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民政建檔案定目標為脫貧助力

2017年是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的深化之年, 也是承上啟下、全面突破的關鍵一年。 記者從市扶貧辦獲悉, 為堅決打贏精准脫貧攻堅戰, 西寧市民政部門積極貫徹落實《西寧市脫貧攻堅行動方案》, 在推進脫貧攻堅行動中, 建立“2+2”扶貧檔案, 確立“5+4”攻堅目標, 採取“6+6”保障措施, 精准扶貧成效顯著。

【“2+2”扶貧檔案】實施“兩線合一”精准扶貧以來, 全市民政部門積極開展精准識別摸底調查, 並與上級業務主管部門溝通對接, 與市級扶貧部門配合銜接, 為330個貧困村、7.2萬貧困人口建檔立卡;為33593名符合農村低保條件的貧困物件和14778名喪失勞動能力、無法實現脫貧的民政重點保障物件建立兜底脫貧檔案。

【“5+4”攻堅目標】 2015年底, 全市農村低保標準達到2970元/年, 低保標準和扶貧線實現“兩線合一”;2016年至2019年, 全市農村低保標準分別達到3316元、3532元、3762元和4000元以上。 全市民政部門分四年幫助貧困人口脫貧,

2016年底實現2萬人脫貧, 2017年底實現2.1萬人脫貧, 2018年底實現2.1萬人脫貧, 2019年全市貧困人口實現整體脫貧。

【“6+6”保障措施】 2016年全市民政部門共投入各類社會救助資金5.03億元, 救助城鄉困難群眾11.3萬戶次, 其中農村低保對象7.2萬戶, 發放資金近2億元。 在生活補助方面, 從2016年1月起, 全市農村低保標準由2345元/年提高到2970元/年, 人均提高625元, 實現農村低保標準和扶貧標準“兩線合一”, 並按三種類型進行管理和實施分檔生活補助。 在醫療救助方面, 全面推進醫療救助“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 加強與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銜接, 形成“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的保障路徑。 在臨時救助方面, 加強臨時救助制度“救急救難”, 及時將因遭遇突發事件、意外傷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困難群眾納入救助範圍。

在學生資助方面, 在全國率先出臺了《貧困家庭大學生資助實施辦法》, 對貧困家庭大學生的學費和生活費實施全程救助。 在特困供養方面, 穩步提高五保對象供養標準, 加大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建設, 完善社會力量參與機制。 在殘疾補貼方面, 落實分類施保和殘疾人生活補貼政策。

同時, 加大農村低保動態管理, 發揮社會救助整體效應, 做好兜底保障資金協調, 加強救助與扶貧制度銜接, 建立低保與扶貧大資料運用平臺, 加大補助力度做好兜底扶貧, 向精准脫貧攻堅戰發起“總攻”。 (西寧晚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