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黃島區食藥監局探索施行食品生產小作坊園區化發展

黃島區食藥監局組織座談會

魯網青島3月23日訊 鹵水豆腐、花卷饅頭、涼皮涼粉……這些食品是很多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最愛, 但它們往往產自於街頭巷尾的小作坊,

食品安全問題令人擔憂。 近日, 黃島區食藥監局組織規劃在黃河路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食品生產小作坊集中產業園, 集中管理食品生產小作坊, 引導打“遊擊戰”的小作坊逐漸向“正規軍”轉型, 實現規範化、園區化、工業化、集約化發展。

“散、亂、小、差”是人們對食品生產小作坊的普遍印象, 過去幾年, 儘管各級監管部門對小作坊開展高壓打擊, 但小作坊卻因為有強大的市場需求, 屢禁不止, 成為食品監管的一項難題。 今年1月, 山東省出臺《山東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飲和食品攤點管理條例》, 使食品小作坊監管有了統一標準。 黃島區食藥監局立即組織相關部門開展調研, 對全區小作坊生產經營情況進行調查摸底,

確定對生產小作坊實行“疏堵結合”的監管原則:一方面, 擬在黃河路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食品生產小作坊集中產業園, 將經營業戶“請”進園區, 提供基礎設施和利好政策, 為經營者搭建平臺規範經營;另一方面, 加大對不符合標準的“髒亂差”小作坊的懲治力度, 對入園小作坊實施標準化管理, 提高品質安全水準。

為使園區建設地既符合監管要求, 也利於業戶發展, 黃島區食藥監局近日組織座談會, 食品監管部門、黃河路農產品批發市場主辦方與食品生產小作坊經營者面對面交流, 宣傳講解《山東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飲和食品攤點管理條例》要求, 傾聽經營者的需求。 在座談會上, 業戶暢所欲言, 經營一家占地300平米的食品加工廠的于先生表示,

將依託產業園區向標準化、自動化生產的方向發展, 推廣安全環保“無渣豆腐”, 希望園區幫助配備冷卻塔設施;經營一家饅頭小作坊的劉先生認為, 保證足夠的使用面積、合理的房租和水電費關係到切身利益, 希望主辦方充分考慮這些因素。 此外, 地面坡度、排水條件、供氣時間、原材料採購, 裝修和設備費用等都被提及。 針對業戶的需求, 黃島區食藥監局監管人員將儘快對全區食品小作坊經營者發放調查表, 綜合協調各方需求, 使園區既達到食品生產小作坊相關標準, 又能最大化滿足園區與經營者合理需求。

據瞭解, 黃河路農產品批發市場是黃島區“菜籃子”工程重點專案,

可提供20畝左右空置土地用於建設食品生產小作坊集中產業園;市場配備有農產品品質檢測中心, 設備先進, 並配備專業檢測人員, 可對市場內食品開展即時檢測;市場配備高、低溫可調式通用獨立冷庫四間, 總庫容量為1200噸, 可滿足園區生產加工後的低溫儲存、保鮮。

據黃島區食藥監局分管負責人介紹, 食藥部門將加快推動產業園建設, 爭取今年6月份建成並投產使用, 並對入園小作坊進行標準化、規範化管理, 讓老百姓真正吃上“放心饅頭”“放心豆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