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將小特朗普也捲入的“通俄門”,會如何擾動中美網路安全合作

2017年7月上旬, 《紐約時報》披露了特朗普及其競選團隊所涉“通俄門”的新材料。 這次的矛頭指向了特朗普的兒子、女婿以及其競選團隊的某成員。 根據相關報導稱, 英國某音樂經紀人于2016年6月與俄羅斯某人權遊說律師會面。 這個經紀人在聯繫郵件中告訴特朗普的兒子:“對方願意提供自己手中有不利於希拉蕊克林頓的材料, 作為俄羅斯政府對特朗普選舉的支持。 ”需要說明的是, 一如此前所有與特朗普“通俄”的相關新聞一樣, 《紐約時報》做了許多相關報導, 但是同時做了許多精細且冗長的修正, 如“資訊來自三個要求匿名報導的個人”、“在全文第二段就提及了7月9日特朗普發表的聲明,

表示對於會面的律師可能是克林姆林宮的代言人一事不知情”。 又如, 沒有證據證明這次會面提供的不利於希拉蕊的資訊與俄羅斯駭客對民主黨總部實施攻擊並披露海量郵件的事件存在相關性。

《紐約時報》也明確說了, 這次被披露的新會面對於正在進行“通俄門”調查的司法部和國會調查員們來說是極其鼓舞士氣的證據。 當然, 這也是完全能夠理解的。 因為這可能是某種真正意義上能夠拿得出手來講的證據。 “通俄”論調, 或者說, 俄羅斯政府蓄意干涉美國總統選舉以達成有利於特朗普的假說, 終於開始趨向有實際證據支撐。

不過, 同樣需要注意的是, 這種證據基本還處於傳言證據的範疇內。 用來支撐有顯著政治動機和政黨鬥爭背景的調查或許是合格的, 可真要登堂入室成為能夠產生法律後果的證據, 那估計還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

對於研究中美關係的中國學者來說, 通俄門以及目前的進展意味著什麼呢?目前看進展情況, 基本可以判斷相關調查不會在短期內就取得切實成果。 當然, 如果出了突發事件, 比如俄羅斯那邊突然跑出一隻“高端鼴鼠”, 又或者推進“通俄門”調查的美國國會以及情報界內部的要員被人偷錄一段音視頻, “通俄門”才有可能很快落下帷幕。 否則, “通俄門”持續數年, 甚至貫穿特朗普的整個任期, 都未必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這就意味著, 此前作為一種階段性現象的政黨政治與內鬥, 將以“通俄門”調查這種具體化的形式長期持續存在, 並形成一項對中美關係研究具有重要影響的擾動因素。 在網路安全戰略方面, 亦或如此。

自特朗普正式簽發網路安全總統行政令後, 8月9日將是第一個至關重要的時間節點。 在那時, 需要完成的任務包括, 形成一份全政府範圍的網路風險管理報告;提出一份計畫, 通過“共用服務”的方式實現聯邦資訊系統的現代化;形成一份國際合作與強化(網路)威懾的戰略檔;在保護關鍵資訊基礎設施領域落實“市場透明”的途徑等。 以美國商務部國家技術標準局(NIST)、國土安全部、國防部等為代表的機構正在為達成這些目標積極開展各項工作。

較之奧巴馬政府, 特朗普政府的網路安全戰略具有鮮明的特色。 根據2017年5月發佈的2018財政年度預算案來看, 國土安全部、國防部成為了重點與核心。 從傳承來看, 這個舉措再度向小布希政府2006-2008年推出的全面國家網路安全倡議(CNCI)回歸, 受到奧巴馬政府偏愛的司法部, 特別是聯邦調查局則再次遭遇冷落。

從內容看, 強化對關鍵基礎設施的保護、發揮私營企業的能動性和技術優勢、健全和完善國防部的網路空間行動能力、建設和完善網軍司令部的戰鬥能力等是特朗普及其網路安全團隊謀求實現的目標。 這些目標凸顯美國國家網路安全戰略重點與特色的同時, 也暗示將對奧巴馬政府時期形成並固化將近8年的利益結構和部門關係作出重大調整。

在美國政府有關部門的利益格局以及行為風格的整體環境下, 這種調整將是艱巨到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尤其是考慮到, 其中涉及到弱化聯邦調查局的作用。 自2001年“9·11”事件以來, 聯邦調查局和國土安全部便處於爭端之中。 如果落特朗普的構想全面落實, 那麼聯邦調查局將遭遇其難以忍受的重大挫敗。 因此, 可以想見的是, 聯邦調查局將會以何種力度和強度做出必要的抵制;也可以想見的是, 在總統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框架下, 需要作出多少艱巨的協調。 在這種層級和強度的協調中, 一位強勢總統的存在對於最終做出有效的決策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但是,因為特朗普面臨的“通俄門”調查短則持續1年,長則持續2年。特朗普很可能成為美國歷史上非常罕見的第一任期內全程被掣肘和牽制的弱勢總統。這種以“通俄門”調查為最集中代表的擾動因素將深刻影響美國國內的決策過程,並對中美網路安全關係產生深遠影響。

對此,中國必須要做好足夠的準備應對相關挑戰。比如,美方可能更容易在經濟制裁、政治譴責等角度做出更多的批判;特朗普可能會比奧巴馬更加激進地指責、制裁相關中國企業,挑戰中國政府對網路安全戰略議題的管控能力;此前中美兩國基於互信和共識研發的相關專案可能最終都必須做出必要調整;此前被暫時擱置的某些議題、已經進入管道的舉措、可能會導致中美之間此前基於共識暫時被擱置的爭議性議題再度引發各方關注。

從宏觀戰略層面看,中美網路安全關係的總體方向還是十分穩定的,但在具體議題領域必須做好應對新一輪不確定性的衝擊和挑戰。

但是,因為特朗普面臨的“通俄門”調查短則持續1年,長則持續2年。特朗普很可能成為美國歷史上非常罕見的第一任期內全程被掣肘和牽制的弱勢總統。這種以“通俄門”調查為最集中代表的擾動因素將深刻影響美國國內的決策過程,並對中美網路安全關係產生深遠影響。

對此,中國必須要做好足夠的準備應對相關挑戰。比如,美方可能更容易在經濟制裁、政治譴責等角度做出更多的批判;特朗普可能會比奧巴馬更加激進地指責、制裁相關中國企業,挑戰中國政府對網路安全戰略議題的管控能力;此前中美兩國基於互信和共識研發的相關專案可能最終都必須做出必要調整;此前被暫時擱置的某些議題、已經進入管道的舉措、可能會導致中美之間此前基於共識暫時被擱置的爭議性議題再度引發各方關注。

從宏觀戰略層面看,中美網路安全關係的總體方向還是十分穩定的,但在具體議題領域必須做好應對新一輪不確定性的衝擊和挑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