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昭通優秀共產黨員康富明的事蹟被畫成了連環畫,很感人!

1、康富明, 1942年1月生於雲南省大關縣木杆鎮銀吉村, 1964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先後擔任生產隊長、銀吉村“兩委”委員、紅坪自然村黨支部書記和桃子坪村民小組長。 多次當選為木杆鎮黨代表、人大代表, 被市、縣、鎮三級黨委12次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2012年4月, 被大關縣委政府授予“十佳道德模範”榮譽稱號。 入黨48年來, 他用自己的無私奉獻為廣大黨員樹立了一面終身學習、為民幹事的光輝旗幟。

2、康富明一生樂於助人, 勤于奉獻, 中年以後, 村民們都親切地稱他“老康”。 還在1960年秋天, 當時剛18歲的老康見特困戶何加海老人因兒子何才興趕馬車折斷了腿做不得農活, 兒媳陳浩英又生病長年臥床不起。 老人家的孫子還太小不能做什麼, 康富明便毫不猶豫地用了幾天的時間幫他家把坡上的包穀收回家。

3、孤寡老人何才政、雷興科、陽先伍在生活上無人照料, 年輕時的康富明把這些孤寡老人當作自己的親人, 經常幫助老人們挑水、砍柴、背糧食、修房造屋, 從生產生活上給予照顧, 一直到他們幸福的離世。

4、曾銀祥12歲時父母雙亡, 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兒。 當時僅有20歲左右的康富明, 是生產隊的政治指導員, 他擔負起了曾銀祥的扶養義務, 並一直撫養了他八年時間, 供他吃、住和上學, 又送他參軍, 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軍人。

5、曾銀祥退伍回家, 與當地一位姑娘成了親, 沒有房子的曾銀祥繼續住在康富明家。 就像住在父母家裡一樣, 小倆口生活美滿幸福。

6、1982年9月初的一天, 木杆鎮老街村民田正友家小女兒在河邊玩耍不小心掉到河裡, 頭部撞在石頭上, 頓時鮮血直流。 康富明正好路過這裡, 他沒有絲毫猶豫, 迅速跳入河中救起落水的小女孩。

7、康富明撕爛自己的衣服為小女孩包紮好鮮血直流的傷口,背著小女孩趕往附近的一家私人診所進行救治,當小孩的母親羅太碧趕到袁品瑜醫生家,看到搶救後脫離危險的孩子,對康富明感激萬分。

8、桃子坪村民鄧如秀30多歲時丈夫李洪相病逝,家中4個小孩及家庭的重擔壓在了她一個人身上。那時,經濟落後,許多群眾都吃不飽,穿不暖,對鄧如秀來說,這樣的打擊更是雪上加霜。康富明又義務幫助她家喂牛、耕地,把全部的農活扛在自己身上。

9、1974年,木杆發生大地震,救援飛機空投救災物資時誤將一包50多公斤重的餅乾投到了桃子坪村民小組的山坡上。當時,有人建議平分掉算了。康富明說,這是救災物資,不能私分,必須交公。他力排眾議,將物資上交到人民公社,他的做法受到了救災指揮部的稱讚。

10、1994年的一天,銀吉村何家兩兄弟因分家的事發生糾紛,康富明立即和銀吉村黨總支程勇去幫助解決。康富明從上午到第二天淩晨兩點,通過耐心細緻地講道理,做工作,兄弟倆終於互相體諒,達成和解。

11、見事情已解決好,又累又餓的老康和程勇才打著火把摸著崎嶇的夜路回家。此時,已是第二天淩晨五點多鐘了。

12、路上,老康一直告誡程勇:“為群眾,你一定要堅持原則,堅持為民服務,要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來做,把群眾的困難當作自己的困難去解決。”

13、2005年前,木杆鎮老街河還沒有建橋,群眾出行都要趟水過河,特別是遇到下雨天漲水時,小學生根本過不去,老康就每天很早的等在河邊,背著學生過河,放學後,又準時等著背他們回家。每每這樣,康富明總是笑著說:“為大夥做事我心裡踏實。”

14、2006年的冬天,在恢復重建工作中,五保戶張甲堂、劉禮書、吳安本無力建房,康富明知道後,不顧自己年老多病和天氣嚴寒,和村支書程勇一起帶著幾個人,冒著風雪參與背河沙、拌水泥,打板,一直勞累到幾戶困難群眾的房子修好為止。

15、2007年大關發生地震災害,老康家的房子受損,群眾推薦康富明享受恢復重建補助資金8000余元,重新修建房子。他說,這萬萬要不得,我家房子雖舊一點,但還可以住。我是支部書記,要多為困難群眾著想,你們把指標拿給更困難的群眾吧。

