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格力和董明珠最近有點煩,攤上事了

格力, 國內家電行業前三強, 是國內製造業的標杆品牌。 其掌舵者董明珠一向以強勢、行銷著稱, 其也被網友尊稱為:行銷女王, 是互聯網上最火的實體經濟企業家之一, 如此成功的企業和企業家同樣有煩惱, 這不最近的格力和董明珠就攤上事了。

撕破臉與美的的專利權之爭

格力和美的, 一個是國資管控較弱、小股東能“挑戰”大股東的國企, 一個是少有的能在中國建立了完善職業經理人制度的民企。 兩家企業馳騁家電江湖多年, 把持著中國空調市場一半以上的份額, 是中國家電業的雙寡頭。

自從董明珠2012年執掌格力以來, 董明珠就一直頻繁針對美的。 如今, 格力與美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專利訴訟更是家常便飯, 加劇競爭背後的深層次原因, 恐怕是美的的追趕已經給格力帶來巨大的壓力。

空調業雙寡頭的格力與美的近日因專利糾紛而將戰火燒至法院,

索賠金額高達數千萬元。 雙方均表示, 起訴事宜已進入司法程式, 交由法院做公平公正的裁決。 事實上, 這並非雙方首次因專利交鋒。 二者進入公眾視野的最早專利保護戰可追溯至2008年。 2008年12月格力就“控制空調器按照自訂曲線運行的方法”發明專利向珠海中院起訴美的侵權。 那場官司美的敗下掙來, 法院認定美的侵權, 並責令其停止侵權產品生產、銷售並賠償格力經濟損失200萬元。

其後的十幾年間, 雙方還因虛假廣告, 挖人, 學術、技術造假等頻頻交戰。 這次專利權之爭就是家常便飯中的小插曲。

有業內人士表示, 格力電器與美的集團的競爭之所以如此激烈, 最重要的原因是, 當前的空調市場已觸及天花板。

資料顯示, 在2014年中國空調市場的零售規模為1575億元, 僅比2013年增長0.6%。 2015年中國空調市場零售規模不僅未上升, 反而下降了4.8%為1374億元。 儘管2016年由於天氣非常酷熱, 空調零售額上升到了1606億元, 但大多數業內人士都認為, 空調行業的增速已經到了天花板, 而格力與美的作為國內空調領域兩大巨頭, 相互廝殺必不可免。

撕破臉新老掌門之爭

提到格力大家腦海中可能想到的第一人就是董明珠, 但這次, 有的人不願意了, 格力前董事長朱洪江帶隊殺回來了。 新老掌門之爭, 這戲有看頭。

歷時三年, 在朱江洪最近力推的自傳上, 朱江洪正面回應了外界關於“誰是格力創始人”的爭議, 認為自己對格力的貢獻要大於董明珠, 認為“沒有朱江洪就沒有董明珠”是有道理的, 而對於“沒有董明珠就沒有格力”的說法, 卻表示不敢苟同。

據悉兩人矛盾由來已久, 在2015年的時候, 董明珠曾公開指責格力內部的人員管理問題, 認為格力內部裙帶關係太嚴重, 導致企業內部人員不能任人唯賢, 董明珠此舉就是對準前任董事長朱江洪。

之前的朱洪江一直以沉默隱忍為主基調, 從未在媒體公開發表過言論, 不過最近卻動作頻頻, 更有媒體報導稱, 7月23日下午, 格力將在珠海的一個酒店裡舉行主題為“格力緣”的見面會, 當天格力前董事長朱江洪將會現身, 和格力的眾多老員工聯誼,聯絡感情同時推廣自己的自傳。據悉同樣作為老員工的董明珠並沒有表態是否參與。

最近,格力有點煩,先是與老冤家美的專利權打的火熱,接著又是新老掌門矛盾公開化,最近又傳出小米和長虹合作開發互聯網空調,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看來這個夏天格力、董明珠日子有點不好過,攤上大事啦。

和格力的眾多老員工聯誼,聯絡感情同時推廣自己的自傳。據悉同樣作為老員工的董明珠並沒有表態是否參與。

最近,格力有點煩,先是與老冤家美的專利權打的火熱,接著又是新老掌門矛盾公開化,最近又傳出小米和長虹合作開發互聯網空調,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看來這個夏天格力、董明珠日子有點不好過,攤上大事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