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長沙江湖往事:朝陽新村的大姐大

朝陽新村的大姐大

文字=枬子 畫=馬桶

之前寫過鐵路上的紅哥(點擊標題直接閱讀:長沙江湖往事☞鐵路上的紅哥, 當年靠一雙拳頭打遍城東),

今天寫的這個大姐大, 就是他曾經最愛的女人, 人稱范姐。

范姐的名字叫小娟, 這名字和她的外貌卻是一點也不搭——她身高一米六八, 體重130多斤, 講話嗓門又大, 實在和娟秀掛不上鉤。

范姐是我同學范別的姐姐, 家住朝陽新村, 她比範別大一歲。 範別從小就身體孱弱, 性格也膽小怕事, 和姐姐截然相反。 他父母怕他在學校被人欺負, 就讓范姐晚一年上學, 所以小學六年, 範別和他姐姐一直都是同班同學, 在學校都是姐姐罩著他。 原本家裡以為兩姐弟會這樣一直同學下去到讀完中學。 沒想到範別的成績比他姐姐好很多, 小學畢業考取了長沙市一中, 和我成了同學, 而范姐則是就近進了家門口的二十九中。

或許是因為從小就要照顧孱弱的弟弟,

范姐的性格很強悍, 從小學起就是校園一霸, 到了二十九中, 更是打遍全校無敵手, 連高年級的學姐們都怕了她。 後來甚至大號傳遍了整個朝陽新村, 人稱朝陽新村的大姐大。

那個年代, 小混混還是有底線的, 男的只跟男的打, 女的和女的打, 絕不過界。 范姐只碰到過一次例外, 而那次例外, 也成就了范姐一生最刻骨銘心的一段愛情。

范姐高二的時候, 二十九中的一個妹子看上了長鐵一中的一個伢子, 向對方表白, 成功了。 那伢子長得帥, 是長鐵一中的校草, 學校裡追他的妹子自然多, 有個同樣暗戀他的妹子看到自己喜歡的人竟然被二十九中的妹子搶去了, 心裡很不爽。 這妹子很調皮,

有一些社會上的朋友, 就喊了些人來二十九中門口堵那個妹子, 揚言要打得她破相。

妹子嚇得不敢出校門, 這種時候輪到范姐出馬了。 范姐也不叫手下小妹, 一個人威風凜凜地走到校門外, 雙手叉腰, 大喊一聲:“是哪個要打我們學校的妹子?”

牆角應聲站出來十來個人,

范姐一看, 中間還有幾個男的, 頓時勃然大怒:“你們鐵一中的就有狠來, 妹子打架還喊伢子來, 絆式樣咧!”

范姐看那邊為頭的是一個個子不高, 模樣兇狠的青年, 約莫比自己大一兩歲, 他聽了范姐的話, 回頭對那個妹子說:“你不是講二十九中會有好多男的出來打?”

那妹子看樣子很怕他, 低下頭嚅囁道:“紅哥, 我錯噠。 ”

范姐說:“我們妹子的事自然是妹子之間解決, 你不服可以跟我單挑。 ”

那個叫紅哥的看了范姐兩眼, 也不說話, 轉身走了。 為頭的人一走, 其他人自然也呆不下去。 那妹子雖然很想和范姐過兩手, 看下范姐的身材和氣勢, 知道打不贏, 也只好摞下幾句狠話, 和同伴一起撤了。

架沒打得成, 范姐心裡也沒當回事。

誰料第二天放學走出校門, 卻看見紅哥在外面等她。 范姐一見他就有火, 眼睛一瞪:“未必你還真想跟妹子打架?打就打噻, 我打不贏也不得服行。 ”

紅哥不好意思地笑笑說:“不打架咧, 我是想和你交個朋友。 ”

昨天在學校裡范姐聽有認識鐵一中這幫人的同學說了, 知道紅哥是鐵一中開除出來的, 在城東這一帶打架的名義很大, 出了名的講義氣。 看他昨天不肯跟妹子打架, 心裡本就有些好感, 就爽快地說:“好噻, 那我們就交個朋友”。

就這樣, 范姐和紅哥談起戀愛來了。 范姐問過紅哥為什麼會喜歡自己?紅哥的回答是:你雖然長得不是很漂亮, 但是我就喜歡你的與眾不同。

不久, 范姐高中畢業, 進了母親的單位人汽公司, 當了公共汽車售票員, 跑3路線。我們上學天天要坐3路公共汽車,我跟範別玩得好,也就認識了范姐。自然也有很多機會坐范姐的車。

