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展望新格局,看光伏人如何笑對風雲變幻

為期2天的2017德國萊茵TÜV“質勝中國”光伏盛典於3月14日落下帷幕, 近20場主旨演講讓200多位來自國家機構以及知名企業高層意猶未盡, 更讓錯過此次峰會的人士抱憾不已。 為了讓嘉賓的真知灼見和最佳經驗能夠讓更多光伏夥伴受益, TÜV萊茵特別推出“質勝中國 |質者見質”系列, 陸續將各位質者的乾貨整理發佈, 期待與大家持續探討。

圓桌討論:光伏電站發展新格局——

現狀以及未來的展望

演講者:

石定寰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

韓慶浩

中民新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董曙光

協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陳傑

騰輝光伏技術有限公司

黃敏

江蘇固德威電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陸川

浙江正泰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

主持人:

鄒馳騁

鄒馳騁:

今天,嘉賓雲集在“質勝中國”峰會的現場,我們這一場圓桌討論的議題是光伏電站發展新格局、現狀以及未來的展望。過去的2016年我們中國電站建了很多,我想請石老師能不能對中國2016年的光伏產業談談一些感觸?

石定寰:

六大創新突破推動中國光伏進一步

走上了我們能源革命的主戰場

在去年我國光伏電站幾個大的突出的發展:

一個是去年在我們前年發展的基礎上從數量上、裝機容量上面又有很大的發展;

第二,在我們整個裝機結構裡面也發生很大變化,前一些年一直是以集中的大型的光伏電站為主體,但是去年我們分散式系統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視,分散式系統也在逐漸地佔據了整個新裝機容量的重要部分;

第三點是科技創新。我們去年無論是在整個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都出現了很多新的創新的成果,無論是在前端的矽材料,還是在電池,或是在元件、原材料上面都有很多重大突破;

第四點在應用端,創新也在引起巨大的變化,我們光伏從過去簡單僅僅和屋頂結合做分散式系統,進一步和水面、農業、扶貧,還有交通系統電動車系統等等,和很多越來越多的應用領域結合。

再有一個突破是我們整個國家光伏產業的市場,一方面是針對了我們國內的市場,同時我們在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尤其是中國一帶一路的戰略,為我們光伏業進一步進入國際市場開闢很好的空間。

另外還有一個變化是金融,我們正在擺脫完全用補貼來促進我們發展的傳統的方式,而更多的是依靠我們自主創新,依靠我們的成本價格不斷的降低提高我們的競爭力,取得和傳統能源更強的競爭力。

“鄒馳騁:

中民新能的韓總可謂是我們電力行業的老兵,而且我們都知道中民新能在光伏電站佈局投資領域做的非常快,站到今天的時間點上,我想請韓總談一下您所感受到巨大的挑戰是什麼?

”韓慶浩:

光伏+新技術/金融/扶貧,賦予光伏新活力。

但是也需要為光伏短期寒冬做好準備

光伏行業我覺得一直都面臨巨大的挑戰,我們必須時刻有創新精神來應對這些挑戰。例如,我們在做380兆瓦的同時,我們當時也是採用了創新的模式,我們叫光伏+,+什麼呢?剛剛也講了,主要是首先+的是創新,我們用各種新技術把它集合進去。所以我們不但做光伏電站,而且是把一些好的技術集成成系統,剛剛講系統效率集成到最大,最後的發電量是遠遠超過了我們當時的科研。

第二個我們+金融,因為我們光伏還涉及到了整個產業鏈裡面怎麼融資等等,我們引入了保險,引入了租賃等等一些新的金融模式,因為中民投本來是金融集團,我們還有一些融資租賃的公司,解決融資的問題。

另外我們+扶貧,我們的扶貧完全是造血式的扶貧,不但是簡單建農村的房屋,而且我們再把金融成立擔保公司帶進去,比如說380兆瓦帶了很大一片土地,我們用這個土地種草,養羊,形成造血式的扶貧模式。

不過面臨的4大挑戰還是非常嚴峻:限電、電價、補貼和融資。今年估計又會迎來對行業比較大的衝擊,整個需求會不足,因為我們也都知道,去年34GW很多的指標沒有發下來,還欠補,今年可能整個市場的疲軟也是一個挑戰,所以說可能今年也得準備過冬。

“鄒馳騁:

