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天下人物|阿巴斯:他的文韜和阿拉法特的武略照亮巴勒斯坦建國之路

他, 82歲, 滿頭銀髮, 慈祥謙遜;

他, 曾淪落為難民遠走他鄉, 參加過殘酷的戰爭;

他, 是巴勒斯坦前領導人和“民族之魂”阿拉法特的“左膀右臂”;

他, 是巴以締結和平協定、巴勒斯坦建國的主要功臣;

他, 是巴勒斯坦國總統馬哈茂德·阿巴斯。

2015年9月30日, 在紐約聯合國總部, 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在升旗儀式上深情地親吻巴勒斯坦國旗。 這是聯合國總部首次升起巴勒斯坦國旗, 意味著承認巴勒斯坦國。 新華社記者李木子攝

在巴勒斯坦, 特別是約旦河西岸地區, 人們都親切地稱阿巴斯為“總統先生”, 很少直呼其名。

因為在巴勒斯坦人眼中, 溫文爾雅的阿巴斯有60多本著作, 更像一名學界“大家”, 稱其為“先生”並不為過。

阿拉法特曾說:“我帶著橄欖枝和自由戰士的槍來到這裡, 請不要讓橄欖枝從我手中落下。 ”

從2005年1月至今, 阿巴斯繼續高舉阿拉法特的橄欖枝, 為了巴勒斯坦的獨立和自由而奮鬥。

故鄉以盛產才俊聞名

“我有一個夢想——希望我的孩子們將來能無憂無慮地生活在一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 ”阿巴斯曾這樣告訴新華社記者。

阿巴斯1935年出生於巴勒斯坦北部城市采法特。

自西元前二世紀就形成村落的采法特位於加利利湖西北側,

當地人以“長壽”聞名。 由於歷史傳承等原因, 采法特自古盛產“才俊”。

1948年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 為避戰禍, 大批巴勒斯坦人背井離鄉, 少年阿巴斯顛沛流離至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 在那裡完成了早期學業, 獲得了大馬士革大學法律學士學位。

作為難民, 阿巴斯一次又一次回望故土, “建國夢”種子早已在心中萌發。

他與同樣有著去國懷鄉之情的巴勒斯坦人不斷接觸。 1959年, 阿巴斯開始協助阿拉法特組建、發展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都是巴勒斯坦人, 都是兄弟, 如同一個手掌上的手指。 儘管有不同的政治看法, 但我們心與血相通, 我不願看到兄弟互鬥的局面, 希望有朝一日能通過和平方式實現內部和解。

阿巴斯曾說:“我將帶領大家努力去爭取, 無論收穫多少, 只要有利於我們的民族, 我就無怨無悔。 ”

沒有附加條件的交往

“巴勒斯坦和中國談論的話題永遠是友好加友好, 中國與巴勒斯坦的交往是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訪問巴勒斯坦的中國高層官員在會見阿巴斯後往往會因他的這句話而動容。

會見阿巴斯的中方官員經常得到“特殊待遇”:計畫半小時的會談, 往往會延長到一至兩個小時, 因為“總統先生”與中國客人總有說不完的話。

2017年6月初訪問巴勒斯坦的中國中東問題特使宮小生告訴記者, 那次訪問恰逢穆斯林齋月, 阿巴斯將會見時間安排在晚上10點, 兩人促膝而談直至深夜。 阿巴斯清晰的思路、深刻的見解令人印象深刻。

2005年1月15日,新當選的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左二)在拉姆安拉宣誓就職。新華社記者高學余攝

“中國支持巴勒斯坦加入聯合國的訴求,並在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等多方面給予巴勒斯坦幫助,巴方非常感激。”阿巴斯曾這樣告訴記者。

其實,在擔任巴最高領導人之前,阿巴斯已多次訪問中國,有著深厚的中國情結。長城、故宮、兵馬俑等中國歷史文化古跡對他而言並不陌生。

2005年5月,阿巴斯在就任民族權力機構主席4個月後便訪問了中國。

今天,阿巴斯又來了,正式開啟他作為巴勒斯坦最高領導人的第四次中國之行。

-END-

監製:李大偉 包爾文

記者:趙悅 楊媛媛

編輯:李震 魯豫 王豐豐

2005年1月15日,新當選的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左二)在拉姆安拉宣誓就職。新華社記者高學余攝

“中國支持巴勒斯坦加入聯合國的訴求,並在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等多方面給予巴勒斯坦幫助,巴方非常感激。”阿巴斯曾這樣告訴記者。

其實,在擔任巴最高領導人之前,阿巴斯已多次訪問中國,有著深厚的中國情結。長城、故宮、兵馬俑等中國歷史文化古跡對他而言並不陌生。

2005年5月,阿巴斯在就任民族權力機構主席4個月後便訪問了中國。

今天,阿巴斯又來了,正式開啟他作為巴勒斯坦最高領導人的第四次中國之行。

-END-

監製:李大偉 包爾文

記者:趙悅 楊媛媛

編輯:李震 魯豫 王豐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