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追夢路上(1)——地壇醫院四位醫生援藏紀實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 西藏還是個夢, 夢裡她的多姿多彩、她的神秘莫測, 她的神聖、純淨……, 始終是那麼美好、遙不可及。

而對於北京地壇醫院的四位醫生而言實現這個夢,

他們從沒想過是以這種方式。 它來的突然, 又似乎距離夢境有很大偏差。

西藏追夢

7月7日北京地壇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劉慶軍出發了, 向著自己夢裡的美麗地方飛奔。 隨行有同事神經內科姜美娟醫生, 更讓他倆驚喜的是在機場他們才得知,

一同參加這次2017“同心·共鑄中國心”西藏行大型醫療公益活動還有另外兩位同事, 他們是B超檢查科的張瑤主任、王連雙醫生, 他們將和來自首都及全國200餘家醫療機構的專家志願者及愛心人士、海外專家、媒體志願者共800餘人, 在西藏開展為期9天以林芝市為主, 拉薩、山南地區也同時進行的義診巡診、愛心捐贈、帶教查房、培訓講座、包蟲病篩查、醫療定向幫扶、健康講堂等公益活動。

義診巡鄉

由於四人接到任務管道各異、得到通知時距離出發時間都只有兩三天, 因此大家都沒得及採取提前服用抗高原反應的藥物準備。

高反, 原來只是聽說, 這次真的經歷了, “頭疼、氣喘、睡不好覺。 不過還好, 我們很快就適應了,

張瑤和王連雙兩位同事反應比較重。 劉主任在到達目的地林芝的第二天就開始了工作。 ”

媒體是這樣報導的:7月9日下午, “同心·共鑄中國心”健康學院林芝市工布江達縣分課堂在縣醫院正式開講。 來自首都的六位權威醫療專家用自己淵博的專業知識和嚴謹的教學態度,

面向工布江達縣衛生服務中心的醫護人員開展了六個不同主題的醫療講座。 隨後, 在眾人的期待下, 劉慶軍醫生帶來了關於“血尿的鑒別診斷”的授課內容。 劉醫生深入淺出地講述了關於血尿的四大內容——概念、病因及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和診斷及鑒別診斷。 講座部分結束後, 劉慶軍還向醫院捐獻了醫療設備。

高反只是他們追夢路上的第一道坎兒, 語言不通、中午忙得吃不上飯、以及當地氣候多變都為西藏追夢增加了難度。

“人生中兩個一直嚮往的地方之一布達拉宮, 這次我與她擦江而過。 ”薑美娟遺憾道。

這張照片您發現沒有,這個小男孩檢查的地方既不是醫院的診室,也不是村中,而是在劉慶軍所住賓館的房間裡。故事是這樣的:在工布江達縣醫院義診時,有兩個小男孩得知消息慕名來時都晚上7:30多了。劉慶軍剛剛結束講課不久,看到家長和孩子們渴望的眼神兒,得嘞,滿足願望。於是,電視桌變身診療床,腎結石篩查開始了。

發現“目標”

這次2017“同心·共鑄中國心”西藏行大型醫療公益活動,根據當地疾病特點,在前期調研基礎上,把肝包蟲病、泌外結石篩查作為重點工作之一。在劉慶軍義診和進村入戶篩查的100多人中,有2人病情比較嚴重需要進一步檢查、手術,發現的這兩個“目標”是兩位元男孩。

第一個“目標”是在工布江達縣醫院義診時被發現的。這是一位12歲小男孩,因尿血當時正在拉薩市里的醫院裡住院,聽到北京的專家來義診,就趕到了義診現場。“慢性腎病的可能性大,需要做腎穿進一步檢查”,檢查完孩子的病情劉慶軍建議儘早診斷、就診。第二個“目標”是在進村入戶篩查時發現的,7月11號,劉慶軍和所在的小分隊來到木巴村入戶篩查,一位18歲的小夥子在篩查中被發現腎結石嚴重,已經影響到了腎臟功能,需要進一步檢查、治療。

“當地的醫療條件有限,這兩個孩子需要進一步完善檢查。”兩個孩子的病情劉慶軍惦記著,也多方聯繫看能不能給予孩子們更多的幫助。在這裡,給大家劇透下,12歲的小男孩明天就要來北京了。沒錯,來北京來找劉慶軍,接下的藏漢一家親的故事我們會接著給您講。