接下來我想請問董總,剛剛任職協鑫集成的總裁,我想請董總談一下在新的位置上有什麼樣的戰略規劃,大家聽董總分享。

”董曙光:

品質和同質化是光伏產品製造業面臨的兩大痛點。協鑫立志於堅持品質、創新、智慧化製造

我對光伏行業的理解是具有能源屬性的傳統製造業,這是對今天我們所處的行業在這個階段所做的一個判斷,這裡面有兩個關健詞,一個是能源屬性,另外一個是傳統的製造業,這是光伏製造業的特點。在質勝論壇上,很多專家和業內人士反復強調兩點,第一個問題是品質,我在這邊強烈的呼籲品質,這是影響我們這個行業發展、必須要引起我們全行業特別要重視的一個問題;第二個我認為同質化比較嚴重,我認為這兩個風險和痛點是整個行業現在面臨的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同質化的產品意味著什麼?實際上是我們行業從業者,行業領導人比較相對同質化的思維,導致了今天行業的這麼一個結果。

最近一段時間跟我的同事探討,協鑫集成未來的競爭策略是什麼?無非是8個字“品質成本精益求精”。最近談到很多關於全產業鏈品質的概念,包括從設計到全供應鏈管理的全產品品質實現,如何精益求精地把品質做好?協鑫集成4月份開始專門有一個以品質為核心理念的非常大的精益生產活動,集成的理想就是要把品質做成品牌的核心競爭內涵。

第二點,我們談到了一定要走創新的路子,我們不想深陷更沒有興趣在同質化的泥沼裡競爭,不想單純依靠價格作為主要的競爭策略,我們一定會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品質創新的路子,我們希望這在個平臺上面吸引更多的人才,為太陽能事業、為人類的藍天綠水做出更好的貢獻。

第三點,光伏行業仍然是傳統的製造業,相對電子、機械等比較領先的製造業講,光伏行業總的來講還比較落後,和先進的製造業相比還有差距。我們的另外一個競爭策略,尤其是對晶矽光伏產業,我們希望打造適合晶矽產品的製造解決方案,適合光伏行業的製造模式,是基於智慧化、資訊化技術上更高等級的自動化,是代表整個製造業先進水準的 甚至是對大製造業有貢獻的行業。

騰輝最早是元件製造,也是行業裡面比較早既製造元件同時又在做電站投資和建設的企業,目前陳總負責整個企業發展的戰略規劃,騰輝在電站投資這個領域裡面是不是有創新的模式跟大家分享?

”陳傑:

智慧光伏+科技農業,榮膺中國三農十大創新榜樣大獎

中國光伏行業存在資源和市場錯位的結構矛盾,西部資源遼闊,但電力消納有問題,遠距離輸送成本高,東部土地資源稀缺,國土資源部對土地有很多限制,騰輝作為早期進入電站領域的企業,我們面臨這種兩難,東部找不到地,西部限電,如何在東部建光伏電站,尤其是農業光伏電站,我們不得不思考這個問題,經過我們反復探索和實踐,我們終於創新發明了“智慧光伏+科技農業”實現了光伏嫁接大農業同步發展,這項創新榮獲了34項國內,國外專利,這裡我分享一下我們的這項創新成果:

“智慧光伏+科技農業”突破了傳統的農光互補只能種植一些喜陰的植物和養殖業,實現了光伏下麵水稻、小麥等糧食農作物的大面積耕種,而且是全程機械化,創立了光伏和農業深度融合的新業態,真正實現了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同時讓同一片土地釋放了發電收入,農業收入國家稅收多重立體收益。

另外通過搭建大資料雲中心監控系統,自動檢測土壤環境溫度和肥力,利用安裝在支架上的裝置自動進行灌溉澆水、施肥,實現了智慧農業,經過農科院的驗收,我們在光伏下種植的水稻畝產692公斤,還略超過了周圍大面積的畝產量,同時由於安裝太陽能殺蟲燈,除四害等裝置,使用的肥料比普通農業少,效果非常好。

我們在西部青海利用光伏大棚種植牧草,發展畜牧業,用保溫板做成羊圈,再放置一些太陽能取暖器讓羊過冬,受到當地牧民的歡迎。

我們給這個項目起了名字叫“萬能光伏”,希望是這種模式下面能夠種千萬種農作物,去年10月中國農業經濟學會組織了農業、科技、國土等17個部門的專家對這個專案展開專題論證會,評價是提高了土地綜合利用率,實現了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創立收益型立體疊加的扶貧模式,是一條多方共贏,利國利民的好路子。