以前老式公共汽車都是那種很長的車,兩節車廂連起來的,學名是鉸接式,俗稱“大通道”,綽號“手風琴”,就是中間轉盤連接處是一塊大帆布,跑在路上一伸一縮,和手風琴差不多,每逢汽車轉彎變道還會移動。

我們超愛這個地方,還特別喜歡坐在轉盤的鐵欄杆上面,那中間的縫隙好寬,可以看到車下的路面,也有可能在轉彎變道的時候掉人下去。只要被范姐看到了,她就會罵:“小別崽子,想死吧。”然後把我們拖到她的售票員專座上,要我們負責開門關門,公車的車門是那種氣動式的,不是自動門,開關都要用手去拉一根杆子。

我多次見識過范姐在公共汽車上的英姿。那時候交通不方便,公共汽車是大家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人多,線路少,車少,上學、放學時期的高峰就特別擁擠,逃票的人也多。雖說前門、中門、後門各有一個售票員車內流動售票,可人多的時候還是查不過來。

范姐查票要看心情,心情好的時候就不會查那麼細,甚至你主動喊她要買票她還懶動得,縮在車門旁邊那售票員的位子上打瞌睡。反正人汽公司是吃大鍋飯,你只要賣出的票和收到的錢對得上,賣多賣少工資都不會有影響。碰到范姐心情不好的時候,她查票就查得特別凶,而且是一查一個准。

我問過范姐,她是如何看出來這人買沒買票?范姐說好簡單,凡是眼神飄忽不定、到處睃、不敢正眼望售票員的人,不是逃票的就是小偷。

有次上來一個猥瑣男,趁著人多,擠在一個學生妹子身後,開始是偷偷摸她屁股,細妹子膽子小,不敢做聲。他後來變本加厲,拉開褲鏈,掏出那東西,在妹子身後蹭來蹭去。妹子急得快哭了,想擠又擠不開。范姐發現了,她擠過去,二話沒說就一巴掌扇過去,揪住那人的衣領,大喊了一聲:“張別,停下車囉。”司機張哥把車一停,范姐一手揪人一手開車門,直接把那猥瑣男掀到車下去了,還不忘在他屁股上補上一腳。

范姐的售票員生涯只維持了不到一年,原因是為了紅哥。紅哥頂職進了鐵路上,沒上幾天班就因為打架被開除了。家裡人為了他的工作也頭疼,最後出錢幫他買了一台舊中巴。范姐想著紅哥那人脾氣又不好,一個人要跑車又要賣票也忙不過來,就辭了職跟紅哥一起跑車。紅哥開車范姐賣票,跑的是12路線,從火車站到溁灣鎮。

中巴車在當時是長沙市民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靠的就是它飛一般的速度和即喊即停的便捷。雖然票價比公車貴好多,但仍然受到很多人的喜愛。

開中巴,司機的技術一定要好,車速要快得像風,還要眼神好、反應快。只要眼睛看到路邊有客,無論光線多麼昏暗,車速如何快,他都能一腳刹車精准的停到客人的身邊。你要下車,喊聲“踩一腳”,隨你麼子路況,哪怕是在路中間,兩秒鐘之內必停。那比現在的電影《速度與激情》、遊戲《極品飛車》裡的情景牛屎得多。

中巴車售票員也不是一般人能當的,范姐經常是站在從來不關的車門踏板外,一手揪著車窗邊,身體大部分懸于車外,一副大嗓門,從不消停地喊“12路12路,有位子有位子,到火車站,上車就走!”她喊的是有位子,其實哪裡有?莫說是坐位,有時站都無處下腳,滾燙的引擎蓋子上面都要坐三四個人,還好大一股柴油味。

只要有人要上車,范姐就把擠在門邊的人往裡面掀:“進去點,進去點,肚裡還撈空的。”

那年月,開中巴車的大多是一些在社會上混過的人,互相不服行,尤其是跑同一條線路的,競爭相當激烈。一路上搶客、別車甚至打架都是家常便飯。

有次紅哥的車和另外一台車一路搶客,互不相讓,紅哥車技要好些,路上客搶得多些。另外那台車的一對男女火氣就很大。到了溁灣鎮終點站,兩台車又並肩停在一起等客。開那台車的一對男女都是三十多歲,比紅哥范姐大得多,那女的開口罵道:“小別,開得咯快,何什不去跑4路線?”

