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二十對老夫妻“牽手今生情 終圓婚紗夢”

大學生正在給許阿姨和姜大叔選照片。

許阿姨和姜大叔的婚紗照。

老照片讓賈阿姨回想起了36年前結婚時的一幕。

玫瑰花色的佈景、潔白的婚紗、考究的晚禮服……婚紗照, 對於很多六七十歲的老夫妻來說只是一個憧憬, 甚至想都不敢去想。 近日, 中國傳媒大學的大學生們帶著專業的設備來到南沙街道南沙社區, 為轄區20對老夫妻免費化妝、拍照, 拍攝了一組組婚紗照, 圓了他們的婚紗夢。

結婚40周年的最好禮物

拍照這天早上, 許阿姨一個人面無表情地來到社區活動室, 看著劉大叔夫妻倆換禮服、化妝、拍照, 羡慕不已。 社區書記吳小林看到這個情況, 立即詢問許阿姨, 老伴姜大叔怎麼沒一起來, “不願意拍照唄。 ”許阿姨歎了口氣,

她本做好了一個人拍的打算, 但看到別人家都是一對一對的, 心裡有些不是滋味。

“拍婚紗照本是讓老人們高興的事, 這一個人拍能高興起來嗎?”吳小林給姜大叔打了兩遍電話勸其過來, 連劉大叔都加入了勸說的行列, 最終社區工作人員專門趕到了許阿姨家, 把姜大叔請了過來, 許阿姨臉上這才露出了笑容, 話也多起來。 許阿姨和姜大叔今年結婚整40年, 她還記得1977年兩人結婚前的一天下午, 姜大叔下了班就穿著勞動服和許阿姨去了照相館。 “我當年穿的還是很講究的, 淺藍色燕尾領的襯衫, 是親戚幫忙從上海帶回來的, 在當時大連街都很少見的, 算是很時尚的。 ”許阿姨笑著說, 有時她看著兒子媳婦的婚紗照, 很羡慕,

也想和老伴拍一套, 但是總礙於顏面, 覺得這麼大歲數了, 不好意進影樓。

這也是很多老夫妻沒能拍上婚紗照的最大原因, 這次中國傳媒大學的學生們走進社區為他們拍攝, 完全打消了他們的顧慮, 終於幫老人們圓了這個夢。 許阿姨說, 這張婚紗照是他們結婚40周年最好的禮物。

新舊結婚照對比感受幸福生活

別看是在社區拍, 可條件一點不比婚紗影樓差, 照相設備和燈光佈景等器材都是大學生們從北京托運過來的。 拍攝小組的成員全是在校大學生, 清一色的小姑娘, 來自大連、北京、臺灣等地, 有的負責服裝道具、有的負責化妝造型, 其中負責拍攝的學生梁思琪就是大連籍, 也正是她把這次純公益的學校暑期實踐活動帶到了大連。

聽說要拍婚紗照, 64歲的劉大叔和老伴賈阿姨激動得把家裡的老照片都翻了出來, 帶到拍攝場地重新翻看著, 36年前結婚的一幕猶在眼前。 照片上的劉大叔用現在時髦話來說, 就是小鮮肉一枚, 年輕帥氣;賈阿姨則是一條大辮子溫婉動人。 “那時可沒有什麼婚紗照, 能有張兩個人的合影就算是結婚照了, 都沒有特別拍過。 那時結婚也特別簡單, 在家裡炒幾個菜請上幾個親戚朋友擺桌酒席, 就算是婚禮儀式了。 ”老兩口仿佛回到了36年前。

如今, 都是數碼相機拍照, 拍完之後就能看到照片效果, 新舊照片放在一起看, 令老兩口感慨萬千。 “重拍婚紗照, 不僅讓我們又重溫了年輕時的甜蜜, 也感受到生活越來越好, 特別珍惜這份在一起的幸福。”老兩口穿著潔白的婚紗和禮服互相凝視的著對方。劉大叔說,他一直有個遺憾,就是結婚時都沒拍個像樣的照片,覺得對老伴是個虧欠,如今在社區和大學生們的幫助下終於心願達成。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20對老夫妻都是結婚至少30餘載,歲月染白青絲,愛情歷久彌香。此次“牽手今生情終圓婚紗夢”活動,南沙社區與中國傳媒大學的大學生通力合作,知民心,解民意,讓“圓夢”系列活動豐富了社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本報記者唐東麗 圖/本報記者高強

特別珍惜這份在一起的幸福。”老兩口穿著潔白的婚紗和禮服互相凝視的著對方。劉大叔說,他一直有個遺憾,就是結婚時都沒拍個像樣的照片,覺得對老伴是個虧欠,如今在社區和大學生們的幫助下終於心願達成。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20對老夫妻都是結婚至少30餘載,歲月染白青絲,愛情歷久彌香。此次“牽手今生情終圓婚紗夢”活動,南沙社區與中國傳媒大學的大學生通力合作,知民心,解民意,讓“圓夢”系列活動豐富了社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本報記者唐東麗 圖/本報記者高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