捐資助學

“我就是想幹點實事兒”,在聽劉慶軍和薑美娟講這次西藏行時,劉慶軍說的最多的是這句話。這不,在西藏行的第六天他又搞事情了。

7月12日這一天,按照計畫,紅十二團驅車前往巴河鎮中心小學,給那裡的孩子們送學習用品。出發前,劉慶軍建議“資助個孩子”,這個建議得到了薑美娟和其它同志的積極回應,於是愛心捐贈活動增加了一個內容——“一對一資助幫扶藏區兒童”,每年資助2000元,直到孩子上大學,也許這個建議會改變一個孩子一生的命運。

“劉慶軍主任和我各自資助了一個孩子,跟我有緣的那個叫貢嘎本措,9歲的小男孩,笑起來靦腆而可愛,我和他相約到北京來上大學。以自己的能力,資助更多的孩子完成學業,一直也是我的夢想。”薑美娟在自己的朋友圈中這樣寫道。而對於劉慶軍來說,這一次是再次實現夢想,“這是我資助的第二個貧困孩子,3年前其它一次活動中,我資助了一個貴州小男孩,現在上4年級了。”

西藏行

圓夢之行

希望貢嘎本措、旦增群旦在這份愛心的幫助下

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到北京上大學的夢想

加油!

下一期,我們將繼續為您講述張瑤、王連雙醫生西藏行的故事。

照片提供:薑美娟
部分圖片:來源於360圖片

北京地壇醫院

這張照片您發現沒有,這個小男孩檢查的地方既不是醫院的診室,也不是村中,而是在劉慶軍所住賓館的房間裡。故事是這樣的:在工布江達縣醫院義診時,有兩個小男孩得知消息慕名來時都晚上7:30多了。劉慶軍剛剛結束講課不久,看到家長和孩子們渴望的眼神兒,得嘞,滿足願望。於是,電視桌變身診療床,腎結石篩查開始了。

發現“目標”

這次2017“同心·共鑄中國心”西藏行大型醫療公益活動,根據當地疾病特點,在前期調研基礎上,把肝包蟲病、泌外結石篩查作為重點工作之一。在劉慶軍義診和進村入戶篩查的100多人中,有2人病情比較嚴重需要進一步檢查、手術,發現的這兩個“目標”是兩位元男孩。

第一個“目標”是在工布江達縣醫院義診時被發現的。這是一位12歲小男孩,因尿血當時正在拉薩市里的醫院裡住院,聽到北京的專家來義診,就趕到了義診現場。“慢性腎病的可能性大,需要做腎穿進一步檢查”,檢查完孩子的病情劉慶軍建議儘早診斷、就診。第二個“目標”是在進村入戶篩查時發現的,7月11號,劉慶軍和所在的小分隊來到木巴村入戶篩查,一位18歲的小夥子在篩查中被發現腎結石嚴重,已經影響到了腎臟功能,需要進一步檢查、治療。

“當地的醫療條件有限,這兩個孩子需要進一步完善檢查。”兩個孩子的病情劉慶軍惦記著,也多方聯繫看能不能給予孩子們更多的幫助。在這裡,給大家劇透下,12歲的小男孩明天就要來北京了。沒錯,來北京來找劉慶軍,接下的藏漢一家親的故事我們會接著給您講。

捐資助學

“我就是想幹點實事兒”,在聽劉慶軍和薑美娟講這次西藏行時,劉慶軍說的最多的是這句話。這不,在西藏行的第六天他又搞事情了。

7月12日這一天,按照計畫,紅十二團驅車前往巴河鎮中心小學,給那裡的孩子們送學習用品。出發前,劉慶軍建議“資助個孩子”,這個建議得到了薑美娟和其它同志的積極回應,於是愛心捐贈活動增加了一個內容——“一對一資助幫扶藏區兒童”,每年資助2000元,直到孩子上大學,也許這個建議會改變一個孩子一生的命運。

“劉慶軍主任和我各自資助了一個孩子,跟我有緣的那個叫貢嘎本措,9歲的小男孩,笑起來靦腆而可愛,我和他相約到北京來上大學。以自己的能力,資助更多的孩子完成學業,一直也是我的夢想。”薑美娟在自己的朋友圈中這樣寫道。而對於劉慶軍來說,這一次是再次實現夢想,“這是我資助的第二個貧困孩子,3年前其它一次活動中,我資助了一個貴州小男孩,現在上4年級了。”

西藏行

圓夢之行

希望貢嘎本措、旦增群旦在這份愛心的幫助下

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到北京上大學的夢想

加油!

下一期,我們將繼續為您講述張瑤、王連雙醫生西藏行的故事。

照片提供:薑美娟
部分圖片:來源於360圖片

北京地壇醫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