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春遊」美爆!廣元春日遊最值得去的幾條線路,週末約起!

隨著天氣的漸漸回暖, 褪去了一層層的厚衣服, 可褪不去的是肚子上那養了一個冬季的肥膘摸摸自己的肥肚腩, 默默地在心裡捏起小拳頭:為了夏天可以穿美美的裙子, 今天特別為大家推薦幾條春季踏青必去的徒步線路, 總有一款讓你躍躍欲試!

春遊·劍門蜀道

風光指數:★★★★★ 自虐指數:★★★★★

四川有“四絕”——九寨之奇、峨眉之秀、青城之幽、劍門之險等四大景觀, 劍門關是其中之一。 劍門關, 位於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城南10公里處, 是我國最著名的天然關隘之一, 以雄、險、幽、秀、奇著名, 享有“天下雄關” 、“天下第一關”、“蜀之門戶”之美譽。 古有“北有山海關, 南有劍門關”之贊。

不到劍門關, 你可能一輩子也無法靜下心去品讀那一段充滿了硝煙和熱血的歷史。 來劍門關, 主要是來看“一人, 一關, 一棧道”。

一人 — 平襄侯薑維

廣場上有一座薑維塑像, 名叫薑維點將台。 姜維勒馬揚臂, 威風凜凜。 三國蜀漢後期, 薑維率領3萬大軍鎮守劍門關, 堅守3個多月, 使魏軍鐘會13萬大軍久攻不克。 因後主劉禪投降, 才離關詐降鐘會, 以圖興複漢室。 廣場周圍還有木流牛馬、連環弩、炮臺、移動平衡木等實物。

薑維祠又稱“平襄侯祠”。 薑維祠是前祠後墓, 現在看到的是2009年在原址上重建的。 重建的薑維祠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建築風貌, 包括薑維殿、授略堂和薑維墓。 祠堂大門高懸一匾“平襄侯祠”, 兩側一副對聯寫道“剩水殘山餘落日虛懷遠志空寄當歸, 雄關高閣壯英風捧出丹心披開大膽”。

一關 — 劍門關

站在關樓上, 耳邊風聲謔謔, 樓下旗幟飄飛, 感受到了戰鼓的轟轟聲, 戰馬的奔騰聲, 士兵的呐喊聲。 劍門關更多的是一種感動, 一種豪邁, 一種崇敬, 一種永久的懷念。 大地無言, 高山無聲, 只是那一關一像, 山風流水, 似乎在靜靜地訴說。

山石為證, 山河為鑒, 歲月的滄桑巨變, 都在這裡默默流淌;山風輕輕吹過, 細水緩緩流過, 什麼豐功偉績, 什麼是非功過, 都已隨風而去, 而留給後世的感動和思索, 也許很快也就被遺忘。 只有這綠水青山, 默默無聲。

一棧道 — 劍門蜀道

古代川北三條蜀道:金牛道、陰平道和米倉道,最重要的金牛道就是劍門蜀道也就是《劍門古道》在2013年被國家文物局列入更新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在大劍山(劍門山)中段,依崖砌石為門,故名劍門關,並在大小劍山之間架築飛梁閣道,劍閣也因此得名。

劍門關峭壁如城牆,獨路如門,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成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古蜀道的咽喉。從鳳州到劍州的110裡路段,原有橋閣90000餘間,都是在懸崖絕壁上架成,而今已蕩然無存了。只是前些年在古劍門關的遺址上重新修建了一座城關,成為它身後千年古道的一個嶄新標誌。

推薦路線:南門→薑維祠→天梯峽→梁山亭→梁山寺→大穿洞→梁山亭→石筍峰→一線天→柿樹坪→關樓→薑維神像 → 劍閣牌坊

春遊·陰平古道

風光指數:★★★★ 自虐指數:★★★★

蜿蜒在崇山峻嶺中,陰平古道橫穿四川甘肅兩省,承載著厚重的歷史。 陰平古道不僅歷史悠久,古跡眾多,而且景致迷人,別有情趣,可以說是一道天造地設的山水畫長廊。曾經有文人墨客行至陰平古道途中,被這裡的雄奇險峻所震撼,寫下詩句“陰平鳥道接天斜,翠葎連峰通日月,幽深九曲盤點壑,險跡堪稱冠蜀川。”

陰平古道貫穿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唐家河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十分豐富,沿途鳥語花香,溪流潺潺,各種珍稀動物隨處可見,仿佛置身於世外桃園!這裡是大熊貓的故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唐家河,這裡是個風光綺麗,珍奇遍佈的稀罕神奇世界。

陰平古道轄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部分,陰平古道上古跡眾多,每一步都有古人來往的腳印,每一處都有神奇的故事流傳。

陰平古道是唐家河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最負盛名的是摩天嶺景點。

摩天嶺峰巒疊嶂,西起大草坪經190多個山峰,東至白龍江西岸的將軍石,橫亙綿延達95公里,是岷山山脈的一大支系,海拔2227米,山頂常年飛雪,氣候瞬息萬變,晨昏時雲遮霧鎖,有日出、雲海、佛光等壯麗景觀。

推薦路線:唐家河自然風景區 — 陰平古道 — 摩天嶺 — 青溪古鎮 — 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

