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順勢而為萬山電商發生“巨變”

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地處武陵山集中貧困區域, 被國務院列為全國資源枯竭型城市之一, 是城鎮化轉型發展典型城市。 十餘年來, 全區產業發展前進步伐緩慢, 電子商務產業幾乎為零。

在國家大力發展大資料與電子商務的浪潮中, 萬山區結合自身區位優勢和產業特色, 積極作為, 迎難而上, 從江浙地區引進電子商務領軍人才及專業運營團隊, 積極打造萬山區電商生態城, 堅持以生態迴圈理念引領產業轉型發展的思路, 採取資源有效整合、優化產業佈局的方式, 探索出具有萬山特色的“電商生態”發展模式,

一幅絢麗多彩的萬山電商畫卷正徐徐展開。

遠在浙江的陸曉文作為電商專業人才被委以重用, 擔任萬山電商生態城董事長, 帶著團隊三人挑起振興萬山電商的大樑。 當時的萬山區電商企業數為0, 僅有5家還未成氣候的個人網店, 萬山電商給陸曉文的第一印象是“一窮二白”——電商產業窮, 電商實體一片空白。

那麼, 與浙江落差如此之大的萬山是怎麼吸引陸曉文探索出電商的“萬山模式”的呢?陸曉文說因為“一盤有白菜味的炒白菜”, 這盤白菜讓陸曉文對萬山電商有了新的思考——走特色農產品之路大有可為。

牆上掛著紅色橫幅“雙十一近在眼前, 爆發趁現在”, 一個30平米的工作室, 四個人、一堆打包的紙箱、剛出來的冰袋、幾箱加工好的米豆腐和河粉,

米多多農家特產網店老闆余洋正帶著他的三個員工忙活。 去年“萬山香柚”雙十一銷售3萬斤, 今年銷售米豆腐和河粉就占營業額的半壁江山, 自製的折耳根辣椒水銷售火爆.沿著這條特色農特產品這條路, 餘洋的小日子也越來越紅火。

回憶起以前還因為缺乏專業的經驗和知識, 在淘寶做推廣一個月花了六千多元, 而營業額只有五千塊錢勒緊腰帶過日子的窘況, 餘洋將其稱之為背水一戰。 幹了3年銷售工作的他一直對做電商躍躍欲試, 在近幾年實體銷售不景氣的大勢下, 他在去年終於鼓起勇氣“觸網”。 然而路並不平坦, 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 不會PS, 網店前三個月幾乎沒有銷量等問題接踵而來,

壓得他喘不過氣, 好在這些問題在入駐生態城後得到逐一攻破。 余洋告訴記者, 生態城組織的電商培訓和沙龍讓他對電商有了專業的認識, 領導上門排憂解難讓他倍感暖心, 健全的功能配套讓他省心省力。

余洋只是“網商大軍”中的一員, 這支大軍的隊伍正在日益擴大, 為萬山電商發展添磚加瓦。

走進萬山電商生態城, 美工、網店、大資料分析、供應商、物流、培訓等企業有條不紊的忙碌著。 據瞭解, 生態城採取半定向招商模式, 每種類型企業優選一家入駐, 這種模式不僅讓入駐企業都能享受到“一站式”服務, 還解決了當地人才培養難的問題, 實現了從對外購買服務向對外輸出服務的轉變。

生態城的輸血功能進一步發展,

已足以滿足整個電商生態城的配套服務及資源供給全部支撐貴州當地農特產品上行銷售。 2016年, 生態城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2億元, 其中農特產品上行銷售額達到6400萬元, 帶動農村創業就業2578人。

電商改變不僅改變了大眾的消費方式, 也讓久居大山的農民們視野更加開闊。 陸曉文告訴記者, 以前不信任網銷的農民現在主動要求他下鄉指導生產, 他根據大資料分析給出精准的意見, 採取包產包銷措施, 實行“訂單”模式, 提高農民的積極性, 幫助增收致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