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誰把劣質電纜生生塞進了西安地鐵?

西安地鐵電纜問題徹底暴露出來, 並且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 這一事件具備一定的象徵意義, 它反映出西安的政治生態正在發生改變。

奧凱的發跡, 是權力改頭換面進入市場所滋生的怪胎, 它的幻滅, 則意味著老一套把戲行不通了。 “電纜門”會在陝西官場引發震盪嗎?別忘了, 本輪中央巡視回頭看的名單裡, 恰好就有陝西。

“西安地鐵電纜品質門”如過山車一般的劇情, 終於不受阻攔地一路下跌。 送檢的電纜樣本全都不合格, 啪啪打了前些天還在死扛的電纜公司的臉。

西安常務副市長鞠躬道歉、涉事公司法人代表下跪謝罪, 恐怕仍然難以平息洶湧的輿情。 處於暴風中心裡的陝西奧凱電纜有限公司, 其究竟有多大的“背景”, 依然是讓人浮想聯翩的話題。

不過, 該事件最深遠的後果, 可能是損害了人們對重大公共工程的信任。

西安地鐵最早通車於2011年,

是西北地方首個城市軌道交通系統。 地鐵在當地, 屬於不折不扣的新鮮事物。 建設地鐵對城市形象的巨大意義, 無需贅言, 把它稱作是西安市政建設的頭號工程, 恐怕也不會有多少反對意見。 地鐵建設不止是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還是裡子工程、民心工程, 在地方發展史上可謂標誌性的節點。

然而, 現實仿佛在告訴我們, 即使是標杆性的工程也會出差池, 也會偷工減料, 照樣讓人難以放下心來。

事件曝光初期, 名不見經傳的奧凱公司如此強硬, 讓人始料未及。 在自稱奧凱員工的網友公開發佈舉報信後, 該公司第一反應是死不認帳, 還向當地公安報警, 聲稱遭到誹謗, 頗有賊喊捉賊的架勢。 更值得深扒的是, 監管部門並非毫無作為。

在三號線施工過程中, 西安質監部門曾抽檢過6個批次的電纜, 三次結果顯示不合格, 還有一次發現檢驗報告被偽造。 然而, 即便受到了行政處罰, 奧凱公司的供應商身份一點兒也沒受影響。 無論是地鐵施工方還是發包方, 都沒有表達出徹底整改的意願, 這才導致地鐵竣工運營以後問題依然存在。

質監部門的警告和處罰為何銷聲匿跡。 究竟是因為奧凱公司頭上有頂保護傘, 還是政府有關部門為了推進工程進度, 強力排除了一切影響施工速度的“干擾”?無論是哪一種情況, 都是公眾所不能接受的。 如果存在後面一種情況, 政府應該牢記在心的是:無論是哪一個重大工程, 只要品質不達標, 對公共安全構成隱患,

工期的考慮就必須退居次位。 否則, 像西安那樣在竣工後暴露出問題, 就不是摘個烏紗帽那麼簡單的事兒了。

通常來說, 有實力承擔重大公共工程的, 往往是當地甚至全國有聲望的公司。 奧凱公司投產兩個月就成為地鐵供應商, 已經疑竇重重。 聽上去, 它感覺像是一個為了地鐵建設專門成立的皮包公司。 要這樣的公司生產出符合要求的電纜, 外行人都不敢相信。 更令人嘖嘖稱奇的是, 就是這麼一家“作坊”式公司, 居然還在短短幾年內拿下了陝西省著名商標, 火箭式的成長速度讓人歎為觀止。

要說奧凱公司是本土公司, 其發展之迅猛, 源於地方利益的保護, 倒也罷了。 問題是, 奧凱公司還把生意做到了省外,

成都、合肥等地也發現地鐵項目使用了奧凱公司的電纜產品。 這就讓人百思不得其解了。 這家公司的根紮得究竟有多深, 有多大的勢力為其撐腰, 在公眾眼中仍然是個未知數。 如果不徹查並公開真相, 只會讓公眾心中的疑團越來越大。

目前, 西安市已經拿出了積極的整改方案, 要求在運營安全平穩的前提下100天內完成整改目標。 出現問題, 實事求是地徹底整改, 自然是應對事件應有的態度。 只有徹查問題電纜得以放行的各個環節, 讓應當負責任的人付出慘痛的代價, 才能給民眾以一個交代。

因為地鐵運營關係到公共交通的全域, 在電纜品質問題爆發後, 受影響的西安地鐵3號線客流量仍然有30多萬人次。 不知道在整改完成之前, 這30多萬人每天坐上地鐵,是一種怎樣的心情?總之,知道事情來龍去脈的人,心裡一定不會好受。或許軌道的摩擦聲,都能讓人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更重要的是,曾經放心、體面、標杆的重大工程都遭遇品質危機,這多少都會讓人感到沮喪。

商務合作及投稿郵箱:talkpark@ynet.com

這30多萬人每天坐上地鐵,是一種怎樣的心情?總之,知道事情來龍去脈的人,心裡一定不會好受。或許軌道的摩擦聲,都能讓人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更重要的是,曾經放心、體面、標杆的重大工程都遭遇品質危機,這多少都會讓人感到沮喪。

商務合作及投稿郵箱:talkpark@ynet.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