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恒認為3D列印的夢想即將照進現實

隨著鐳射3D列印技術不斷發展, 其列印過程中熱輸入小、成形精度高、加工餘量小的技術優勢在解決零件加工及服役期間的損傷修復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圖為利用3D列印技術為工業損傷零件進行修復。

西安交通大學附屬小學3D列印課上, 趙文安老師正在為學生講解三角洲3D印表機運行原理。 3D列印進入小學課堂, 讓學生在課堂上高效完成創意構思、三維建模設計和成品列印的過程。

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賽隆公司技術團隊對等離子旋轉電極制粉設備進行調試。 該研製平臺可用於製備3D列印、表面噴塗、注射成型以及傳統粉末冶金近淨成形等領域所需要的球形金屬粉末。

C919大型民用客機3.07米的中央翼緣條工藝驗證件被擺放在西安鉑力特鐳射成形技術有限公司展廳內。

在C919設計驗證階段, 該公司利用金屬3D列印技術解決了飛機中央翼緣條的製造工作, 創造了全球最高的金屬3D列印一次成型零部件紀錄, 並且最終得到“其性能與鍛造件相當”的高度認可。

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正在進行的3D列印鈦合金胸骨置換術。 第四軍醫大學3D列印研究中心實驗室主任楊冠英告訴記者, 得益于陝西省3D列印技術的快速發展, 目前國內僅有的10例3D列印鈦合金陝報視覺二維碼胸骨置換術中的8例就誕生于唐都醫院胸腔外科。

近年來, 由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發起組建的陝西省增材製造產業技術創新聯盟, 搭建起產學研溝通橋樑的作用, 該聯盟迄今已有超過60家成員單位。 參加西安交通大學增材製造國家研究院發展座談會時, 3D列印教父、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恒(中)介紹道, 增材製造研究院重點解決領域內技術產生、擴散、中試的缺失環節, 為行業提供共性技術, 為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