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稅務部門建立稅收違法“黑名單”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杜濤2017年2月, 正準備前往香港洽談業務的一位企業負責人在出入境邊防檢查站被攔了下來, 工作人員告知其已被廣東省出入境管理部門限制出境,

這一遭遇源於該企業因逃避追繳欠稅被列入了稅收違法“黑名單”。

這種情況是稅務部門實施聯合懲戒的一個縮影。 截至2017年6月末, 全國各級稅務機關累計對外公佈稅收違法“黑名單”案件4606件, 全國已公佈的稅收違法“黑名單”案件中, 共有900戶當事人主動繳清稅款、滯納金和罰款合計61.8億元後撤出“黑名單”。

“拉黑”企業處處受限 “修復”信用可撤出

2014年7月, 稅務總局頒佈《重大稅收違法案件資訊公佈辦法》, 初步建立起稅收違法“黑名單”公佈制度, 對達到一定涉案金額的偷稅和逃避追繳欠稅、騙取出口退稅、抗稅、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以及普通發票等8類稅收違法案件向社會公佈。

同年12月, 稅務總局與20個部門簽署《對重大稅收違法案件當事人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

建立起稅收違法聯合懲戒機制, 對聯合懲戒措施範圍予以明確, 包括阻止欠稅人出境、被禁止部分高消費行為、被限制取得政府供應土地、被禁止參加政府採購活動、被禁止適用海關認證企業管理, 等等。 可以說, 一旦進入稅收違法“黑名單”, 失信企業將處處受限。

對此, 山東某醫藥公司深有體會。 2015年因偷逃稅款, 該公司被當地稅務部門拉入“黑名單”, 各類懲戒也隨之而來:藥監局加大檢查頻次, 企業因不符合相關規定被臨時吊銷了藥品經營許可證;失信行為被錄入銀行征信系統, 企業無法辦理貸款, 導致資金周轉困難;得知企業上了“黑名單”, 許多合作夥伴終止了購銷關係,

生產經營陷入困境……

為了給失信納稅人“悔過自新”的機會, 去年4月, 稅務總局對《重大稅收違法案件資訊公佈辦法》進行修訂, 增加了信用“修復”機制, 符合相關條件的偷稅和逃避追繳欠稅違法案件當事人能主動繳清稅款、滯納金和罰款的, 稅務機關將從“黑名單”中撤出相關案件資訊。

“通過信用‘修復’健全‘進出’制度, 既能為國家挽回稅款損失, 又為違法案件當事人提供了權益補救的途徑, 體現了稅務執法的‘剛柔並濟’。 ”稅務總局稽查局相關負責人說。

聯合懲戒

稅收違法“黑名單”公佈和聯合懲戒制度是政府部門間協同監管的制度創新。 如何推動多部門聯動聯治, 形成“一處違法, 處處受限”的監管局面?關鍵在於資訊的共用。

“現在進入江西省國稅局門戶網站, 通過網站連結就能直接進入‘信用江西’網站, 一站式查詢到失信企業“黑名單”、經營者行政處罰等信用資訊。 ”江西省國稅局副局長胥敏鋒介紹, 近幾年, 江西國稅局積極參與政府部門間的信用資訊共用、交換與應用, 向省公共信用資訊平臺及時推送相關涉稅資料, 將稅收違法“黑名單”納入政府“誠信紅黑榜”發佈內容, 通過信用網站互聯互通實現資訊共用, 讓失信企業“無處可藏”。

2017年1月, 稅務總局大力推行聯合懲戒“雙擴圍”, 加大了懲戒力度與範圍, 懲戒措施從18項增加到28項, 參與聯合懲戒的部門從21個增加到34個, 為稅收違法“黑名單”制度注入更強大的威懾力。

在制度引導下,

各地稅務部門進一步加大“黑名單”公佈和聯合懲戒力度, 讓越來越多的稅收違法者聞而生畏。 四川省地稅局組織開展“懲戒稅收違法、共築誠信社會”專項行動, 採取稅警聯動、掛牌督辦等方式, 在全省範圍內集中打擊重大稅收違法行為。 山東省滕州市國稅局、地稅局聯合公安局成立市國地稅局聯絡機制辦公室, 深入推動稅警協作, 加大聯合懲戒落實力度。 江西省國稅局將稅收違法“黑名單”及聯合懲戒工作納入全省社會信用系統建設和地方政府績效考核, 提高地方各部門落實聯合懲戒要求的主動性。

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不超過5000元會上“黑名單”嗎?繳清稅款、滯納金和罰款後多久能撤出“黑名單”?

稅務總局通過將稅收違法“黑名單”當事人列入納稅信用D級範圍, 依法採取更嚴格的發票管理、出口退稅審核和更加嚴厲的稅收檢查等措施,加快推進對失信者信用監督、警示和懲戒建設。

在廣州,企業的納稅信用資訊還得到進一步應用,成為廣東省著名商標評定、廣州市“重合同守信用”企業、“海關AA管理企業”、外商投資企業100強評選以及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名、道德模範和廣州榮譽市民評選等工作中的重要考量。“我們將持續推進企業納稅信用資訊的應用,引導更多納稅人依法誠信納稅。”廣州市國稅局局長謝文說。

稅務總局稽查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化稅收違法‘黑名單’工作機制,加強動態監控,將聯合懲戒工作落到實處,激發更多企業遵從稅法、誠信納稅的內生動力,推動誠信社會建設再上新臺階,讓每個誠信納稅人都能從中受益。”

依法採取更嚴格的發票管理、出口退稅審核和更加嚴厲的稅收檢查等措施,加快推進對失信者信用監督、警示和懲戒建設。

在廣州,企業的納稅信用資訊還得到進一步應用,成為廣東省著名商標評定、廣州市“重合同守信用”企業、“海關AA管理企業”、外商投資企業100強評選以及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名、道德模範和廣州榮譽市民評選等工作中的重要考量。“我們將持續推進企業納稅信用資訊的應用,引導更多納稅人依法誠信納稅。”廣州市國稅局局長謝文說。

稅務總局稽查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化稅收違法‘黑名單’工作機制,加強動態監控,將聯合懲戒工作落到實處,激發更多企業遵從稅法、誠信納稅的內生動力,推動誠信社會建設再上新臺階,讓每個誠信納稅人都能從中受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