16、2008年,汶川發生大地震,康富明及時帶領黨支部及群眾向災區捐款捐物,他還把村黨總支發給自己的100元老黨員慰問金也捐給了災區,紅坪村黨支部全體黨員共交納“特殊黨費”500餘元。

17、2008年9月,林權制度改革在大關推行。康富明不顧患有嚴重哮喘病,艱難地拄著一根杵棍,和工作隊員蔣必春到每家每戶的地界測量、打點、勾畫。老康說,這關係著群眾的切身利益,處理不好,就要出亂子。幾天下來,60多宗地的外業勘察全部完成。

18、後來張榜公佈,沒有一個群眾有意見。康富明說過:“只要我還活著,就要為群眾多做點事,盡我的全力去做。”他用一生一世實現著他的誓言。

19、說起老康教育子女,康富明的三個兒子都說,兒時父親對他們管教都很嚴厲,要他們從小養成做好人、做好事的習慣,堅決反對和有不良習慣的人交往,並且要求他們努力學習科技知識,為家鄉的建設做貢獻。

20、9歲那年,康富明的三兒子康貴松和一個女同學在河邊玩,看見女同學穿了雙新鞋,就想試試她的新鞋子,一急之下便搶過來就往自己腳上穿,女同學沖了上來跟康貴松扭打起來,幼年不懂事的康貴松撿起女同學的鞋扔進了河裡。

21、正巧這天老康就在女同學家裡幫她父母種莊稼,知道這事後匆匆趕回家裡,見了剛回家的康貴松,二話不說,操起門後的一根木棍朝康貴松打去。

22、隨後,康富明揪著康貴松到河裡撈了半天,還是沒撈著那只鞋。康富明又重新買了一雙新鞋,讓康貴松給女同學送去。

23、一次,康富明的兒子修房子差房梁,就在自己的林子裡砍木料,康富明追到山上制止道:“你沒有辦理木材砍伐手續,是違法的,必須立即停止。”康富明搶走了兒子手中的砍刀,康富明時常對三個兒子說:就算是兒子犯法也要告發,一定要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

24、對妻子肖廷香,康富明更是用毛筆書寫了三段“愛情宣言”張貼於臥室內,對夫妻間的恩愛生活滿是溢美之詞,述盡萬千柔情。

25、作為一名黨員,堅持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康富明的一貫作風。每逢到鎮、村開會或辦事,他就會借上《半月談》、《支部生活》、《致富天地》等刊物,或是帶上一摞報紙回家學習,還常年堅持寫讀書筆記和學習心得。

26、康富明家並不富裕,黨支部沒有活動地點,他把自家最好的房子拿出來設立黨員學習室。他宣導所有黨員終身學習、學以致用、服務群眾。他也會組織黨員用“擺龍門陣”的方式,講黨的歷史故事,講科學知識,在全村形成了崇尚學習、崇尚美德、崇尚科學的良好氛圍。

27、他把堂屋、院牆當作宣傳陣地,製作成“文化牆”,搭建黨員和群眾學習平臺。康富明文化不高,卻在客廳與院牆牆面到處張貼著他親手書寫在紅紙上的感謝黨恩的楹聯和學習心得。

28、康富明家堂屋的“香火”位置張貼著他親手書寫的“一心向著黨”、“中國革命史”和“中共黨史”等文章,在他彌留之際,一再向家人交代:我“走後”,院牆和廳堂上的紙不能動,“文化牆”不能撤,留著繼續供黨員、群眾學習。

29、作為一名老黨員,康富明把發展黨員當成自己必須履行的義務,這些年共發展了13名黨員,他發展黨員有自己的一套衡量標準:一看發展物件是否愛學習,二看思想是否先進,三看是否助人為樂。1990年,初中畢業後在家務農的程勇,年輕,有文化,經常幫助群眾做好事,帶領群眾大興科技。康富明看在心裡,喜在心頭。還經常找程勇談話,要他加強學習,提高思想政治水準,積極向黨組織靠攏。

30、直到有一天程勇遇見康富明,康富明對程勇大大地誇讚了一番。原來,一個月前程勇主動幫助年逾八旬的五保戶雷興科和廖德芳兩位老人挖地、打包穀、送菜。這一切,程勇沒向誰表功,也沒讓康富明知道。後來,程勇不但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而且還擔任了銀吉村黨總支書記。

31、2007年,康富明的三兒子康貴松提出想入黨的想法,康富明非常高興,當晚就指導他寫入黨申請書。事實上,等三兒子遞交入黨申請書,康富明已經等待了很長時間。康富明說,不論是脾性,還是為人處世的風格,三兒子都很像自己,希望兒子能接過班,為村裡人好好服務。

