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無人機物流能帶來的改變在哪裡?區域內機會或許更大

眾所周知, 關於無人機國內給予的監管在不斷加強, 尤其是在機場附近的方圓一定距離內更是被明確標注為航空保護區,

一般情況下是不允許無人機試飛的。 而一度時間無人機的“猖獗”也給機場、航班帶來了不少的困惑, 致使航班無奈返航, 進而影響到航班的正常性。 同時, 無人機作為新興的一種應用模式, 也確實有其生存的市場和發展脈絡, 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扶持, 甚至更多的試飛機會。 就如同當李彥宏乘坐無人駕駛汽車進入其AI開發者大會的時候, 沒有多少人關注人工智慧的進步, 反而緊盯著李彥宏駕駛無人機上路是不是申報了?符合規定嗎?

其實, 無論是無人駕駛技術還是無人機市場, 都是科技進步帶來的結晶, 我們都可以適當給予一定的關注和寬容, 多一些理解和對技術進步的期待。 或許未來我們的生活場景將帶來更大的改變,

因為科技的進步而產生新的一種生活場景的搭建和生成, 這也是一種期許吧。 近日我們也關注到, 順豐計畫投資7.4億元建大型物流無人機。 眾所周知, 順豐是國內快遞行業的一哥, 自身也擁有自己的物流航空飛機, 如今為何又要投鉅資進行無人機的投入呢?而除了順豐之外、亞馬遜、京東等等都對無人機市場有所涉獵, 巨頭們都盯上了無人機物流市場。

順豐投資無人機到底想幹什麼?

其實對於無人機物流市場, 順豐的起步一點兒也不晚, 而持續的關注也逐漸讓順豐無人機市場開始逐漸浮出水面。 7月13日, 順豐宣佈總投資7.4億元的大型物流無人機總部基地專案正式落戶成都雙流自貿試驗區。 之前, 有媒體報導順豐要在湖北鄂州建立機場作為國際核心樞紐, 可和區域中心結合。 據悉, 成都基地將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進行相關試驗工作, 第二階段將完成四川省區域內的無人機運行網路和基地建設, 隨後進行全國的推廣工作。

早在2012年, 順豐創始人王衛就提出無人機商業設想。 據公開資料顯示, 快遞無人機一般配有GPS自控導航系統、iGPS接收器、各種感測器以及無線信號發收裝置。 可以進行GPS自控導航、定點懸浮、人工控制等多種飛行模式。 2013年9月, 順豐自主研發的無人機完成了內部測試。 2013年12月, 亞馬遜也測試了“Prime Air”的無人機快遞項目。

2014年10月, 穀歌公佈了“翼計畫”送貨無人機研發專案。 2014年10月, DHL宣佈將在德國實現無人機送貨。 2015年2月, 淘寶聯合圓通速遞, 在北京、上海、廣州部分區域開展了無人機快遞實驗。 很顯然, 快遞行業包括電商巨頭對於無人機送貨還是非常關注和積極嘗試的, 但真正能帶來一種新的產業革命, 目前還無法明確預知, 只能說未來可能是一種發展方向。

有分析人士也表示, 未來無人機可逐步代替人工投遞快遞, 但目前看還為時尚早, 由於國家政策等相關因素, 短時間內無人機只能在偏遠地區運營。 快遞行業目前全國幾百萬人口, 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 無人機項目的實施只能算是補充, 不會成為真正的主流, 起碼在一定時間內不會成為主流,而且我們相關部門對無人機的管控,以及在都市密集區的快遞投放若想實現無人機化還有很多的路要走。最主要的一個問題就是無人機的安全性是不是牢靠,是不是會帶來一些安全隱患,這是值得關注的焦點。畢竟,目前來說,無人機載重量不大,運營公里數也較短,遇到電磁干擾以及人工破壞或者風暴天氣都可能遇到飛機墜毀、快件丟失等事件,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當然,技術的發展和演變,或許也能帶來一個嶄新的應用機會。

