引導。 這看似步行只需一兩分鐘的距離, 卻也是整個場館最熱、最曬的路段———沒有任何遮擋物, 更沒有降溫設備。 如果沒有墨鏡, 地面上白花花的反光刺得人幾乎睜不開眼睛。 寒來暑往、春去秋來, 李師傅說一年裡最艱苦的, 還是夏季高溫的這幾天。 近日接連高溫, 不少遊客和同事都出現了中暑的現象, 李師傅說自己倒還好, “畢竟還年輕, 30來歲, 身體條件還可以。 ”他有點自豪, 不過轉念一想, 又有些遺憾:“我以前皮膚也很白的呢!”採訪過程中, 不斷有遊客前來向他諮詢求助:洗手間在哪裡?自動扶梯的門怎麼打不開了?又或者,
提醒規勸收起導遊旗、自拍杆, 維護入場秩序……雖然都是小事, 少了這個崗位還真不行。 一位來自南方的年輕遊客找到他:“我2010年的時候聽說沙特館還有保留, 現在要怎麼進去呢?”李師傅立即耐心指了路。 原來, “年輕人”李師傅早已是個世博會的“老司機”了。 他告訴勞動報記者, 自己從世博會期間就在這裡工作, 當時他還在世博源一家餐廳裡當廚師。 “我對這邊的場館和路線十分熟悉, 工作起來也有優勢。 ”閑下來時, 李師傅愛去看藝術宮頂樓的《清明上河圖》, “看著畫裡的人在動, 還蠻好看的。 ”其實工作時, 李師傅的職責也是“看人”。 “今天大概有一萬來人進場了”, 他對記者算道。
在室外近40度的高溫下, 這個崗位顯得格外不易而有意義。 “熱肯定是熱, 但為了工作, 再熱也要熬過去。 ”李師傅憨厚一笑。 兩位值班醫生隨時待命其實, 戶外工作人員以外, 在太陽未及的地方, 還有許多一線職工堅守在不同的崗位上, 用自己的專業技能和細心服務, 與高溫天氣作戰。 據中華藝術宮的有關負責人介紹, 除了排隊區設置遮陽傘以外, 館內工作人員還會注意提高觀眾運載電梯的頻次, 以及減少搭乘人數, 儘量緩解觀眾由於天熱造成的不舒適感。 而在3樓的醫務室內, 兩位值班醫生也在隨時待命中。 記者看到, 在醫務室內的櫥櫃裡, 擺放著不少常見病藥品以及防暑降溫藥品。 值班醫生告訴勞動報記者, 隨著氣溫的升高,
近些天來, 醫務室接診的患者數量也相對增多, 其中大部分是中暑, 以及天熱引起的消化道系統疾病, 他們會給予遊客應急處理, 病情嚴重者則及時送醫, “我們主要是加強疏導, 重在預防, 也提醒遊客要根據自己身體情況, 安排高溫天氣裡的出行。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