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6個藥方

慢性支氣管炎在我們生活中是極其常見的一種慢性呼吸道疾病, 因為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 而在進行治療時我們也應當根據具體的病症來治療。

1.疏風散寒, 宣肺化痰。

方藥:三拗東加味。

麻黃6克杏仁10克荊芥10克前胡10克桔梗6克陳皮6克甘草6克隨症加減:若夾痰濕, 咳而痰黏, 胸悶苔膩者, 加半夏9克、厚樸6克、茯苓12克;熱為寒遏, 咳嗽聲嘎, 氣急似喘, 痰黏口渴, 心煩, 或有身熱者, 加石膏30克、黃芩12克、桑白皮12克, 以解表清裡。

2.疏風清熱, 宣肺化痰。

方藥:桑菊飲加減。

桑葉10克 菊花要6克 杏仁10克 薄荷3克 連翹10克 桔梗6克 鮮蘆根30克 牛蒡子10克 前胡10克 甘草6克 隨症狀的嚴重性進行加減:肺熱內盛者, 加黃芩12克、知母9克, 以清肺泄熱;咽痛聲嘎者, 配射干9克、赤芍10克、掛金燈12克, 以清熱利咽;熱傷肺津, 咽燥口幹者, 稍微再加南沙參12克、天花粉12克, 以清熱生津;夏令夾暑者, 加六一散15克、鮮荷葉12克, 以清解暑熱。

3.疏風清肺, 潤燥化痰。

方藥:桑杏東加減。

桑葉10克杏仁10克淡豆鼓10克南沙參12克象貝10克杏仁10克瓜簍皮12克桅子9克黃芩10克梨皮10克隨症加減:熱重者, 酌加石膏30克、知母12克, 以清肺泄熱;津傷較重者, 加麥冬12克、王竹12克, 以滋養肺陰;痰中夾血者, 可以再搭配白茅根30克,

以清熱止血。

4.健脾燥濕, 化痰止咳。

方藥:二陳湯合三子養親湯藥膳。

半夏要9克 茯苓12克 陳皮6克 厚樸6克 甘草6克 蒼術6克 蘇子9克 白芥子10克 萊菔子12克可隨症狀的程度進行加減:寒痰較重, 痰白膩如沫, 怕冷者, 加乾薑6克、細辛6克, 以溫肺化痰;久病脾虛,

神倦者, 酌加黨參12克、白術12克、炙甘草6克, 以益氣健脾。

5.清熱肅肺, 化痰止咳。

方藥:桑白皮東加減。

桑白皮10克黃芩12克山梔10克象貝9克半夏9克杏仁12克栝樓仁12克蘇子9克隨症加減:身熱甚者, 加石膏30克、知母12克, 以清泄肺熱;痰多黏稠者, 加海蛤殼15克, 以化痰;口渴咽幹者, 加天花粉15克, 以養陰生津;喘不得臥, 痰湧便秘者, 酌加葶藶子12克、大黃9克(後下)、芒硝9克(沖), 以降氣通便;痰有腥味者, 配魚腥草30克、薏苡仁15克、冬瓜子15克、蘆根30克, 以清肺解毒。

6.補肺益氣, 養陰生津。

方藥:生脈散合沙參麥冬東加減。

太子參15克沙參12克麥冬12克五味子9克百合12克紫菀10克款冬花10克桑白皮12克隨症加減:咳嗽劇烈者, 加川貝9克、杏仁10克、百部10克, 以肅肺化痰止咳;午後潮熱, 手足心熱者, 加地骨皮10克、銀柴胡10克, 以清肺降火;食少便搪, 少氣乏力者, 去麥冬、沙參, 加黃芪12克、白術12克、茯苓10克, 以益氣健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