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麥道曾推出可變後掠翼的終極鬼怪 但最終敗給格魯曼大貓

F-4(FV)S模型

麥道飛機公司研製的F-4“鬼怪II”戰鬥機堪稱20世紀60年代中期出現的一種“全能”戰鬥機, 能在一次任務中投下數千千克炸彈後再使用空對空導彈執行空戰任務。

在60年代末美國海軍的F-111B艦載防空戰鬥機由於超重和技術問題走入死胡同時, 麥道公司曾推出一種可變後掠翼的F-4終極改型作為F-111B的廉價替代品, 最後敗給了格魯曼的F-14“雄貓”戰鬥機。

F-4(FV)S的可變翼後掠角在23-75.5度之間

這種鮮為人知的“終極鬼怪”編號為F-4(FV)S,

沿用了經典F-4J的機身, 57%的零件與前者通用的。 由於F-4J下單翼厚度太薄, 無法容納下可變後掠翼的樞軸的驅動機構, 所以F-4(FV)S採用全新設計的可變後掠上單翼。 可變外翼段的樞軸被容納在內側大型固定翼套兩端, 外翼段後掠角和F-111B一樣可在23-75.5度之間變化, 同時兼顧高速性能和低速操控性。 外翼段後緣全展長佈置有襟翼, 上表面有擾流片, 都是可變後掠翼的成熟設計。 整套可變翼的設計與蘇聯的米格-23“鞭笞者”戰鬥機非常接近。

米格-23的可變翼

通過採用可變翼設計, 長久以來一直困擾“鬼怪”戰鬥機的機動性不足問題有望得到解決。 在安裝前緣機動縫翼的F-4E和F-4S出現之前, F-4的機翼都是只有前緣襟翼的“硬翼”, 機動性型和低速操控性有所不足。 這對於高速的截擊和偵察任務來說不是個問題, 因為“硬翼”本來就是為高速飛行優化的, 但對於狗鬥、規避敵高炮和地空導彈以及著艦來說, “硬翼”的表現就差強人意了。

可變後掠機翼能完美解決這個問題, 使“鬼怪”在擁有前所未有的氣動性能的同時兼顧低速操縱性能。

而後來F-4E和F-4J的“改進機翼”增強的機動性和低速操控性是以損害高速性能為代價的。

F-4(FV)S剖視圖

除了驚豔的可變翼外, F-4(FV)S的平尾也經過了重新設計, 取消了下反角。 由於採用上單翼佈局, 原先安裝在機翼下方的主起落架就必須挪到機身兩側。

內油容量也從F-4J的7570升增加到9845升, 降低耗油率, 增加推力, 減少黑煙排放。

F-4(FV)S的風洞模型

F-4(FV)S的風洞測試

F-4(FV)S模型

但美國海軍對F-4(FV)S並不是很感興趣,主要原因是因為該機無法安裝大型的AWG-9雷達和AIM-54“不死鳥”遠端空對空導彈,在作戰性能上遠低於AWG-9和“不死鳥”組合,當然優點是價格低廉。

F-4M(FV)S三面圖

於是麥道公司轉向忽悠英國海軍,提出了基於F-4M的F-4M(FV)S。改進內容與F-4(FV)S大同小異,只是可變翼改成19-70度後掠角,發動機也繼續沿用F-4M的羅羅RB-168-27R“斯貝”渦扇發動機。麥道表示如進展順利,首架F-4M(FV)S在1971年底就能首飛。

F-4M(FV)S,機翼最後後掠角為19度

麥道還向美國海軍遊說:英國訂單能攤薄美國海軍F-4J(FV)S的研發費用,使飛機單價更加低廉,麥道建議先生產200架F-4M(FV)S,接著再生產400架F-4(FV)S,同時滿足兩國海軍對艦載防空戰鬥機的需求。

F-14戰鬥機

但兩國軍方都對可變翼的“終極鬼怪”提不起興趣,美國海軍認為該機和格魯曼G303方案(後來被發展成F-14)在性能上更本就沒可比性。英國海軍認為“終極鬼怪”存在較大研製風險,不具備足夠的吸引力。此外英法聯合的AFVG可變後掠翼戰鬥機專案(最終發現成“狂風”戰鬥機)正處於早期階段,貿然採購“終極鬼怪”則會危及該專案。於是麥道的可變翼“鬼怪”就永遠停留在了繪圖板上。

F-4(FV)S的風洞測試

F-4(FV)S模型

但美國海軍對F-4(FV)S並不是很感興趣,主要原因是因為該機無法安裝大型的AWG-9雷達和AIM-54“不死鳥”遠端空對空導彈,在作戰性能上遠低於AWG-9和“不死鳥”組合,當然優點是價格低廉。

F-4M(FV)S三面圖

於是麥道公司轉向忽悠英國海軍,提出了基於F-4M的F-4M(FV)S。改進內容與F-4(FV)S大同小異,只是可變翼改成19-70度後掠角,發動機也繼續沿用F-4M的羅羅RB-168-27R“斯貝”渦扇發動機。麥道表示如進展順利,首架F-4M(FV)S在1971年底就能首飛。

F-4M(FV)S,機翼最後後掠角為19度

麥道還向美國海軍遊說:英國訂單能攤薄美國海軍F-4J(FV)S的研發費用,使飛機單價更加低廉,麥道建議先生產200架F-4M(FV)S,接著再生產400架F-4(FV)S,同時滿足兩國海軍對艦載防空戰鬥機的需求。

F-14戰鬥機

但兩國軍方都對可變翼的“終極鬼怪”提不起興趣,美國海軍認為該機和格魯曼G303方案(後來被發展成F-14)在性能上更本就沒可比性。英國海軍認為“終極鬼怪”存在較大研製風險,不具備足夠的吸引力。此外英法聯合的AFVG可變後掠翼戰鬥機專案(最終發現成“狂風”戰鬥機)正處於早期階段,貿然採購“終極鬼怪”則會危及該專案。於是麥道的可變翼“鬼怪”就永遠停留在了繪圖板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