另外,在積極回應國務院扶貧辦提出的“產業組團,包縣扶貧”政策號召下,我們以村為單位,創新一款精准扶貧的專案“光伏扶貧農場”,就是一個村建一個0.4兆瓦的小型電站,每年可以有30萬的發電收入,另外我們成立了光伏農業研究院,對光伏板下面的土地統一耕種,並吸收有勞動力的農民進入合辦的村級農業合作社,讓他們變成產業工人,這種模式增強了貧困戶的自我造血功能,為貧困地區的村民提供穩穩的20年發電收入+農業收入+就業的收益,幫助他們永久脫貧,騰暉的創新模式得到了國家扶貧辦公室的認可,被作為“收益型”精准扶貧的模式,在全國12.8萬個貧困村推廣和複製。

我們知道固德威的黃總在做光伏也好、做新能源也好,一直帶著特別的情節和情懷,有請他來分享一下最近公司的進展。

”黃敏:

光伏+儲能,能源互聯網已有實踐案例

我們實際上在四年半前開始做光伏逆變器的時候,覺得未來的光伏朝著光伏+儲能的方向走,那個時候開始投入進行研發,做雙向儲能的光伏逆變器,我想分享一下我們現在在做的一個事情,我們在澳大利亞有一個公司叫瑞德貝克(音),公司在去年9月份獲得了澳大利亞最大一家電力公司的投資,現在有一個團隊大概有50多個來自各國的研發人員軟體工程師,他們在做軟體平臺的架構,把光伏儲能物聯網、互聯網結合起來,現在他們已經做到ROT融合進來,把家裡的家用電器洗衣機冰箱彩電,空調,包括現在的電動汽車的充電樁和電動汽車連進來,進行需求側的管理,下一步他們要做什麼呢?區塊鏈的互聯網金融技術實現交易,因為澳大利亞最大的電力公司打算今年在他們選定的區域內做一萬戶家庭的試點推廣,前期可能是一個樣板式的推行也是一個測試,慢慢推廣起來。從與電網公司高層交流得知他們很清楚,認為這是能源變革,自己本身是傳統的電力公司,所以他們要先來把這個技術推廣起來,也是自我的一個革命。這是現在在澳大利亞我們現在在做的事情,那我想在歐洲在很多國家,例如在德國,已經在推行,也在往前行了,那我相信在我們中國也慢慢會按照這個模式發展,當然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作為我們固德威逆變器公司講,我們其實也是定位自己,不能滿足只做一個設備的供應商,我們希望在這樣人員大變革的時代背景下,在技術解決方案上面為客戶提供價值,所以我們說我們應該是一個系統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正泰是浙商優秀的代表,而且正泰新能源很早從事光伏元件製造逐步跨步到光伏電站投資領域,我給陸總的問題比較棘手,今天談了很多關於品質的主題,跟品質對應的我們還有成本的壓力,正泰如何應對成本與品質之間的關係?

”陸川:

定位于智慧能源提供商

我們整個集團目前的規劃,一個是在光伏方面繼續做大量的研發,同時我們更關注在電氣方面怎麼配合各種可再生能源優化電氣設備,使得光伏電站性價比變的更高,這個是在成本和品質方面的一個平衡。同時,我們對工程施工品質的農民工的培訓和管理抓的非常嚴格,這對我們的整個電站的價值影響非常大。目前正泰在品質把控方面大家評價還是不錯,我們主要是針對幾個被忽視的環節,大家只是關注產品品質,沒有關注真正施工過程當中的施工品質,因為給我們做施工的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的,我們用更接地氣方法讓他們接受,我們有很多的操作手冊和錄視頻給他們做培訓提升電站的品質,從這幾個方面平衡我的品質和成本。