32、1990年8月,康富明爭取到上級支持,帶領群眾投工投勞修,夏天冒著炎熱酷暑,冬天迎著刺骨寒風,帶領群眾戰天鬥地、克服重重困難,於1992年3月修通了銀吉村公路。

33、公路通了,各種農副產品源源不斷運出山外,建築建材、農用物資源源不斷運進山裡,山裡山外的距離一下子縮短了,山裡人的心亮了。每當看著貨車、麵包車出出進進,老康臉上總是掛著幸福的微笑。

34、可是,這條連接山裡山外的致富路每當遇到雨水把路衝垮,中斷運輸時,康富明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於是,從1992年起,在這條5公里長4米寬的公路上,村裡人經常看見拿著一把鋤頭、一個撮箕、背著一個背簍的老康,在挖掘排水溝,填補坑窪路,清理障礙物,不倫是酷暑還是嚴冬,一如既往,從不間斷。

35、有時,康富明還經常拉著自己的三個兒子康貴軍、康貴華、康貴松,甚至盡可能地發動所有家庭成員去一起修路。

36、義務護路20年來,當地群眾一直猜測銀吉公路是村上或鄉上承包給康富明維護的,直到近幾年鄉親們才知道這是他義務為大家護路,鄉親們被他這種精神所感動,乾脆把銀吉公路稱為“老康公路”或“老康高速公路”。

37、在康富明的筆記裡,記錄著這樣一件事:2009年熱天,鹽津縣彭龍銀老年人在我木杆趕場回來,我在公路上整路,他離我還有三四丈遠,他就對我大聲說,我們倆在最年輕的時候就為人民服務的,現在我們倆同樣都老了。我還經常趕場看到你,你還經常跟人民維修公路,你不愧是老模範,老優秀黨員。

38、在康富明病重期間,大關縣委政府領導去看病中的康富明時,希望他好好養病,別再擔心公路不暢的事,他卻說:“作為一名黨員,只要還有一口氣,我就要去維修我的公路,我要為群眾多做點事,盡我的力量去做。”

39、臨終前,康富明對守護在病床前的妻子肖廷香說:“我對不起黨啊,我現在真的是走不動了,要不然的話,我真的要好好地再去把路整一下啊!”老伴兒回答說,“你都這個樣子了,就不要想太多了,把心安下來吧。”老伴兒的話說完,康富明沒有說話,只是兩行眼淚不停地往下流,見此情景,老伴肖廷香也哭成了淚人。

40、2012年5月27日,71歲的康富明因病逝世。5月31日,在康富明的追悼會上,前來為他送別的近3000村民們個個淚水潸然,哭聲陣陣:“好人老康,讓我們來送您最後一程,祝您一路走好!”

41、40多年來,康富明留下了20多萬字的筆記。那一本本泛黃的讀書筆記,記錄了他學習、工作、生活的平凡歷程。他的先進事蹟,引起了中央、省、市、縣各級媒體高度關注和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

42、大關縣委及時追授康富明為“模範黨支部書記”;昭通市委追授康富明同志為“優秀基層黨支部書記”。雲南省委追授老康為“優秀共產黨員”,號召全省廣大黨員、幹部要學習老康一生對党忠誠、牢記宗旨的政治品質;一生堅持學習、堅定信念的優秀品格;一生服務群眾、鞠躬盡瘁的為民情懷;一生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崇高美德。如今,學習老康精神的高潮正在各地掀起。

圖文轉自:神奇烏蒙

7、康富明撕爛自己的衣服為小女孩包紮好鮮血直流的傷口,背著小女孩趕往附近的一家私人診所進行救治,當小孩的母親羅太碧趕到袁品瑜醫生家,看到搶救後脫離危險的孩子,對康富明感激萬分。

8、桃子坪村民鄧如秀30多歲時丈夫李洪相病逝,家中4個小孩及家庭的重擔壓在了她一個人身上。那時,經濟落後,許多群眾都吃不飽,穿不暖,對鄧如秀來說,這樣的打擊更是雪上加霜。康富明又義務幫助她家喂牛、耕地,把全部的農活扛在自己身上。

9、1974年,木杆發生大地震,救援飛機空投救災物資時誤將一包50多公斤重的餅乾投到了桃子坪村民小組的山坡上。當時,有人建議平分掉算了。康富明說,這是救災物資,不能私分,必須交公。他力排眾議,將物資上交到人民公社,他的做法受到了救災指揮部的稱讚。

10、1994年的一天,銀吉村何家兩兄弟因分家的事發生糾紛,康富明立即和銀吉村黨總支程勇去幫助解決。康富明從上午到第二天淩晨兩點,通過耐心細緻地講道理,做工作,兄弟倆終於互相體諒,達成和解。