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市場在很大程度上是首先看發展的脈絡,以及由此帶來的一種新興業態是不是可以形成。共用單車的出現,打的軟體一度的流行,移動支付的火爆都是鮮活的例子,甚至都可以說是技術帶來了場景的出現,進而形成規模,然後倒逼政策的改變或者監管的順應潮流,這就是科技發展帶來的一種改變,而之前我們基本是很難預測到這種情形的。但現在不一樣了,雙創的宣導和創業環境的不斷良性發展,都是對任何新興業態的一種激勵。因此,如果無人機物流真的可以帶來一種新興業態出現的話,那麼政策應該不會是直接的障礙。

巨頭們“卡位”的意圖更加明顯

之前,順豐試飛了自己的一家水陸兩栖的無人機。據悉,順豐試飛的這款大型無人機與此前的終端配送無人機有所不同,它主要運用於省內支線運輸。在目前的快遞流程中,這一段路程較多採用公路運輸的形式。一旦這種區域內的快遞物流可以使用無人機來運輸的話,那麼無疑在時間上會更加快捷,尤其是對於一些山區(路途不好的區域),更具有實用價值。而且,即使在一般的支線範圍內,這樣的運輸如果可以的話,那麼讓快遞物流的快速送達率會再上一個臺階,對一些鮮活物品更是一個好消息。

有專家表示,無人機在特殊區域和偏遠及不發達區域商品運送的安全性方面是很有保障的,比人工送件的安全性高很多,現在更需要關注的是飛機帶來的安全性。在一定區域內順豐或許也很可能獲得無人機運輸牌照,進而開始在一定區域內進行無人機的運輸。這一點在飛機本身的安全性方面能夠得到保障的話,未來還是非常可期的。

其實,除了順豐之外,我們看到還有其他的電商巨頭、物流企業也對無人機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和參與性。比如,早在2015年京東無人機項目就獲得正式立項,2016年5月,正式成立事業部,確立了無人機、無人車、無人倉三大板塊。2016年6月,京東在中國宿遷進行了初次無人機配送試運營。2017年2月21日,京東與陝西省政府關於構建聰慧物流體系簽署戰略協作協議,其中也包括無人機通航物流體系等方面的全面戰略協作。5月22日,京東集團與西安航太基地共同舉行了京東全球物流總部、無人系統產業中心和京東雲運營中心落戶西安航太基地的簽約典禮。2017年6月,京東在宿遷落成了無人機全國運營調度中心,並在西安、宿遷完成了無人機常態化配送運營。

此外,蘇寧也在這方面進行了自己的嘗試。蘇甯於2016年12月成立了S實驗室,專注於物流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 6月17日,蘇甯無人機成功完成了首次實景派送,並保證可以低空飛行作業。對於國外市場,我們知道亞馬遜一直在嘗試著無人機配送業務。亞馬遜在去年12月7日在美國正式展開無人機送貨首飛。在送快遞這件事上,亞馬遜一直偏向於用機器替代人,近幾年也一直在部署無人機送快遞的業務。不過推廣力度以及後續的能力現在尚不得知。

順豐在國內的力度卻表現的越來越迅速了。如今,順豐以及獲批在空域內進行業務運營飛行。該空域範圍覆蓋了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五個鄉鎮,成為目前國內唯一獲得正式審批且由企業、中央監管部門和地方政府共同推進的示範空域。順豐表示,本次推出多款機型,覆蓋不同的業務場景,最大有效載重5-25公斤,最大載重飛行距離15-100公里。無論是亞馬遜還是順豐,都在積極嘗試和佈局。據悉,目前,順豐在無人機領域獲得的專利已達151項。而亞馬遜最新曝光的專利消息指出,亞馬遜已經申請專利一個多級蜂巢式塔,可用來部署、接收和交付無人機。當然,一切都尚在路上,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無論是亞馬遜還是順豐,當然其他的競爭對手,在一定程度上或許要落後了一些了。

起碼在一定時間內不會成為主流,而且我們相關部門對無人機的管控,以及在都市密集區的快遞投放若想實現無人機化還有很多的路要走。最主要的一個問題就是無人機的安全性是不是牢靠,是不是會帶來一些安全隱患,這是值得關注的焦點。畢竟,目前來說,無人機載重量不大,運營公里數也較短,遇到電磁干擾以及人工破壞或者風暴天氣都可能遇到飛機墜毀、快件丟失等事件,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當然,技術的發展和演變,或許也能帶來一個嶄新的應用機會。