開中巴車的都知道,咒別人跑4路是句罵人的話(專跑4路線的人無辜躺槍),因為當時4路車是唯一一趟經過金盆嶺火葬場的公交線路。搞笑的是,這趟車還偏偏就叫4路(跟“死”同音)。范姐哪裡會是個怕吵架的下家,馬上回了句:“我就是跑4路線,也是為噠送你去火葬場!”兩人你一言我一句地吵了起來,發展到最後撕打在一起。范姐年輕力壯,那女的不是對手。男的看自己腿子吃了虧,跳下車來幫忙。

紅哥本來是遵循妹子打架男的不參加的原則,在一邊看熱鬧。看那男的過來打范姐,馬上沖過去,一拳打在那人太陽穴上,那人往後一倒,腦袋碰在車門把手上就人事不知了。

社會上人打架有社會上的規矩,絕對不會報警,受傷打輸了趕快送醫院,還好傷得不重,只是輕微腦震盪。紅哥請了跑中巴車的中間講得起話的人來了難,最後賠錢了事。

當時“嚴打”才過去幾年,正是政府重拳治理打架鬥毆的高峰期。紅哥家裡人怕他再惹事,就不准紅哥跑中巴了,花錢找了關係還改小了年齡把紅哥送去部隊當兵。

紅哥去了部隊,范姐沒了工作,又不可能回人汽公司上班,就天天在外面玩。

她有個社會上玩得好的妹子勸她去自己老公開的ktv當媽咪帶小姐。范姐想著這工作又賺錢又好玩,蠻適合自己,同意了。

她一開始是帶著自己的幾個小姐妹做,後來覺得長沙的妹子做小姐還是不合適,調子高,又愛玩,經常無故不來上班,又是自己的朋友,不好罵得。後來她托鄉下親戚找來七八個還不錯的十七八歲細妹子,果然鄉里妹子聽話些,范姐的生意就漸漸好起來,在這一行也有了些名氣。

當時小姐的行情還是“一、二、三”,就是平臺一百,高臺兩百,包夜三至五百。不過這都是熟客的價格。平臺價是統一行市,高臺和包夜價格就看你如何和小姐策,熟客都曉得套路,不和小姐談價格,看中了小姐就直接找她媽咪策。媽咪為籠絡住熟客,自然就威逼小姐低價接單,小姐看不是凱子,為了有回頭客,就兩百、三百也做,偶爾還友情免費一把。

長沙場子裡媽咪收台費的規矩從按次收發展到預收,就是范姐發明出來的,最開始小姐是接一次客收了小費後給一次媽咪台費,平臺二十,高臺五十,包夜一百。有些小姐比較懶,又或是外面有腿子養,上班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後來范姐開始預收台費,就是說,你第一天上班做個平臺,這一百必須全部上繳媽咪,算你交了五次的台費。你要是上了一兩天班不來了,這多交的台費是沒有退的。

范姐嘴巴子活泛,酒量又好,手下小姐長得漂亮又乖巧聽話,很快手裡就掌握了大把熟客和小姐資源。甚至有別的媽咪手下的小姐跳槽到范姐這邊。范姐做這一行,沒和客人發生過糾紛,倒是和其他媽咪打過幾次架,每次都是以范姐的勝利告終。

過了幾年,紅哥從部隊退伍回來,沒有工作,也是范姐找了自己場子的老闆,把紅哥安排在場子裡當打手。

我參加工作後,也陪生意場上的客人去范姐的場子應酬過幾次,發覺范姐真是適合幹這行,比如跟客人敬酒,活躍氣氛,范姐的黃段子張口就來,還與眾不同,我熟知的黃段子基本都是從范姐那裡聽來的,比如很有名的“郭春海”那個,我二十年前就聽范姐講過了。

講的是有個女的生了個孩子,卻不知道孩子的爹是誰,因為她那段時間同時與三個男人有關係,就跟孩子取名叫郭春海,別人問她為什麼?她解釋道:三個男人一個姓“高”、一個姓“李”、一個姓“陳”,所以從三個人的姓中各取一部分,取“高”的上面、“李”的下面、“陳”的左邊,那就是個“郭”字了。至於為什麼叫“春海”嘛,“春”字是三、人、日組成,“海”字是三點水加個“每”字。意思是這孩子是三人日出來的,三點水每人一點。