關於未來,我們的目標是想變成智慧能源的提供商,去年我們做了12000套居民屋頂分散式項目,是因為我們看好光伏這個市場,同時,我們這麼做是為了佈局電源點,為我們集團目前在佈局的儲能材料、充電樁等業務做好鋪墊,將來將這些產品和方案導入到光伏上來。關於未來,我們的目標是想變成智慧能源的提供商。今後也肯定是要進入售電業務,用電源分散式屋頂的企業,自發的電最多用25%,還有75%的電是國網買的。將來一旦切換到增量電就會投變壓器等等,這都是我們集團內的產品,所以我做這個事情非常有優勢,今天佈局所有的工作,包括做的互聯網+模式的,老百姓可以用手機看發電量等等,這些工作都是為了給老百姓企業提供優質服務的保障,所以我們未來的方向是要變成智慧能源的供應商。

今天,嘉賓雲集在“質勝中國”峰會的現場,我們這一場圓桌討論的議題是光伏電站發展新格局、現狀以及未來的展望。過去的2016年我們中國電站建了很多,我想請石老師能不能對中國2016年的光伏產業談談一些感觸?

石定寰:

六大創新突破推動中國光伏進一步

走上了我們能源革命的主戰場

在去年我國光伏電站幾個大的突出的發展:

一個是去年在我們前年發展的基礎上從數量上、裝機容量上面又有很大的發展;

第二,在我們整個裝機結構裡面也發生很大變化,前一些年一直是以集中的大型的光伏電站為主體,但是去年我們分散式系統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視,分散式系統也在逐漸地佔據了整個新裝機容量的重要部分;

第三點是科技創新。我們去年無論是在整個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都出現了很多新的創新的成果,無論是在前端的矽材料,還是在電池,或是在元件、原材料上面都有很多重大突破;

第四點在應用端,創新也在引起巨大的變化,我們光伏從過去簡單僅僅和屋頂結合做分散式系統,進一步和水面、農業、扶貧,還有交通系統電動車系統等等,和很多越來越多的應用領域結合。

再有一個突破是我們整個國家光伏產業的市場,一方面是針對了我們國內的市場,同時我們在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尤其是中國一帶一路的戰略,為我們光伏業進一步進入國際市場開闢很好的空間。

另外還有一個變化是金融,我們正在擺脫完全用補貼來促進我們發展的傳統的方式,而更多的是依靠我們自主創新,依靠我們的成本價格不斷的降低提高我們的競爭力,取得和傳統能源更強的競爭力。

“鄒馳騁:

中民新能的韓總可謂是我們電力行業的老兵,而且我們都知道中民新能在光伏電站佈局投資領域做的非常快,站到今天的時間點上,我想請韓總談一下您所感受到巨大的挑戰是什麼?

”韓慶浩:

光伏+新技術/金融/扶貧,賦予光伏新活力。

但是也需要為光伏短期寒冬做好準備

光伏行業我覺得一直都面臨巨大的挑戰,我們必須時刻有創新精神來應對這些挑戰。例如,我們在做380兆瓦的同時,我們當時也是採用了創新的模式,我們叫光伏+,+什麼呢?剛剛也講了,主要是首先+的是創新,我們用各種新技術把它集合進去。所以我們不但做光伏電站,而且是把一些好的技術集成成系統,剛剛講系統效率集成到最大,最後的發電量是遠遠超過了我們當時的科研。

第二個我們+金融,因為我們光伏還涉及到了整個產業鏈裡面怎麼融資等等,我們引入了保險,引入了租賃等等一些新的金融模式,因為中民投本來是金融集團,我們還有一些融資租賃的公司,解決融資的問題。

另外我們+扶貧,我們的扶貧完全是造血式的扶貧,不但是簡單建農村的房屋,而且我們再把金融成立擔保公司帶進去,比如說380兆瓦帶了很大一片土地,我們用這個土地種草,養羊,形成造血式的扶貧模式。

不過面臨的4大挑戰還是非常嚴峻:限電、電價、補貼和融資。今年估計又會迎來對行業比較大的衝擊,整個需求會不足,因為我們也都知道,去年34GW很多的指標沒有發下來,還欠補,今年可能整個市場的疲軟也是一個挑戰,所以說可能今年也得準備過冬。

“鄒馳騁:

接下來我想請問董總,剛剛任職協鑫集成的總裁,我想請董總談一下在新的位置上有什麼樣的戰略規劃,大家聽董總分享。

”董曙光:

