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聚焦城市社區建設,喚回久違的鄰里情 長沙縣政協委員建議社區成立居民小組

城市發展越來越快, 高樓社區也越來越多, 鄰里間的感情逐漸疏遠, 不少人渴望喚回舊日的鄰里情。 曾詩怡 攝

◎星沙時報記者 張興莎

鄉愁, 是一種情愫, 自古有之, 包含“相見無雜言, 但道桑麻長”“肯與鄰翁相對飲, 隔籬呼取盡餘杯”以及“隔竹每呼皆得應, 二心親熟更如何”等豐富而珍貴的鄰里情誼。

在現代化都市快節奏的生活中, 人與人之間逐漸變得冷漠, 很多人比鄰而居, 卻鮮有往來。 脫離了精神寄託, 人們的鄉愁何處安放?

如何在城市社區營造像農村裡一樣友好互助、親如一家的鄰里氛圍, 長沙縣政協委員聚焦城市社區基層組織建設, 建議在城市社區成立居民小組, 以此喚回久違的鄰里情誼。

現象

目前長沙縣共有43個社區, 總人口約52.6萬, 對應的社區工作人員僅574人, 因此管理很難面面俱到。

全縣共有179個住宅專案實現專業化物業管理, 由於物業公司整體資質和服務水準不高,

矛盾的不斷激發影響了居民的幸福指數。

據調查, 在179個住宅樓盤中僅有71個住宅社區成立業主委員會, 而業主委員會成員參差不齊, 發揮作用並不明顯。 另一方面, 多數業主缺乏參與社區自我管理的意識。 究其根源, 是缺乏一個政府主導成立的居民自主管理平臺。

在現有的管理模式下, 本應起到“橋樑”和“潤滑劑”作用的其他社區社會組織較少, 治理主體單一化, 不僅談不上喚回“鄉愁”, 更常有矛盾發生。

委員建議

長沙縣政協常委、縣紀委副書記、縣監察局局長 劉義紅:

建議成立城市居民小組。 由街道和社區居委會為主導, 按照《關於全面推進物業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有關規定選舉業主委員會,

將業主委員會主要成員明確為居民小組管理成員, 並實行有效管理。

完善居民小組網路。 對1至6區、安置社區和機關單位院落, 根據實際情況, 以樓棟為單位組成若干居民小組, 並推選出居民小組管理成員。

規範居民小組管理。 街道和社區參照農村村民小組成員工作報酬機制, 為城市居民小組提供必要經費, 保證工作正常開展, 組織居民小組開展“門前三包”“文明創建”等活動, 幫助居民重建久違的精神家園。

部門回應

據研究, 要達到“構建居民自主管理機制, 以和諧鄰里、互助揚善來撬動社會共治”的設想, 最根本的還是要形成社區黨組織領導, 社區居委會主導, 社區各類服務機構、社會組織、駐區單位等社會力量和社區居民多元參與、共同治理的工作格局。

城市居民小組長、樓棟長等力量作為共治最基層的力量予以補充, 即“一核多元, 合力共治”治理格局。

目前, 長沙縣民政局已經完成了前期的情況摸底調查, 正在抓緊完善制訂《進一步加強社區居民小組工作的業務指導意見》;同時壓實街道辦事處加強居民小組建設的各項責任, 將此項工作列入對街道民政工作的績效考核範疇, 對居民小組長的推進工作進行督查,

優化居民小組長的薪酬發放與獎勵, 並持續抓好加強社區治理方面其它措施的落實。

目前成效

在今年村(居)委會換屆選舉時, 全縣50個城市社區、606個居民小組, 共選出606名居民小組長, 完善基層自治組織架構。

引入了眾多社會組織,

建立健全“三社聯動”機制。 目前各“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等服務專案已經參與到社區建設當中, 長沙縣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已經建成並開始發揮作用。 以社區為主體購買社會組織、社工機構服務的機制進一步完善, 不少社區建設都卓見成效。

為了構建多元服務體系, 2016年長沙縣9個社區建立健全了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三方聯動服務工作機制, 今年17個社區開展三方聯動服務機制建立工作。

目前, 全縣居民小組和業委會相互融合的基層治理模式已逐漸形成, 社區公共服務綜合資訊平臺正在優化搭建中。

他山之石

廈門市堅持黨政主導、多元共治的策略, 大力開展“美麗廈門 共同締造”行動, 取得了群眾參與、群眾獲益、群眾滿意的良好效果。

在創新建設中,廈門政府從過去的“我講你聽、我說你做”的“指揮員”,轉變為支持協商、引導示範、培育骨幹、支持自治的“輔導員”。例如曾厝垵政府在充分徵求意見的基礎上,提出了“整體規劃、有機更新、社區再造”的規劃思路,並指導文創會等組織、發動居民通過因地制宜改造、文藝化更新、功能化區分、生態化設計,來保護原生態的漁村歷史風貌,注入開放多元的創意新功能。2014年,曾厝垵遊客突破千萬,業主和商戶收入增長10倍,打造出一個“中國最文藝的漁村”。

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鼓勵更多群眾參與。廈門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對居民參與度高、社會效果好的專案給予資金支持。兩年間,市、區兩級財政共實施“以獎代補”專案932個,覆蓋全市269個村(社區)。例如集美康城社區建立了樹木認養、綠地認養、樓道認管、公共環境認領等群眾參與機制,定期邀請園林專家對相關責任人進行綠化養護知識培訓,開展認養認管評議,實行有償獎勵。當年,社區有89塊綠地被認養,16個樓道、5個活動場所全部被認領認管,形成多元共治的社區治理新模式。

熱點新聞

長沙縣這些地方要停電了,有你家嗎?

就在松雅湖,國內最大湖泊沙灘正式對外開放,面積3.2萬平,還有……

長沙縣上半年財政總收入破140億元,民生投入主要在這些方面……

取得了群眾參與、群眾獲益、群眾滿意的良好效果。

在創新建設中,廈門政府從過去的“我講你聽、我說你做”的“指揮員”,轉變為支持協商、引導示範、培育骨幹、支持自治的“輔導員”。例如曾厝垵政府在充分徵求意見的基礎上,提出了“整體規劃、有機更新、社區再造”的規劃思路,並指導文創會等組織、發動居民通過因地制宜改造、文藝化更新、功能化區分、生態化設計,來保護原生態的漁村歷史風貌,注入開放多元的創意新功能。2014年,曾厝垵遊客突破千萬,業主和商戶收入增長10倍,打造出一個“中國最文藝的漁村”。

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鼓勵更多群眾參與。廈門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對居民參與度高、社會效果好的專案給予資金支持。兩年間,市、區兩級財政共實施“以獎代補”專案932個,覆蓋全市269個村(社區)。例如集美康城社區建立了樹木認養、綠地認養、樓道認管、公共環境認領等群眾參與機制,定期邀請園林專家對相關責任人進行綠化養護知識培訓,開展認養認管評議,實行有償獎勵。當年,社區有89塊綠地被認養,16個樓道、5個活動場所全部被認領認管,形成多元共治的社區治理新模式。

熱點新聞

長沙縣這些地方要停電了,有你家嗎?

就在松雅湖,國內最大湖泊沙灘正式對外開放,面積3.2萬平,還有……

長沙縣上半年財政總收入破140億元,民生投入主要在這些方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