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們為什麼到現在都沒有找到外星生命

銀河系裡存在著一千到四千億顆恒星, 每一顆恒星都可能有行星環繞;而在可觀測到的宇宙中, 至少存在著兩萬億個像我們銀河系一樣的星系,

每一個星系中都有數萬億顆行星在圍繞著數千億顆恒星運行。

儘管能夠維繫生命的行星非常稀少, 但考慮到行星數量是如此龐大, 宇宙中的某些地方還是有可能存在智慧生命的。

舉例說, 根據“商業內幕”網站的說法, 如果我們的銀河系中有0.1%的行星可能存在生命, 那將意味有100萬顆行星存在生命。

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家恩裡科·費米在和別人討論外星人問題時, 突然冒出一句:“他們都在哪兒呢?”這句看似簡單的問話, 就是著名的“費米悖論”。 “費米悖論”隱含之意是, 理論上講, 人類能用100萬年的時間飛往銀河系各個星球, 那麼外星人只要比人類早進化100萬年, 現在就應該來到地球了。 換言之, “費米悖論”說的是:A.外星人是存在的——科學推論可以證明,

外星人的進化要遠早於人類, 他們應該已經來到地球並存在於某處了;B.外星人是不存在的——迄今為止, 人類並未發現任何有關外星人存在的蛛絲馬跡。 該悖論闡述的是對地外文明存在性的過高估計和缺少相關證據之間的矛盾。

大篩選理論同樣特別值得關注, 這個理論認為, 在智慧生命有機會離開自己的星球之前, 他們遇到了巨大阻礙(也就是大篩選), 甚至滅絕了。

從進化的角度來看,任何像我們一樣的行星在與其他世界溝通之前, 都要經過某些重要的過渡時刻。 有一些過渡時刻是發生在生命的早期階段, 對我們而言, 我們有可能在進化過程中的某個時間點碰到了阻礙(也就是大篩選)。

氣候變化如果繼續發展, 最終會導致地球上所有已知生命的滅絕。 在過去一萬兩千年中氣候一直保持穩定, 很多文明因此而得以繁榮、農業得以發展, 並最終實現了工業化(但是諷刺的是, 工業化有可能成為人類文明滅亡的原因)。

最近的研究指出, 具備某些特徵的物種很有可能能夠在氣候變化肆虐的嚴酷星球環境中生存下來, 其中兩個重要特徵是:不挑食、繁殖快。 由此可見, 人類基本不具備這兩種特徵, 並不是最有希望生存下來的生物種類。

換言之, 儘管其他行星上的情況可能不會與此相同, 但其他行星確實有可能存在著很多需要生命克服的障礙和困難, 而且, 有些生命可能在此過程中就滅亡了。

大衛·華萊士-威爾斯在《紐約雜誌》上發表文章說:“在一個存在了幾十億年的宇宙中, 有很多的恒星系被時間和空間隔絕, 文明出現、發展並最終覆滅, 其過程之快, 快到沒來得及相互發現彼此的存在...我們的文明正在經歷的大滅絕才剛剛開始, 更多的其它文明也會走向滅亡。

有一些思想家對費米悖論有著不同的答案, 這一答案更為令人絕望(或更給人希望, 就看你怎麼看了)。

牛津大學神經系統科學家安德斯·桑德貝格、貝爾格勒天文臺成員米蘭·契爾科維奇以及人工智慧專家斯圖爾特·阿姆斯壯認為, 外星人沒有滅亡, 他們正在冬眠, 等待宇宙溫度降低。

第比利斯自由大學的薩薩·奧斯曼諾夫教授認為,

我們到現在都沒有找到外星人存在的蹤跡, 是因為我們總是在恒星周圍搜尋。 奧斯曼諾夫教授建議, 我們應當到脈衝星周圍去找外星人。 脈衝星是死亡恒星核心坍縮成中子星並磁化之後產生的, 它迅速自轉的同時會從兩極發出射電波, 波束有規律地不斷掃過地球, 在地球上的觀察者看來就是按特定週期產生的脈

沖。 由於其超常的規律性, 這種脈衝在1967年首次發現時曾被認為是外星智慧生命發來的信號。

物理學家布裡恩·科克斯提出了另一個可能性, 一個對我們文明及其他文明都一樣的警示寓言。

“有這樣的一個可能, 科學及工程技術知識的發展不可避免地超越了政治知識的發展腳步, 最終導致了文明的劫難及滅亡, ”科克斯說。

物理學家布裡恩·科克斯相信,如果智慧生命充分地發展,將會不自覺地導致自身的滅亡,“我們很有可能正在靠近這種境地。”

來自:漫步宇宙(qqtaikong)

”科克斯說。

物理學家布裡恩·科克斯相信,如果智慧生命充分地發展,將會不自覺地導致自身的滅亡,“我們很有可能正在靠近這種境地。”

來自:漫步宇宙(qqtaikong)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