我在場子裡也見過紅哥,總是悶悶不樂的樣子。我當時畢竟年輕,也沒在意。

我後來遠走他鄉,二十多年後再回長,才知道范姐和紅哥早離婚了。

所謂上得山多終遇虎,夜場就是一個大染缸,一張白紙進去會要染得五顏六色出來,何況是范姐這種性格的人。一開始還只是因為應酬多了,每晚看到的都是有錢男人,慢慢嫌棄紅哥沒本事賺不到大錢。

後來就發展到夜不歸宿,外面有了腿子。再後來和紅哥離了婚,竟然找了個比自己小十多歲的小白臉養了起來,聽說那男的還吸毒,范姐這麼多年的積蓄也被他敗得差不多了。

其實范姐一開始是很看不起小白臉的,手下的小姐很多都會養自己的男朋友,她們辛辛苦苦賣笑做皮肉生意賺來的錢,卻拿去供自己的男朋友在外面吃喝嫖賭。每次范姐知道了這種事,都會把小姐痛駡一通。沒想到最終自己也著了道。原因也許是因為空虛寂寞,只想找個人訴說;又也許是范姐心底裡喜歡那種呵護別人的感覺。

我在街上遠遠地見過范姐一次,她臉上的脂粉很厚,卻怎麼也蓋不住那疲倦的神情和眼角的皺紋。手裡牽著一條貴賓犬,看她對那條狗疼愛的表情,我想也許養狗是彌補了她沒有孩子的遺憾吧?

我沒有上前打招呼,不是因為看不起她幹的這一行,也不是因為知道她和範別和紅哥都沒了來往。只是覺得如果打招呼會好尷尬,不知道該和她聊些什麼。

我想人生就是這樣,有些時候你可以迷途知返、痛改前非;而有些時候,你一旦踏錯了一步,就再也回不了頭。

作者:枬子

文革初期出生于長沙。做過工人、會計、財務總監。現為資深高級會計師。

跑3路線。我們上學天天要坐3路公共汽車,我跟範別玩得好,也就認識了范姐。自然也有很多機會坐范姐的車。

以前老式公共汽車都是那種很長的車,兩節車廂連起來的,學名是鉸接式,俗稱“大通道”,綽號“手風琴”,就是中間轉盤連接處是一塊大帆布,跑在路上一伸一縮,和手風琴差不多,每逢汽車轉彎變道還會移動。

我們超愛這個地方,還特別喜歡坐在轉盤的鐵欄杆上面,那中間的縫隙好寬,可以看到車下的路面,也有可能在轉彎變道的時候掉人下去。只要被范姐看到了,她就會罵:“小別崽子,想死吧。”然後把我們拖到她的售票員專座上,要我們負責開門關門,公車的車門是那種氣動式的,不是自動門,開關都要用手去拉一根杆子。

我多次見識過范姐在公共汽車上的英姿。那時候交通不方便,公共汽車是大家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人多,線路少,車少,上學、放學時期的高峰就特別擁擠,逃票的人也多。雖說前門、中門、後門各有一個售票員車內流動售票,可人多的時候還是查不過來。

范姐查票要看心情,心情好的時候就不會查那麼細,甚至你主動喊她要買票她還懶動得,縮在車門旁邊那售票員的位子上打瞌睡。反正人汽公司是吃大鍋飯,你只要賣出的票和收到的錢對得上,賣多賣少工資都不會有影響。碰到范姐心情不好的時候,她查票就查得特別凶,而且是一查一個准。

我問過范姐,她是如何看出來這人買沒買票?范姐說好簡單,凡是眼神飄忽不定、到處睃、不敢正眼望售票員的人,不是逃票的就是小偷。

有次上來一個猥瑣男,趁著人多,擠在一個學生妹子身後,開始是偷偷摸她屁股,細妹子膽子小,不敢做聲。他後來變本加厲,拉開褲鏈,掏出那東西,在妹子身後蹭來蹭去。妹子急得快哭了,想擠又擠不開。范姐發現了,她擠過去,二話沒說就一巴掌扇過去,揪住那人的衣領,大喊了一聲:“張別,停下車囉。”司機張哥把車一停,范姐一手揪人一手開車門,直接把那猥瑣男掀到車下去了,還不忘在他屁股上補上一腳。

