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時候寫命題作文“長大了想做什麼?”馬雲說:我想做一個木匠

小時候寫命題作文“長大了想做什麼?”馬雲說:我想做一個木匠

秦玉龍/文

小時候, 我們都寫過這樣的命題作文:“我長大了想做什麼?”有同學寫道:“我長大了想做科學家!”有同學寫道:“我長大了想做醫生!”有同學寫道:“我長大了想當解放軍!”更多的同學則表示長大了“想做員警、想做歌唱家、音樂家、宇航員”的,

我也曾寫道:“長大了想做文學家!”

多年以後, 我的那些同學, 有的在鄉間繼續務農, 有的漂泊在城市鄉村之間, 依靠打工謀生。 有的做生意賺了一些錢, 卻依舊過著平凡的日子。 而我, 雖然有幸走上了舞文弄墨的道路, 然已年過半百, 卻沒有一部作品問世, 只是靠著在報紙、網路上發表一些“豆腐塊”混光陰。

馬雲說, 我當時寫的是想做木匠!理由是, 當時他家打傢俱, 請來了一個鄰村的木匠, 每天放學後, 他就回家蹲在他面前看木匠做活, 木匠師傅耳朵上夾著一支鉛筆, 動作瀟灑熟練, 墨斗描線, 刨花飛濺, 一根根奇形怪狀的木頭樁子, 神奇的變成了五斗櫥、桌子、凳子……突然之間, 他產生了長大想做木匠的念頭, 於是便寫在了作文裡。 結果, 老師帶著嘲諷的口吻, 將他的作文在全班朗讀了一遍, 同學們更是哄堂大笑。

回到家裡, 鄰居二蛋告訴馬雲爸, 你家馬雲說他長大了想當木匠, 他爸聞聽大怒, 一耳刮子扇過來:你虧先人哩, 咋不說你長大了想做要飯吃的?

當然, 此馬雲非彼馬雲, 這個馬雲不是那個享譽世界的大富豪馬雲, 而是西北小地方幾百個名叫馬雲的孩子中的一個。 他當然沒有實現自己兒時的宏願, 當上一個木匠, 而是初中畢業後便輟學去外面打工, 如今在平涼城裡經營一家燒烤店, 生意不好也不壞, 日子過得不酸也不甜。

其實, 無數的人小時候都寫過這樣的作文, 都表達過相同的宏願。 估計沒有孩子在面臨這個問題時會選擇:我長大了想做農民、工人、計程車司機、廚師、清潔工……不是說孩子看不起這些行當和職業, 而是他們做農民、工人、計程車司機、廚師、清潔工的父母, 不希望他們再步自己後塵, 將來能“有出息”、“幹大事”。 更為重要的是, 這符合父母“望子成龍”的殷切希望。 他們最難接受, 也最不願意承認的一個事實就是, 自己的孩子將來是一個極其平凡、極其普通的人!

記得兒子上高中時, 一次參加家長會, 老師當著所有家長的面, 批評某個學生考試成績太差。 家長會結束後, 那個學生的父親便在樓道裡對兒子拳打腳踢, 而且一邊打一邊罵, 認為兒子沒出息, 不爭氣, 讓自己很沒面子。 後來在大家的勸解下, 他總算收起了責打兒子的拳腳, 卻依舊憤憤不平:為啥我同事某某運氣咋那麼好, 自己事業幹得好, 孩子學習好, 而我事業幹得一塌糊塗, 孩子又是這個樣子, 活著真沒意思!

我當時就告訴這位父親,如果不出意外,我們的孩子終將和我們一樣平凡。道理很簡單,我們這一代人經過千辛萬苦,從農村來到了城市,找到了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卻並沒有實現父輩“光耀門楣”的夢想。同樣,我們的孩子既不是天才,也不是神童,更不具備一飛沖天的潛質和實力,即便將來上了大學,去了大城市,找到一份理想的好工作,日子能比我們過得好一點,他還是一個平凡的人。馬雲的成功,對他的父母以及年少時的老師親朋來說,絕對屬於意外。奧運冠軍的成功,對他的父母以及年少時的老師親朋來說,也是意外。中國有13億人,不可能人人都成為精英,人人都成為冠軍,七十二行,行行都需要人去做。

是啊,承認自己平凡,就必須承認兒女終將平凡。儘管,身為父母,我們仍然懷抱期望和希冀,立志要讓自己的孩子出類拔萃。即便勒緊褲腰帶,也要讓孩子接受最優質的教育,上最好的幼稚園,上最好的小學,上做好的初中,上最好的高中,上最好的大學。還要全面發展,寒暑假上各種特長班、培訓班。直到後來慢慢發現,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勞,孩子並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與眾不同,天賦異稟。

一個人平凡,那是當然。一個人不平凡,那是偶然。所有人的日子都平凡,才是必然。有教育學家認為,當家長意識到自己的孩子不是天才,是一件十分幸運的事情。這不僅能夠讓父母正確認識孩子,接受孩子,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與自己和解,與孩子和解,也能讓孩子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知。當父母和孩子都放下了包袱和壓力,輕鬆愉快面對學習時,說不定會達到意料之外的效果——平凡中做一個不平凡的人!

作者簡介:

我當時就告訴這位父親,如果不出意外,我們的孩子終將和我們一樣平凡。道理很簡單,我們這一代人經過千辛萬苦,從農村來到了城市,找到了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卻並沒有實現父輩“光耀門楣”的夢想。同樣,我們的孩子既不是天才,也不是神童,更不具備一飛沖天的潛質和實力,即便將來上了大學,去了大城市,找到一份理想的好工作,日子能比我們過得好一點,他還是一個平凡的人。馬雲的成功,對他的父母以及年少時的老師親朋來說,絕對屬於意外。奧運冠軍的成功,對他的父母以及年少時的老師親朋來說,也是意外。中國有13億人,不可能人人都成為精英,人人都成為冠軍,七十二行,行行都需要人去做。

是啊,承認自己平凡,就必須承認兒女終將平凡。儘管,身為父母,我們仍然懷抱期望和希冀,立志要讓自己的孩子出類拔萃。即便勒緊褲腰帶,也要讓孩子接受最優質的教育,上最好的幼稚園,上最好的小學,上做好的初中,上最好的高中,上最好的大學。還要全面發展,寒暑假上各種特長班、培訓班。直到後來慢慢發現,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勞,孩子並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與眾不同,天賦異稟。

一個人平凡,那是當然。一個人不平凡,那是偶然。所有人的日子都平凡,才是必然。有教育學家認為,當家長意識到自己的孩子不是天才,是一件十分幸運的事情。這不僅能夠讓父母正確認識孩子,接受孩子,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與自己和解,與孩子和解,也能讓孩子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知。當父母和孩子都放下了包袱和壓力,輕鬆愉快面對學習時,說不定會達到意料之外的效果——平凡中做一個不平凡的人!

作者簡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