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市場在很大程度上是首先看發展的脈絡,以及由此帶來的一種新興業態是不是可以形成。共用單車的出現,打的軟體一度的流行,移動支付的火爆都是鮮活的例子,甚至都可以說是技術帶來了場景的出現,進而形成規模,然後倒逼政策的改變或者監管的順應潮流,這就是科技發展帶來的一種改變,而之前我們基本是很難預測到這種情形的。但現在不一樣了,雙創的宣導和創業環境的不斷良性發展,都是對任何新興業態的一種激勵。因此,如果無人機物流真的可以帶來一種新興業態出現的話,那麼政策應該不會是直接的障礙。

巨頭們“卡位”的意圖更加明顯

之前,順豐試飛了自己的一家水陸兩栖的無人機。據悉,順豐試飛的這款大型無人機與此前的終端配送無人機有所不同,它主要運用於省內支線運輸。在目前的快遞流程中,這一段路程較多採用公路運輸的形式。一旦這種區域內的快遞物流可以使用無人機來運輸的話,那麼無疑在時間上會更加快捷,尤其是對於一些山區(路途不好的區域),更具有實用價值。而且,即使在一般的支線範圍內,這樣的運輸如果可以的話,那麼讓快遞物流的快速送達率會再上一個臺階,對一些鮮活物品更是一個好消息。

有專家表示,無人機在特殊區域和偏遠及不發達區域商品運送的安全性方面是很有保障的,比人工送件的安全性高很多,現在更需要關注的是飛機帶來的安全性。在一定區域內順豐或許也很可能獲得無人機運輸牌照,進而開始在一定區域內進行無人機的運輸。這一點在飛機本身的安全性方面能夠得到保障的話,未來還是非常可期的。

其實,除了順豐之外,我們看到還有其他的電商巨頭、物流企業也對無人機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和參與性。比如,早在2015年京東無人機項目就獲得正式立項,2016年5月,正式成立事業部,確立了無人機、無人車、無人倉三大板塊。2016年6月,京東在中國宿遷進行了初次無人機配送試運營。2017年2月21日,京東與陝西省政府關於構建聰慧物流體系簽署戰略協作協議,其中也包括無人機通航物流體系等方面的全面戰略協作。5月22日,京東集團與西安航太基地共同舉行了京東全球物流總部、無人系統產業中心和京東雲運營中心落戶西安航太基地的簽約典禮。2017年6月,京東在宿遷落成了無人機全國運營調度中心,並在西安、宿遷完成了無人機常態化配送運營。

此外,蘇寧也在這方面進行了自己的嘗試。蘇甯於2016年12月成立了S實驗室,專注於物流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 6月17日,蘇甯無人機成功完成了首次實景派送,並保證可以低空飛行作業。對於國外市場,我們知道亞馬遜一直在嘗試著無人機配送業務。亞馬遜在去年12月7日在美國正式展開無人機送貨首飛。在送快遞這件事上,亞馬遜一直偏向於用機器替代人,近幾年也一直在部署無人機送快遞的業務。不過推廣力度以及後續的能力現在尚不得知。

順豐在國內的力度卻表現的越來越迅速了。如今,順豐以及獲批在空域內進行業務運營飛行。該空域範圍覆蓋了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五個鄉鎮,成為目前國內唯一獲得正式審批且由企業、中央監管部門和地方政府共同推進的示範空域。順豐表示,本次推出多款機型,覆蓋不同的業務場景,最大有效載重5-25公斤,最大載重飛行距離15-100公里。無論是亞馬遜還是順豐,都在積極嘗試和佈局。據悉,目前,順豐在無人機領域獲得的專利已達151項。而亞馬遜最新曝光的專利消息指出,亞馬遜已經申請專利一個多級蜂巢式塔,可用來部署、接收和交付無人機。當然,一切都尚在路上,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無論是亞馬遜還是順豐,當然其他的競爭對手,在一定程度上或許要落後了一些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