范姐的售票員生涯只維持了不到一年,原因是為了紅哥。紅哥頂職進了鐵路上,沒上幾天班就因為打架被開除了。家裡人為了他的工作也頭疼,最後出錢幫他買了一台舊中巴。范姐想著紅哥那人脾氣又不好,一個人要跑車又要賣票也忙不過來,就辭了職跟紅哥一起跑車。紅哥開車范姐賣票,跑的是12路線,從火車站到溁灣鎮。

中巴車在當時是長沙市民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靠的就是它飛一般的速度和即喊即停的便捷。雖然票價比公車貴好多,但仍然受到很多人的喜愛。

開中巴,司機的技術一定要好,車速要快得像風,還要眼神好、反應快。只要眼睛看到路邊有客,無論光線多麼昏暗,車速如何快,他都能一腳刹車精准的停到客人的身邊。你要下車,喊聲“踩一腳”,隨你麼子路況,哪怕是在路中間,兩秒鐘之內必停。那比現在的電影《速度與激情》、遊戲《極品飛車》裡的情景牛屎得多。

中巴車售票員也不是一般人能當的,范姐經常是站在從來不關的車門踏板外,一手揪著車窗邊,身體大部分懸于車外,一副大嗓門,從不消停地喊“12路12路,有位子有位子,到火車站,上車就走!”她喊的是有位子,其實哪裡有?莫說是坐位,有時站都無處下腳,滾燙的引擎蓋子上面都要坐三四個人,還好大一股柴油味。

只要有人要上車,范姐就把擠在門邊的人往裡面掀:“進去點,進去點,肚裡還撈空的。”

那年月,開中巴車的大多是一些在社會上混過的人,互相不服行,尤其是跑同一條線路的,競爭相當激烈。一路上搶客、別車甚至打架都是家常便飯。

有次紅哥的車和另外一台車一路搶客,互不相讓,紅哥車技要好些,路上客搶得多些。另外那台車的一對男女火氣就很大。到了溁灣鎮終點站,兩台車又並肩停在一起等客。開那台車的一對男女都是三十多歲,比紅哥范姐大得多,那女的開口罵道:“小別,開得咯快,何什不去跑4路線?”

開中巴車的都知道,咒別人跑4路是句罵人的話(專跑4路線的人無辜躺槍),因為當時4路車是唯一一趟經過金盆嶺火葬場的公交線路。搞笑的是,這趟車還偏偏就叫4路(跟“死”同音)。范姐哪裡會是個怕吵架的下家,馬上回了句:“我就是跑4路線,也是為噠送你去火葬場!”兩人你一言我一句地吵了起來,發展到最後撕打在一起。范姐年輕力壯,那女的不是對手。男的看自己腿子吃了虧,跳下車來幫忙。

紅哥本來是遵循妹子打架男的不參加的原則,在一邊看熱鬧。看那男的過來打范姐,馬上沖過去,一拳打在那人太陽穴上,那人往後一倒,腦袋碰在車門把手上就人事不知了。

社會上人打架有社會上的規矩,絕對不會報警,受傷打輸了趕快送醫院,還好傷得不重,只是輕微腦震盪。紅哥請了跑中巴車的中間講得起話的人來了難,最後賠錢了事。

當時“嚴打”才過去幾年,正是政府重拳治理打架鬥毆的高峰期。紅哥家裡人怕他再惹事,就不准紅哥跑中巴了,花錢找了關係還改小了年齡把紅哥送去部隊當兵。

紅哥去了部隊,范姐沒了工作,又不可能回人汽公司上班,就天天在外面玩。

她有個社會上玩得好的妹子勸她去自己老公開的ktv當媽咪帶小姐。范姐想著這工作又賺錢又好玩,蠻適合自己,同意了。

她一開始是帶著自己的幾個小姐妹做,後來覺得長沙的妹子做小姐還是不合適,調子高,又愛玩,經常無故不來上班,又是自己的朋友,不好罵得。後來她托鄉下親戚找來七八個還不錯的十七八歲細妹子,果然鄉里妹子聽話些,范姐的生意就漸漸好起來,在這一行也有了些名氣。