春遊·米倉古道

風光指數:★★★★ 自虐指數:★★★★

“米倉道米”又稱“米倉古道”是米倉山遺產地的重要主線,是古時連接南北交通的重要運輸通道,是古蜀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時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上的地位和作用極其重要。轄區內既有豐富多彩的自然資源,又有厚重的歷史文化沉澱。

旺蒼米倉古道指的是從陝西甯強、南鄭兩縣至旺蒼百丈關這一段,也是金牛道匯入米倉道的又一重要間道。歷史上的旺蒼米倉道上曾演繹了無數動人的歷史故事。

旺蒼縣東河鎮南陽村何家溝路段米倉道保存完整,由3700余張石板鋪就的5公里石梯路,崎嶇陡峭,巧奪天工,路道由海拔586米提升到844米。明代川北道監察使楊瞻在翻越此段米倉道後,他在《題靈溪》詩中寫道:“溪山曲盡難名巧,方信蒼蒼造化神。鳥道依稀天上路,林居仿佛畫中人”

旺蒼“米倉道”主要有四條線路,沿線既有豐富多彩的自然資源,又有厚重的歷史文化沉澱。

推薦路線:米倉山自然區 — 鼓城山-七裡峽景區 —蒼王峽景區 — 檬子大峽谷 — 木門寺— 鹿亭溫泉景區 — 紅軍城

一棧道 — 劍門蜀道

古代川北三條蜀道:金牛道、陰平道和米倉道,最重要的金牛道就是劍門蜀道也就是《劍門古道》在2013年被國家文物局列入更新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在大劍山(劍門山)中段,依崖砌石為門,故名劍門關,並在大小劍山之間架築飛梁閣道,劍閣也因此得名。

劍門關峭壁如城牆,獨路如門,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成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古蜀道的咽喉。從鳳州到劍州的110裡路段,原有橋閣90000餘間,都是在懸崖絕壁上架成,而今已蕩然無存了。只是前些年在古劍門關的遺址上重新修建了一座城關,成為它身後千年古道的一個嶄新標誌。

推薦路線:南門→薑維祠→天梯峽→梁山亭→梁山寺→大穿洞→梁山亭→石筍峰→一線天→柿樹坪→關樓→薑維神像 → 劍閣牌坊

春遊·陰平古道

風光指數:★★★★ 自虐指數:★★★★

蜿蜒在崇山峻嶺中,陰平古道橫穿四川甘肅兩省,承載著厚重的歷史。 陰平古道不僅歷史悠久,古跡眾多,而且景致迷人,別有情趣,可以說是一道天造地設的山水畫長廊。曾經有文人墨客行至陰平古道途中,被這裡的雄奇險峻所震撼,寫下詩句“陰平鳥道接天斜,翠葎連峰通日月,幽深九曲盤點壑,險跡堪稱冠蜀川。”

陰平古道貫穿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唐家河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十分豐富,沿途鳥語花香,溪流潺潺,各種珍稀動物隨處可見,仿佛置身於世外桃園!這裡是大熊貓的故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唐家河,這裡是個風光綺麗,珍奇遍佈的稀罕神奇世界。

陰平古道轄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部分,陰平古道上古跡眾多,每一步都有古人來往的腳印,每一處都有神奇的故事流傳。

陰平古道是唐家河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最負盛名的是摩天嶺景點。

摩天嶺峰巒疊嶂,西起大草坪經190多個山峰,東至白龍江西岸的將軍石,橫亙綿延達95公里,是岷山山脈的一大支系,海拔2227米,山頂常年飛雪,氣候瞬息萬變,晨昏時雲遮霧鎖,有日出、雲海、佛光等壯麗景觀。

推薦路線:唐家河自然風景區 — 陰平古道 — 摩天嶺 — 青溪古鎮 — 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

春遊·米倉古道

風光指數:★★★★ 自虐指數:★★★★

“米倉道米”又稱“米倉古道”是米倉山遺產地的重要主線,是古時連接南北交通的重要運輸通道,是古蜀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時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上的地位和作用極其重要。轄區內既有豐富多彩的自然資源,又有厚重的歷史文化沉澱。

旺蒼米倉古道指的是從陝西甯強、南鄭兩縣至旺蒼百丈關這一段,也是金牛道匯入米倉道的又一重要間道。歷史上的旺蒼米倉道上曾演繹了無數動人的歷史故事。

旺蒼縣東河鎮南陽村何家溝路段米倉道保存完整,由3700余張石板鋪就的5公里石梯路,崎嶇陡峭,巧奪天工,路道由海拔586米提升到844米。明代川北道監察使楊瞻在翻越此段米倉道後,他在《題靈溪》詩中寫道:“溪山曲盡難名巧,方信蒼蒼造化神。鳥道依稀天上路,林居仿佛畫中人”

旺蒼“米倉道”主要有四條線路,沿線既有豐富多彩的自然資源,又有厚重的歷史文化沉澱。

推薦路線:米倉山自然區 — 鼓城山-七裡峽景區 —蒼王峽景區 — 檬子大峽谷 — 木門寺— 鹿亭溫泉景區 — 紅軍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