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脖子一動就頭暈 警惕頸椎病“作祟”

出場專家:河北省中醫院推拿科主任中醫師 臧廣義

日常生活中, 很多人認為頸椎病無非就是脖子僵硬、頸肩部疼痛等, 殊不知頸椎作為人體神經、腦血管的“交通樞紐”, 一旦發生變病, 會影響到心腦血管和中樞神經, 造成多種頸源性疾病。 專家指出, 頸源性眩暈就是頸椎病常見的一種“變臉”, 提醒公眾如果出現與頸部活動有關的頭暈時, 及時到醫院排查頸椎疾病。

老人頭暈不止問題竟在頸椎

年過六旬的周阿姨身體硬朗, 雖然患有高血壓, 但控制得不錯。 一天夜裡12點, 身在睡夢中的周阿姨突然被一陣前所未有的強烈眩暈感驚醒, 躺在床上只覺天旋地轉, 不敢睜眼, 也不敢動, 一動就會嘔吐, 同時血壓升到200mmHg。 家人趕緊將周阿姨送到醫院檢查, 到醫院時, 她的眩暈感持續加重, 只能側躺在病床上不敢翻身, 輸液一晚也沒有好轉。

住院期間, 為了找出病因,

周阿姨將驗血、核磁共振、CT等各種檢查做了一遍, 檢查結果卻都顯示問題不大, 並非導致強烈暈眩的主要原因。 看著老人飽受頭暈折磨, 家人也都很著急, 帶著周阿姨先後到多家醫院、多個科室就診, 耳石症、腦缺血、美尼爾綜合征等各種可能引起頭暈的疾病都成了“嫌疑物件”, 但對應的治療又都收效甚微。

最終在河北省中醫院推拿科, 主任中醫師臧廣義根據以往診療經驗, 推斷周阿姨患上的是頸源性眩暈, “罪魁禍首”在於頸椎病。 經過一段時間的對症治療, 周阿姨的眩暈感明顯減輕。

頸椎病愛“變臉” 可致多種病症

很多人認為頸椎病就是單純的頸肩痛, 其實不然。 臧廣義指出, 頸椎病熱衷於“變臉”, 會影響到心腦血管和中樞神經, 造成頸源性心絞痛、頸源性胃痛等多種頸源性疾病, 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

以頸源性眩暈為例, 在我們枕骨和寰樞椎之間, 有6對短小而發育良好的肌肉, 其中頭後大直肌和頭上斜肌、頭下斜肌圍成的三角稱為枕下三角, 三角內有枕神經和椎動脈通過,

頸部淺深層肌肉病變可影響血管和神經, 出現頭暈頭痛。

此外, 隨著年齡的增長, 環枕筋膜勞損, 椎動脈受到牽拉, 第一二頸神經發出的枕下神經、枕大神經、枕小神經受到刺激;或是椎間盤纖維環附著在椎體邊緣, 頸椎間盤凸出, 牽拉纖維環附著點, 致椎體邊緣發生增生, 刺激壓迫椎動脈, 椎動脈痙攣、狹窄, 同樣會造成腦供血不足, 導致眩暈、頭痛。 嚴重的還會出現視力模糊、耳鳴、胸悶不適、心律不齊、咽部不適、嗅覺味覺減退、舌體麻木等症狀。

注重頸部日常養護拒做“低頭族”

臧廣義指出, 頸椎源性眩暈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 因此對頸椎的養護很重要。 習慣玩手機的“低頭一族”尤其要注意, 因為頸椎長時間固定於一個位置, 容易導致頸椎退行性病變。

日常生活中, 建議長期從事案頭工作的人要注意適時讓頸部休息和活動;同時要避免頸部受涼, 防止頸部外傷和落枕。 休息時選擇合適的枕頭也很重要。 一般仰臥者枕高一拳, 側臥者枕高一拳半。 枕芯以木棉、蕎麥皮為好,裝填量要適當,以保持一定的硬度和彈性。

此外,臧廣義稱,如果眩暈症狀嚴重,可以考慮經絡針治療方法。這種方法是快速進針到達機體的經絡穴位,切割、剝離病變在經絡上形成的結節、條索等病理產物,清除經脈結塊瘀滯,疏通瘀滯經脈氣血,適用於治療各型頸椎病、頸腰椎間盤突出症等。

小貼士:頸源性眩暈的自我判斷

臧廣義稱,對於頭暈症狀,很多人不會一開始就考慮到是頸椎問題,往往會到神經內科等多種科室就診排查,最終才發現問題竟然在頸部,因此提醒公眾把握頸源性眩暈的典型表現,以便進行初步的自我判斷。

1、頭暈症狀與頸部活動有關,如一扭頭就暈,一低頭就暈等,應考慮頸源性眩暈;

2、有頸椎病史人群出現頭暈現象;

3、後腦靠近風池穴周圍按壓有明顯痛感;

4、排除其它氣質性疾病後如仍有頭暈症狀,可考慮由頸椎病引起。

枕芯以木棉、蕎麥皮為好,裝填量要適當,以保持一定的硬度和彈性。

此外,臧廣義稱,如果眩暈症狀嚴重,可以考慮經絡針治療方法。這種方法是快速進針到達機體的經絡穴位,切割、剝離病變在經絡上形成的結節、條索等病理產物,清除經脈結塊瘀滯,疏通瘀滯經脈氣血,適用於治療各型頸椎病、頸腰椎間盤突出症等。

小貼士:頸源性眩暈的自我判斷

臧廣義稱,對於頭暈症狀,很多人不會一開始就考慮到是頸椎問題,往往會到神經內科等多種科室就診排查,最終才發現問題竟然在頸部,因此提醒公眾把握頸源性眩暈的典型表現,以便進行初步的自我判斷。

1、頭暈症狀與頸部活動有關,如一扭頭就暈,一低頭就暈等,應考慮頸源性眩暈;

2、有頸椎病史人群出現頭暈現象;

3、後腦靠近風池穴周圍按壓有明顯痛感;

4、排除其它氣質性疾病後如仍有頭暈症狀,可考慮由頸椎病引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