當時小姐的行情還是“一、二、三”,就是平臺一百,高臺兩百,包夜三至五百。不過這都是熟客的價格。平臺價是統一行市,高臺和包夜價格就看你如何和小姐策,熟客都曉得套路,不和小姐談價格,看中了小姐就直接找她媽咪策。媽咪為籠絡住熟客,自然就威逼小姐低價接單,小姐看不是凱子,為了有回頭客,就兩百、三百也做,偶爾還友情免費一把。

長沙場子裡媽咪收台費的規矩從按次收發展到預收,就是范姐發明出來的,最開始小姐是接一次客收了小費後給一次媽咪台費,平臺二十,高臺五十,包夜一百。有些小姐比較懶,又或是外面有腿子養,上班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後來范姐開始預收台費,就是說,你第一天上班做個平臺,這一百必須全部上繳媽咪,算你交了五次的台費。你要是上了一兩天班不來了,這多交的台費是沒有退的。

范姐嘴巴子活泛,酒量又好,手下小姐長得漂亮又乖巧聽話,很快手裡就掌握了大把熟客和小姐資源。甚至有別的媽咪手下的小姐跳槽到范姐這邊。范姐做這一行,沒和客人發生過糾紛,倒是和其他媽咪打過幾次架,每次都是以范姐的勝利告終。

過了幾年,紅哥從部隊退伍回來,沒有工作,也是范姐找了自己場子的老闆,把紅哥安排在場子裡當打手。

我參加工作後,也陪生意場上的客人去范姐的場子應酬過幾次,發覺范姐真是適合幹這行,比如跟客人敬酒,活躍氣氛,范姐的黃段子張口就來,還與眾不同,我熟知的黃段子基本都是從范姐那裡聽來的,比如很有名的“郭春海”那個,我二十年前就聽范姐講過了。

講的是有個女的生了個孩子,卻不知道孩子的爹是誰,因為她那段時間同時與三個男人有關係,就跟孩子取名叫郭春海,別人問她為什麼?她解釋道:三個男人一個姓“高”、一個姓“李”、一個姓“陳”,所以從三個人的姓中各取一部分,取“高”的上面、“李”的下面、“陳”的左邊,那就是個“郭”字了。至於為什麼叫“春海”嘛,“春”字是三、人、日組成,“海”字是三點水加個“每”字。意思是這孩子是三人日出來的,三點水每人一點。

我在場子裡也見過紅哥,總是悶悶不樂的樣子。我當時畢竟年輕,也沒在意。

我後來遠走他鄉,二十多年後再回長,才知道范姐和紅哥早離婚了。

所謂上得山多終遇虎,夜場就是一個大染缸,一張白紙進去會要染得五顏六色出來,何況是范姐這種性格的人。一開始還只是因為應酬多了,每晚看到的都是有錢男人,慢慢嫌棄紅哥沒本事賺不到大錢。

後來就發展到夜不歸宿,外面有了腿子。再後來和紅哥離了婚,竟然找了個比自己小十多歲的小白臉養了起來,聽說那男的還吸毒,范姐這麼多年的積蓄也被他敗得差不多了。

其實范姐一開始是很看不起小白臉的,手下的小姐很多都會養自己的男朋友,她們辛辛苦苦賣笑做皮肉生意賺來的錢,卻拿去供自己的男朋友在外面吃喝嫖賭。每次范姐知道了這種事,都會把小姐痛駡一通。沒想到最終自己也著了道。原因也許是因為空虛寂寞,只想找個人訴說;又也許是范姐心底裡喜歡那種呵護別人的感覺。

我在街上遠遠地見過范姐一次,她臉上的脂粉很厚,卻怎麼也蓋不住那疲倦的神情和眼角的皺紋。手裡牽著一條貴賓犬,看她對那條狗疼愛的表情,我想也許養狗是彌補了她沒有孩子的遺憾吧?

我沒有上前打招呼,不是因為看不起她幹的這一行,也不是因為知道她和範別和紅哥都沒了來往。只是覺得如果打招呼會好尷尬,不知道該和她聊些什麼。

我想人生就是這樣,有些時候你可以迷途知返、痛改前非;而有些時候,你一旦踏錯了一步,就再也回不了頭。

作者:枬子

文革初期出生于長沙。做過工人、會計、財務總監。現為資深高級會計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