品質和同質化是光伏產品製造業面臨的兩大痛點。協鑫立志於堅持品質、創新、智慧化製造

我對光伏行業的理解是具有能源屬性的傳統製造業,這是對今天我們所處的行業在這個階段所做的一個判斷,這裡面有兩個關健詞,一個是能源屬性,另外一個是傳統的製造業,這是光伏製造業的特點。在質勝論壇上,很多專家和業內人士反復強調兩點,第一個問題是品質,我在這邊強烈的呼籲品質,這是影響我們這個行業發展、必須要引起我們全行業特別要重視的一個問題;第二個我認為同質化比較嚴重,我認為這兩個風險和痛點是整個行業現在面臨的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同質化的產品意味著什麼?實際上是我們行業從業者,行業領導人比較相對同質化的思維,導致了今天行業的這麼一個結果。

最近一段時間跟我的同事探討,協鑫集成未來的競爭策略是什麼?無非是8個字“品質成本精益求精”。最近談到很多關於全產業鏈品質的概念,包括從設計到全供應鏈管理的全產品品質實現,如何精益求精地把品質做好?協鑫集成4月份開始專門有一個以品質為核心理念的非常大的精益生產活動,集成的理想就是要把品質做成品牌的核心競爭內涵。

第二點,我們談到了一定要走創新的路子,我們不想深陷更沒有興趣在同質化的泥沼裡競爭,不想單純依靠價格作為主要的競爭策略,我們一定會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品質創新的路子,我們希望這在個平臺上面吸引更多的人才,為太陽能事業、為人類的藍天綠水做出更好的貢獻。

第三點,光伏行業仍然是傳統的製造業,相對電子、機械等比較領先的製造業講,光伏行業總的來講還比較落後,和先進的製造業相比還有差距。我們的另外一個競爭策略,尤其是對晶矽光伏產業,我們希望打造適合晶矽產品的製造解決方案,適合光伏行業的製造模式,是基於智慧化、資訊化技術上更高等級的自動化,是代表整個製造業先進水準的 甚至是對大製造業有貢獻的行業。

騰輝最早是元件製造,也是行業裡面比較早既製造元件同時又在做電站投資和建設的企業,目前陳總負責整個企業發展的戰略規劃,騰輝在電站投資這個領域裡面是不是有創新的模式跟大家分享?

”陳傑:

智慧光伏+科技農業,榮膺中國三農十大創新榜樣大獎

中國光伏行業存在資源和市場錯位的結構矛盾,西部資源遼闊,但電力消納有問題,遠距離輸送成本高,東部土地資源稀缺,國土資源部對土地有很多限制,騰輝作為早期進入電站領域的企業,我們面臨這種兩難,東部找不到地,西部限電,如何在東部建光伏電站,尤其是農業光伏電站,我們不得不思考這個問題,經過我們反復探索和實踐,我們終於創新發明了“智慧光伏+科技農業”實現了光伏嫁接大農業同步發展,這項創新榮獲了34項國內,國外專利,這裡我分享一下我們的這項創新成果:

“智慧光伏+科技農業”突破了傳統的農光互補只能種植一些喜陰的植物和養殖業,實現了光伏下麵水稻、小麥等糧食農作物的大面積耕種,而且是全程機械化,創立了光伏和農業深度融合的新業態,真正實現了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同時讓同一片土地釋放了發電收入,農業收入國家稅收多重立體收益。

另外通過搭建大資料雲中心監控系統,自動檢測土壤環境溫度和肥力,利用安裝在支架上的裝置自動進行灌溉澆水、施肥,實現了智慧農業,經過農科院的驗收,我們在光伏下種植的水稻畝產692公斤,還略超過了周圍大面積的畝產量,同時由於安裝太陽能殺蟲燈,除四害等裝置,使用的肥料比普通農業少,效果非常好。

我們在西部青海利用光伏大棚種植牧草,發展畜牧業,用保溫板做成羊圈,再放置一些太陽能取暖器讓羊過冬,受到當地牧民的歡迎。

我們給這個項目起了名字叫“萬能光伏”,希望是這種模式下面能夠種千萬種農作物,去年10月中國農業經濟學會組織了農業、科技、國土等17個部門的專家對這個專案展開專題論證會,評價是提高了土地綜合利用率,實現了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創立收益型立體疊加的扶貧模式,是一條多方共贏,利國利民的好路子。

