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新圩“黨建+互聯網”開啟基層治理“雲”紀元

原標題:“群眾跑腿”變“資訊跑路” “酒香巷深”變“網通天下” 新圩“黨建+互聯網”開啟基層治理“雲”紀元

中國吉安網訊方寸之間, 已是大不同。 3月17日, 青原區新圩鎮璋塘村村民袁愛萍通過手機上的“互聯網+基層服務”APP軟體, 預約辦理一胎生育證, 不到5分鐘, 她的申請就被發送至鎮計生等部門, 只待視窗人員審核通過, 袁愛萍就將按預約時間前往辦理生育證。

“有了預約, 我們工作也好安排, 村民再也不會跑空。 ”年年負責辦證的視窗人員陶桂花感覺最大的變化是, 外地的村民也可以通過手機APP預約回鄉辦事, 實現了服務群眾“三個零”的目標———零距離、零時空、零拒絕,

真正實現了由“群眾跑腿”到“資訊跑路”的轉變。

在全民“觸網”的大環境下, 如何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新圩鎮以服務群眾為宗旨, 以“黨建+”為引領, 致力打造“互聯網為民服務”特色小鎮, 開啟了互聯網線上線下為民服務的新時代, 開闢了互聯網治理基層的新路徑, 獲得了幹部群眾的頻頻點贊。

按照“鎮機關———鎮辦單位———村、組幹部———全體黨員———全體群眾”的順序, 該鎮通過召開村(居)黨員幹部會議, 充分發揮村(居)黨支部核心引領作用, 逐級推廣安裝APP軟體, 按下全民觸網“第一鍵”。 同時, 針對多數基層幹部群眾面對數位化時代視野不寬、創新創業辦法不多的現狀, 還聘請互聯網專家舉辦了為期5天的電子商務培訓班,

把網路技能培訓搬到了群眾家門口。

該鎮還制訂了嚴格的考核機制, 量化指標重考核, 真實記錄幹部作風軌跡“第一單”:對群眾手機安裝軟體的數量、民事預約、民事代辦、視窗辦理情況等方面進行指標量化, 以百分制計算作為掛片班子成員、駐村幹部和各村年底考核的主要依據, 鎮黨委隨時通過後臺調閱工作落實情況, 幹部服務態度、工作作風、辦結效率、群眾意見等工作服務軌跡在網路上一目了然。

在做好政務服務的同時, 新圩還非常重視互聯網產業的吸引入駐, 投資60多萬元打造了600平方米的“互聯網產業運營中心”, 通過免租金和以獎代補的形式, 成功引進贛知味老兵廚房、農村E郵和清心邦企業集團等6家微店企業和網店入駐,

主打“微經濟”和“粉絲經濟”, 結束過去農產品“酒香巷深”的歷史, 借力互聯網“網通天下”。

記者手記:

在“互聯網+”思維下, 新圩鎮政務服務平臺不是簡單把政府服務流程從線下搬到線上, 換湯不換藥, 而是一套真正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和服務體系。

該鎮以互聯網為支撐, 在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過程中有效結合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 大膽借助互聯網、大資料等現代化資訊技術手段, 打造“雲、網、端”一體化資料服務平臺, 以前瞻性的規劃、高配置的設施、智慧型的系統, 融合推進民事代辦、電商產業發展、農村基層治理等工作, 積極拓寬政務和服務功能, 涵蓋生產生活、查詢諮詢、農村電商等多元服務,

在全區率先打造“黨建+互聯網為民服務”特色小鎮, 探索出一條可借鑒、可推廣的新路子。

平臺的搭建, 人才的引進, 企業的入駐, 讓新圩鎮伸開雙手擁抱“互聯網新經濟”。 只有學會走好網路群眾路線, 才能架好網上連心橋、彙聚網上正能量。 新圩鎮的這個做法, 是時代要求, 也是群眾願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