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房山“北三村”拆違治亂換新顏 搬走的村民又搬了回來

“以前這裡是‘晴天一身土, 雨天一身泥’, 道路兩邊全是私搭亂建的房子, 垃圾遍地, 污水橫流, 尤其到了夏天, 蒼蠅滿天飛, 臭氣熏得眼睛都睜不開, 加上附近的華龍和安莊兩大市場, 簡直成了‘小、散、亂、汙’的產業集散地。 ”房山區西潞街道詹莊村民高凱說, “之前區政府、西潞街道工委及辦事處下了大力氣整治‘北三村’, 但由於人口、資源、環境等矛盾疊加, 整治效果收效甚微, 好多村民都搬了出去。 ”

自啟動“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以來, 北京市房山區一個個難啃的“硬骨頭”被啃下。 村民高凱口中的“北三村”位於西潞街道北部的詹莊、安莊、固始,

是典型的城鄉結合部。 為解決“北三村”的突出問題, 西潞街道工委、辦事處結合“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 對“北三村”實施新型城鎮化建設, 以新型城鎮化專案帶動拆違治亂、帶動退低引高、帶動社會治理, 使“北三村”問題得到全面解決。

今年4月2日, “北三村”新型城鎮化建設專案宅基地和非住宅自主騰退工作啟動。 西潞街道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邱剛介紹, 截至目前, “北三村”三個村的宅基地騰退整體簽約率達到96.93%。 非宅騰退工作同時啟動, 特別是華龍和安莊兩大市場商戶已經依法全部疏解, 違建正在陸續拆除。 騰退出來的土地進行升級改造, 實現村民全部上樓安置。 其中, 村民騰退安置房用地集中在安莊村,

文化創意等特色產業用地集中在安莊村和詹莊村, 固村則全部複墾, 並規劃170公頃土地還綠。 項目建成後, 將呈現土地集約高效利用, 高端產業聚集, 集體經濟轉型壯大, 農民得到更多實惠的多重效果。

“以前搬走的村民聽說村裡動了‘大手術’, 面貌煥然一新, 都陸續搬了回來, 再過一兩年, 咱們腳下的位置就變成了休閒公園, 不足百米的距離就是回遷社區, 咱們的日子越來越好。 ”村民高凱笑得合不攏嘴。

和西潞街道詹莊村民高凱一樣高興的還有竇店鎮下坡店村民。

“這裡曾是一個違建的市場, 現在這裡已改造成一處休閒健身公園。 ”竇店鎮副鎮長趙振宇說。 在竇店鎮下坡店村, 位於資訊大學門前的違建市場已不見蹤影,

街道變得寬敞、乾淨。 “政府下了大力氣, 我們看得見摸得著, 最終得到實惠的還是老百姓。 ”下坡店村民張大爺說。

竇店鎮共有30個村, 每個村所處的地理位置、經濟發展水準、土地資源利用程度均不相同, 該鎮年初就著手進行排查, 劃分了幾個重點區域, 包括幾條高速公路可視範圍內、基地周邊、鎮中心區等都在重點排查範疇之內。 針對違建的不同情況因地制宜, 一點一策, “次序拆遷”“明白拆遷”及“後續完善”等方法被綜合運用。 鎮裡還相繼出臺了《關於進一步規範宅基地和承包地翻建房屋的補充規定》《關於依法拆除違法建設的補充規定》, 為規範宅基地和承包地建房提供政策依據, 為存量違建拆除提供政策支撐。

據悉, 竇店鎮今年計畫拆違50萬平方米, 截至目前, 全鎮已經拆除違法建設面積35萬平方米, 違建全部是自拆, 完成總任務的70%。

竇店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李冠華介紹, 違建拆除後, 竇店鎮啟動了拆後還綠工程, 圍繞石夏路東側、107國道周邊、北京高端製造業基地園區範圍內, 通過推動項目建設、增加綠色、完善公共配套設施等方式, 做到拆違還路、拆違改造、拆違添綠、拆違添景, 進一步提升區域生態品質和公共服務水準。 還綠專案實施總面積約28公頃, 總投資約2900萬元, 根據不同服務功能, 專案分三個區域進行實施, 包含道路美化亮化、園區環境綠化改造及回遷樓周邊設施完善, 計畫於年內完成。

違建拆除後, 竇店的城鄉面貌確實也為之一新。

在107國道竇店環島、石夏路東側及107國道西側沿線, 原來豎立在道路旁邊的大型看板匾、聯排的違建房屋全部拆除, 取而代之的是新栽的綠植, 村民們在公園裡下棋、散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