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記紫陽縣蒿坪鎮駐森林村脫貧攻堅工作隊隊長邱紅

“扶貧不是喊口號”

——記紫陽縣蒿坪鎮駐森林村脫貧攻堅工作隊隊長邱紅

陝西農村網-陝西農村報安康訊7月4日上午8時, 邱紅像往常一樣, 已經坐在森林村村委會辦公室裡, 手裡拿著森林村2017年擬脫貧貧困戶的資料仔細看著, 時不時地還在本子上寫著什麼。

邱紅(右一)與村幹部一起商量如何解決村上生產路。

今年34歲的邱紅是紫陽縣蒿坪鎮農綜站站長, 年初, 邱紅被鎮黨委“點將”, 任森林村駐村工作隊長兼“第一書記”。 一晃半年時間過去了, 森林村的貧困戶住房條件大大改善, 基礎設施日臻完善, 群眾生產生活一片繁忙, 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 村裡到處煥發著新農村的活力。

森林村山大溝深, 人戶居住分散, 自然條件惡劣。 全村共5個村民小組, 675戶, 2508人。 通過扶貧物件核實和資料清洗, 全村尚有貧困戶314戶, 970人。

面對如此艱巨的貧困現狀, 當過兵的邱紅沒有退縮,

而是用軍人的意志帶領駐村工作隊, 腳踏實地, 率先垂範, 並大膽提出了“強組織, 建產業, 辦實事, 謀發展”的工作思路, 探索出了一條符合森林村實際的扶貧工作新路子。

上任伊始, 他用了1個月時間, 不分白天黑夜, 走遍了全村314戶貧困戶, 每戶貧困戶的情況都裝在他的心裡。 通過入戶走訪, 他確立了加強村級黨組織建設, 是脫貧攻堅的重要基礎, 只有班子強了, 才能充分發揮每位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邱紅經常組織村民召開小組會, 宣傳“不等不靠, 艱苦奮鬥”的思想教育, 增強貧困戶自力更生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半年來, 他先後主持召開院落會、小組會、村民大會等大大小小的會議不下40場。 通過大力宣傳“不等不靠, 艱苦奮鬥”“精准扶貧不養懶人”的思想教育, 使一批“等靠要”思想嚴重的人, 走出了誤區, 增強了貧困戶自力更生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他始終把發展經濟, 帶領群眾脫貧致富作為第一要務;把培育主導產業, 解決內生動力, 作為重要抓手。 他積極“遊說”蒿坪鎮創業能人邱超,

讓邱超的神龍富硒產業園落戶森林村, 並在該村流轉土地1500餘畝, 種植花椒800畝、黃花100畝、林果200畝, 改造茶園400畝。 為100余名貧困戶到園區務工找到了穩定的就業門路, 實現了貧困戶就地就業的目標。

按照“興一個產業, 富一方百姓”的思路, 確立了茶葉作為該村的主導產業。 今年春茶過後, 隨即對全村1500餘畝茶園, 全部進行了修剪、鋤草和施肥。 今年僅春茶一項, 村民收入實現200余萬元, 成為農民增收的半壁江山。

在他的帶領下, 森林村的基礎設施也日臻完善。 今年共爭取4條生產道路硬化, 其中兩條已開工建設, 總里程達15.4公里;爭取便民橋建設2座;飲水工程1處;新建文化活動廣場兩個2000餘平方米, 並配套安裝了相應的體育健身器材;新建排汙管道6公里;購置垃圾桶320個;新建村衛生室1個;還將安裝路燈100盞。

這些項目的實施, 極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 群眾的幸福指數大為提升。

工作中, 邱紅舍小家, 顧大家。 父親常年痛風, 行動不便, 妻子既要接送剛上幼稚園的大女兒, 還要哺乳未滿周歲的小女兒, 自從擔任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後, 他兩三周難回一次家, 已成常事。 今年3月, 岳母患病住院期間, 他都沒能抽出時間前往陪護過, 由於病情惡化, 連最後一面都沒見著, 留下終生遺憾……

“扶貧不是喊口號, 是一種責任擔當, 更是一種良心的牽掛。 ”邱紅說, 貧困群眾致富了, 他和隊員們才會“安心”。 時下, 森林村正在朝著一個脫貧有路、致富有門、發展有勁的方向大步邁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