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行進中國 精彩故事”之雄安新區—“北方服裝之城”容城

“行進中國 精彩故事”第二屆全國廣播媒體走進美麗河北大型採訪活動17日在河北省雄安新區採訪, 雄安新區規劃範圍涉及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3縣及周邊部分區域, 其中容城縣位於河北省中部, 是北京、天津、石家莊三角腹地。 那麼, 容城縣有哪些特色產業、特色農產品、文化風物, 記者今天來為大家盤點一下:

容城縣服裝加工業發達, 服裝產業是容城的特色支柱產業, 容城縣900多家服裝企業, 從業人員7萬多人, 使其成為聞名全國的“北方服裝之鄉”, 與浙江義烏、諸暨並稱全國三大襯衫基地, 素有“南石獅、北容城”之譽。

1999年、2000年連續被中國服裝協會評為“中國服裝名城”。 2006年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和中國服裝協會評定為“中國男裝名城”。

容城的服裝產業開始於1979年, 當時容城縣大河村村民創辦了第一家集體服裝廠, 由此揭開了容城服裝產業發展的序幕。 從小規模低端製造和貼牌代加工, 到創立自主品牌, 再到新三板掛牌, 每一步都印證著容城經濟的發展。 2016年, 容城服裝產業完成產值256億元, 產品遠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

容城縣多數服裝企業都有意向智慧化生產和個性化定制轉型升級, 但因投資大、成本高, 一些企業缺乏足夠的資金。 為解決這一難題, 容城縣政府與深圳市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合作, 雙方共同組建由政府引導資金參與的私募股權基金,

推動當地服裝企業進行股權改革和上市。

“草廬半隱處,伊人采竹歸”——容城特產綠蘆筍

容城縣位於我國冀中平原中部, 京、津、保三角地帶, 地勢平坦, 土壤肥沃, 河渠縱橫。 光照充足, 四季分明。

容城綠蘆筍, 系產于河北省容城縣的綠蘆筍。 該縣是中國第三、河北第一的綠蘆筍種植基地。 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成就了容城綠蘆筍"筍體完整, 通體順直, 色澤全綠, 質地細軟, 口感綿脆, 風味清香"的特點。

在鮮筍上市的季節, 綠蘆筍作為飯桌上的營養時鮮小菜, 質地脆嫩、清香, 可做湯, 亦可炒、煮、燉、炸或涼拌。

2003年容城縣蘆筍在廊坊10.18農展會上被評為"河北省名優農產品", 2004年容城縣又被河北省農業廳命名為"河北蘆筍之鄉",

被確定為河北省十五個蔬菜大縣之一, 容城縣綠蘆筍則是優良的綠色健康蔬菜和出口創匯商品。

容城三賢

容城境內有“磁山文化遺址”、“宋八王衣冠塚”、“楊六郎晾馬台”、“明月禪寺”等名勝古跡。 元初著名學者劉因、明朝名臣楊繼盛、清初大儒孫奇逢被譽為容城“三賢”。 同時也是狼牙山五壯士中胡德林、胡福才的故鄉。

保定容城人劉因, 是“容城三賢”之一的元朝理學家, 是元朝前期的重要作家, 又是一位著名的儒者。 因出生時其父夢見白馬載小兒奔家而來, 故取名夢驥, 後改名劉因。

劉因自小聰明過人, 3歲識字, 6歲即可寫詩, 12歲文章已顯出超拔之勢, 十分顯目。 由於劉因淵博的學識, 曾被元朝皇帝下召入朝為官, 但是時間不長因為繼母重病所以辭官歸鄉,

此後一直過著清貧的生活。 元世祖欽佩他的骨氣, 稱他為“不召之臣”。

劉因還是一個身體力行的教育家, 除了在家鄉設立私塾, 還曾在三台(如今安新縣三台)設立學堂。 劉因一生著作無數, 留下詩歌800餘首, 詩名聲冠元初詩壇。

匡國之臣楊繼盛

楊繼盛, 出生在保定容城縣一個世代耕讀的家庭, 家境貧寒, 自幼好學。 明朝嘉靖年間, 楊繼盛考取進士, 入朝為官。 他拿出自己的俸祿, 修建了超然書院, 又將自己剩餘的俸祿, 變賣妻子所有的首飾, 按照貧富情況資助學生的學費以及家中婚喪嫁娶的大事。 他和妻子則一直過著清貧的生活, 他的學生中, 有50人考取了功名。

明嘉靖年間, 楊繼盛因為上書罷免奸臣嚴嵩,

遭到迫害, 最終死在刀下, 他的妻子也隨她而去。

直到楊繼盛被害12年後, 隆慶皇帝才為他平冤昭雪。 楊繼盛剛正不阿、耿直廉明的美名則之一流傳至今。

清初大儒孫奇逢

孫奇逢, 出生在保定容城縣, 將儒家文化發展到了明清的最高度。 有“北方孔子”之稱。

他曾經率領鄉親英勇抵抗清兵, 但明朝大勢已去, 他不得已隱居山林, 教授族內青年讀書。 明清兩代統治者, 曾經先後11次徵召孫奇逢出仕做官, 都遭到的拒絕, 被後人美譽為“征君”。

孫奇逢作為思想家、教育家, 著有諸多作品, 書中涉及生活中為人處事、待人接物等方方面面, 不做高遠之論, 切合身心實際, 因此得到社會上有識之士的重視, 流傳很廣。

孫奇逢紀念館位於河北省容城縣容城鎮北城村。 占地6畝,院內塑有孫奇逢晚年手捧書卷講學石像,像後為該館主體建築“孝友堂”。堂內正中懸掛有孫奇逢畫像,畫像兩側對稱掛有18塊展板,詳述了孫奇逢孝親、講學、著書的人生軌跡和學術思想。

四川台記者 王映 報導

占地6畝,院內塑有孫奇逢晚年手捧書卷講學石像,像後為該館主體建築“孝友堂”。堂內正中懸掛有孫奇逢畫像,畫像兩側對稱掛有18塊展板,詳述了孫奇逢孝親、講學、著書的人生軌跡和學術思想。

四川台記者 王映 報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