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CEO識人三板斧

陳蘭珍

友才創始人&CEO

前萬達集團HR

和君諮詢集團合夥人

其實我們不是要去找最好的、最優秀的人, 而是去尋找能夠為我們的企業真正創造價值的人。

很多企業非常重視人才, 但HR卻沒有發揮很大作用, 因為他們經常從HR角度解讀問題, 而不能從公司業務角度解讀問題。 所以CEO從自己的角度進行人才管理, 用正確的方法去把自己對人才的重視落地很重要。

友才的業務分為兩部分:1、人才大資料平臺, 為企業精准推送、匹配人才;2、CEO人才課堂以及高端人才招聘業務。 實際上對於CEO來說, 想做好人才管理, 把人選好是第一位的。 “我看過很多創業者, 因為人沒有選好, 甚至改變了企業的走向。 ”

第一板斧:手握人才羅盤, 清晰地定義人才

很多CEO非常想把人看清楚, 卻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人。 陳蘭珍認為:“其實我們不是要去找最好的、最優秀的人, 而是去尋找能夠為我們的企業真正創造價值的人。

”此時從價值維度去識別, 就會非常清晰。 一般來說我們把人才分為三大價值來評估:

文化價值, 人才要有文化基因, 並與企業文化吻合。

業績價值, 看的是能力, 評估對方的經驗背景、能力結構到底能不能解決公司的事。

戰略價值, 看的是潛力。

這三個價值是最核心的維度, 如同你手上有了一個羅盤。

比如, 你的目標是A股上市, 要尋找財務總監, 那麼就要找經歷過A股上市公司IPO過程的人才。 除此之外, 人才的基礎素質, 心理素質是否開放, 眼光格局都要立體瞭解, 看未來能不能更好地共同成長。 我們要從價值的角度判斷人, 而不是從好壞的角度判斷人。

“有的人很奇葩, 喜歡找長得和自己有相似點的人。

有的CEO比較‘奇葩’, 屬相不對的人不要, 星座看不順眼不要, 這是很不合適的。 對方長得好不好看, 是什麼星座, 這些尺度不該是過度關注的點。 ”

第二板斧:要有透視人才的眼睛

這個方法被被陳蘭珍總結成一句話:“用過去看未來, 用真相看真相。 ”很多CEO在面試識人的過程中, 經常被對方忽悠。

“我遇到一個CEO, 當時面試行銷負責人時我也在場。 面試者一來, CEO就問對方去年的業績, 對方表示自己去年完成了2000萬的業績, 還做過公司的銷冠。 CEO有些心動, 開始談錢了。 於是我自己出馬問了對方一系列問題, 真正的問題浮出水面。 對方2000萬的業績裡, 兩家大客戶的談判過程都是公司老闆起了大作用, 而這位面試者只起到輔助作用, 而且客戶結構中老客戶占50%以上,

這2000萬的業績並不是全靠個人能力做出來的。 ”

這利用了一個心理學原理:言行樣本。 心理學中提到, 每個人的行為是具有穩定性的, 可以通過過去真實的言行樣本看出未來的言行趨勢。 回到面試者過去的行為中, 把他過去真實的言行樣本採集出來, 解讀他未來可能的表現。

在採集樣本的過程中, 每個人對於同一個樣本的解讀可能不一樣。 在採集之外, 要學會正確地“看真相”。 識人是一件難事, 人就像一座冰山, 深層的潛在資訊需要正確地挖掘, CEO識人考驗的是自身的心量格局、閱歷和經驗。

第三板斧:巧用驗證的方法反覆運算認知假設

僅僅靠自己其實不能看清眼前這個人, 必要的時候要借助測試、背調等工具去驗證假設。

場景驗證除了面試, 還可以用其他的場景驗證行為。 陳蘭珍認識的一位元CEO, 每次招人都要拉中意的面試者一起打籃球。

測評工具比如性格測試問卷等。 陳蘭珍做HR時, 有一次招聘顧問崗位, 測試題需要做45分鐘, 過程也很麻煩, 但一般認真、工整的把題目完成的人, 性格都挺有耐心。

背景調查 這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背調是驗證面試者過去經歷的真實性。 “我們做過抽樣調查, 我們的大資料平臺裡有3000多萬的人才資料, 30%以上的人才都是有水分的, 甚至出現10%左右的簡歷造假。 ”陳蘭珍建議, 最好去背調面試者之前公司的上級。

朋友圈朋友圈能從另一個維度看出這個人的特質。

每一板斧越深入, 越仔細, CEO本身的閱歷、格局越好,識人的程度就會越高。切記,面試時要保持相對理性,客觀的心態。

參與連線的是YOU+的聯合創始人U哥:

“聽了幾次講課,確實給了很多幫助,很多創業者都面臨‘如何用人才’的問題,用人的過程中,確實需要系統的學習,而珍珍剛好就是一個好榜樣。我在混沌走戈壁的活動中認識珍珍,我們在一隊,她表現出那種堅強給了我很好的借鑒。第一天的行走中有很多人掉隊,珍珍對我說,你是隊長,我們接下來應該合理地分配每一個人。她的用人能力在這裡很好地發揮,第二天人員重新組合後,取得了第一名,通過用人識人的過程取得了輝煌的成績。”

新的時代裡,企業發展和原來的邏輯不太一樣了。前二十年,企業發展是工業時代,發展靠的是資源、政策,商業機會。互聯網時代,拼的不是資源,資金,而是選對人,用好人,人是最稀缺的,目前的用人市場資源極其不對等,20%的優秀人才被80%的企業搶奪。識人變得尤為重要。

CEO本身的閱歷、格局越好,識人的程度就會越高。切記,面試時要保持相對理性,客觀的心態。

參與連線的是YOU+的聯合創始人U哥:

“聽了幾次講課,確實給了很多幫助,很多創業者都面臨‘如何用人才’的問題,用人的過程中,確實需要系統的學習,而珍珍剛好就是一個好榜樣。我在混沌走戈壁的活動中認識珍珍,我們在一隊,她表現出那種堅強給了我很好的借鑒。第一天的行走中有很多人掉隊,珍珍對我說,你是隊長,我們接下來應該合理地分配每一個人。她的用人能力在這裡很好地發揮,第二天人員重新組合後,取得了第一名,通過用人識人的過程取得了輝煌的成績。”

新的時代裡,企業發展和原來的邏輯不太一樣了。前二十年,企業發展是工業時代,發展靠的是資源、政策,商業機會。互聯網時代,拼的不是資源,資金,而是選對人,用好人,人是最稀缺的,目前的用人市場資源極其不對等,20%的優秀人才被80%的企業搶奪。識人變得尤為重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