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青藏高原湖泊之謎,為何那裡的湖泊多又美?

青藏高原是我國湖泊最密集的地方, 湖泊水資源儲量占全國的70%以上。 這裡也是世界上湖面最高、範圍最大、數量最多的高原湖區, 號稱“亞洲水塔”。

(巴松錯的景色讓人仿佛置身於北歐)

但是, 青藏高原究竟有多少湖泊呢?迄今還沒有一個準確的資料, 主要是因為我們對於湖泊的定義不夠明確, 難以做到準確劃分。 去過那裡的人會有疑問:“為什麼青藏高原有那麼多湖泊?而且還都那麼美呢?”今天, 我們就來解答下這個問題。

青藏高原為何有那麼多湖泊?

I HOPE YOU LIKE IT

(羊卓雍錯最大的特點是形狀不規則, 湖岸曲折)

這是因為青藏高原在隆起過程中, 經歷了強有力的擠壓、碰撞等構造運動, 形成許多斷裂帶, 給湖泊的形成創造了基本條件。 再加上冰川的侵蝕作用, 創造了便於貯水的湖盆。 雪山與冰川融水彙集之後, 就形成了大大小小星羅棋佈的湖泊。 所以, 青藏高原上的湖泊大多數屬於構造湖。

其中, 有些是沿地殼運動產生的斷裂下陷而形成, 一般比較狹長, 湖岸平直, 岸坡陡峭, 比如當惹雍錯和當穹錯;有些是由於局部地殼下凹形成湖盆貯水而成, 外形很不規則, 規模一般較大, 比如青海湖、納木錯、色林錯、瑪旁雍錯和拉昂錯;還有些湖泊是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截斷水流時形成的,

被稱為堰塞湖, 比如羊卓雍錯、班公錯、巴松錯。

青藏高原的湖泊為何色彩斑斕?

I HOPE YOU LIKE IT

(納木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鹹水湖)

由於青藏高原身居內陸, 遠離大海, 這裡的湖泊大多為內陸湖。

流水攜帶大量的鹽分進入湖泊後, 只能通過蒸發向外排泄。 長此以往, 湖水就越來越鹹, 變成了鹹水湖。 湖中的鹽分結晶後引起光線折射, 往往會形成色彩斑斕的景象。

另外, 有些鹽湖中還生活著嗜鹽的微生物(比如杜氏鹽藻), 它們具有特殊的顏色, 大量繁殖時可能會造成湖泊變色, 美麗而又詭異。

近些年來, 青藏高原的湖泊變化很大。 大部分湖泊呈擴張趨勢, 其主要原因是冰川加速融化和降水增加。 這並不是好現象, 因為青藏高原的湖泊面積增加, 意味著全球變暖的加劇, 對未來一段時間內青藏高原的生態環境將產生一定的影響, 需要引起我們的關注。

編輯:齊敏

新媒體編輯:姚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