另外,在積極回應國務院扶貧辦提出的“產業組團,包縣扶貧”政策號召下,我們以村為單位,創新一款精准扶貧的專案“光伏扶貧農場”,就是一個村建一個0.4兆瓦的小型電站,每年可以有30萬的發電收入,另外我們成立了光伏農業研究院,對光伏板下面的土地統一耕種,並吸收有勞動力的農民進入合辦的村級農業合作社,讓他們變成產業工人,這種模式增強了貧困戶的自我造血功能,為貧困地區的村民提供穩穩的20年發電收入+農業收入+就業的收益,幫助他們永久脫貧,騰暉的創新模式得到了國家扶貧辦公室的認可,被作為“收益型”精准扶貧的模式,在全國12.8萬個貧困村推廣和複製。

我們知道固德威的黃總在做光伏也好、做新能源也好,一直帶著特別的情節和情懷,有請他來分享一下最近公司的進展。

”黃敏:

光伏+儲能,能源互聯網已有實踐案例

我們實際上在四年半前開始做光伏逆變器的時候,覺得未來的光伏朝著光伏+儲能的方向走,那個時候開始投入進行研發,做雙向儲能的光伏逆變器,我想分享一下我們現在在做的一個事情,我們在澳大利亞有一個公司叫瑞德貝克(音),公司在去年9月份獲得了澳大利亞最大一家電力公司的投資,現在有一個團隊大概有50多個來自各國的研發人員軟體工程師,他們在做軟體平臺的架構,把光伏儲能物聯網、互聯網結合起來,現在他們已經做到ROT融合進來,把家裡的家用電器洗衣機冰箱彩電,空調,包括現在的電動汽車的充電樁和電動汽車連進來,進行需求側的管理,下一步他們要做什麼呢?區塊鏈的互聯網金融技術實現交易,因為澳大利亞最大的電力公司打算今年在他們選定的區域內做一萬戶家庭的試點推廣,前期可能是一個樣板式的推行也是一個測試,慢慢推廣起來。從與電網公司高層交流得知他們很清楚,認為這是能源變革,自己本身是傳統的電力公司,所以他們要先來把這個技術推廣起來,也是自我的一個革命。這是現在在澳大利亞我們現在在做的事情,那我想在歐洲在很多國家,例如在德國,已經在推行,也在往前行了,那我相信在我們中國也慢慢會按照這個模式發展,當然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作為我們固德威逆變器公司講,我們其實也是定位自己,不能滿足只做一個設備的供應商,我們希望在這樣人員大變革的時代背景下,在技術解決方案上面為客戶提供價值,所以我們說我們應該是一個系統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正泰是浙商優秀的代表,而且正泰新能源很早從事光伏元件製造逐步跨步到光伏電站投資領域,我給陸總的問題比較棘手,今天談了很多關於品質的主題,跟品質對應的我們還有成本的壓力,正泰如何應對成本與品質之間的關係?

”陸川:

定位于智慧能源提供商

我們整個集團目前的規劃,一個是在光伏方面繼續做大量的研發,同時我們更關注在電氣方面怎麼配合各種可再生能源優化電氣設備,使得光伏電站性價比變的更高,這個是在成本和品質方面的一個平衡。同時,我們對工程施工品質的農民工的培訓和管理抓的非常嚴格,這對我們的整個電站的價值影響非常大。目前正泰在品質把控方面大家評價還是不錯,我們主要是針對幾個被忽視的環節,大家只是關注產品品質,沒有關注真正施工過程當中的施工品質,因為給我們做施工的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的,我們用更接地氣方法讓他們接受,我們有很多的操作手冊和錄視頻給他們做培訓提升電站的品質,從這幾個方面平衡我的品質和成本。

關於未來,我們的目標是想變成智慧能源的提供商,去年我們做了12000套居民屋頂分散式項目,是因為我們看好光伏這個市場,同時,我們這麼做是為了佈局電源點,為我們集團目前在佈局的儲能材料、充電樁等業務做好鋪墊,將來將這些產品和方案導入到光伏上來。關於未來,我們的目標是想變成智慧能源的提供商。今後也肯定是要進入售電業務,用電源分散式屋頂的企業,自發的電最多用25%,還有75%的電是國網買的。將來一旦切換到增量電就會投變壓器等等,這都是我們集團內的產品,所以我做這個事情非常有優勢,今天佈局所有的工作,包括做的互聯網+模式的,老百姓可以用手機看發電量等等,這些工作都是為了給老百姓企業提供優質服務的保障,所以我們未來的方向是要變成智慧能源的供應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