11、見事情已解決好,又累又餓的老康和程勇才打著火把摸著崎嶇的夜路回家。此時,已是第二天淩晨五點多鐘了。

12、路上,老康一直告誡程勇:“為群眾,你一定要堅持原則,堅持為民服務,要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來做,把群眾的困難當作自己的困難去解決。”

13、2005年前,木杆鎮老街河還沒有建橋,群眾出行都要趟水過河,特別是遇到下雨天漲水時,小學生根本過不去,老康就每天很早的等在河邊,背著學生過河,放學後,又準時等著背他們回家。每每這樣,康富明總是笑著說:“為大夥做事我心裡踏實。”

14、2006年的冬天,在恢復重建工作中,五保戶張甲堂、劉禮書、吳安本無力建房,康富明知道後,不顧自己年老多病和天氣嚴寒,和村支書程勇一起帶著幾個人,冒著風雪參與背河沙、拌水泥,打板,一直勞累到幾戶困難群眾的房子修好為止。

15、2007年大關發生地震災害,老康家的房子受損,群眾推薦康富明享受恢復重建補助資金8000余元,重新修建房子。他說,這萬萬要不得,我家房子雖舊一點,但還可以住。我是支部書記,要多為困難群眾著想,你們把指標拿給更困難的群眾吧。

16、2008年,汶川發生大地震,康富明及時帶領黨支部及群眾向災區捐款捐物,他還把村黨總支發給自己的100元老黨員慰問金也捐給了災區,紅坪村黨支部全體黨員共交納“特殊黨費”500餘元。

17、2008年9月,林權制度改革在大關推行。康富明不顧患有嚴重哮喘病,艱難地拄著一根杵棍,和工作隊員蔣必春到每家每戶的地界測量、打點、勾畫。老康說,這關係著群眾的切身利益,處理不好,就要出亂子。幾天下來,60多宗地的外業勘察全部完成。

18、後來張榜公佈,沒有一個群眾有意見。康富明說過:“只要我還活著,就要為群眾多做點事,盡我的全力去做。”他用一生一世實現著他的誓言。

19、說起老康教育子女,康富明的三個兒子都說,兒時父親對他們管教都很嚴厲,要他們從小養成做好人、做好事的習慣,堅決反對和有不良習慣的人交往,並且要求他們努力學習科技知識,為家鄉的建設做貢獻。

20、9歲那年,康富明的三兒子康貴松和一個女同學在河邊玩,看見女同學穿了雙新鞋,就想試試她的新鞋子,一急之下便搶過來就往自己腳上穿,女同學沖了上來跟康貴松扭打起來,幼年不懂事的康貴松撿起女同學的鞋扔進了河裡。

21、正巧這天老康就在女同學家裡幫她父母種莊稼,知道這事後匆匆趕回家裡,見了剛回家的康貴松,二話不說,操起門後的一根木棍朝康貴松打去。

22、隨後,康富明揪著康貴松到河裡撈了半天,還是沒撈著那只鞋。康富明又重新買了一雙新鞋,讓康貴松給女同學送去。

23、一次,康富明的兒子修房子差房梁,就在自己的林子裡砍木料,康富明追到山上制止道:“你沒有辦理木材砍伐手續,是違法的,必須立即停止。”康富明搶走了兒子手中的砍刀,康富明時常對三個兒子說:就算是兒子犯法也要告發,一定要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

24、對妻子肖廷香,康富明更是用毛筆書寫了三段“愛情宣言”張貼於臥室內,對夫妻間的恩愛生活滿是溢美之詞,述盡萬千柔情。

25、作為一名黨員,堅持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康富明的一貫作風。每逢到鎮、村開會或辦事,他就會借上《半月談》、《支部生活》、《致富天地》等刊物,或是帶上一摞報紙回家學習,還常年堅持寫讀書筆記和學習心得。

26、康富明家並不富裕,黨支部沒有活動地點,他把自家最好的房子拿出來設立黨員學習室。他宣導所有黨員終身學習、學以致用、服務群眾。他也會組織黨員用“擺龍門陣”的方式,講黨的歷史故事,講科學知識,在全村形成了崇尚學習、崇尚美德、崇尚科學的良好氛圍。

27、他把堂屋、院牆當作宣傳陣地,製作成“文化牆”,搭建黨員和群眾學習平臺。康富明文化不高,卻在客廳與院牆牆面到處張貼著他親手書寫在紅紙上的感謝黨恩的楹聯和學習心得。

28、康富明家堂屋的“香火”位置張貼著他親手書寫的“一心向著黨”、“中國革命史”和“中共黨史”等文章,在他彌留之際,一再向家人交代:我“走後”,院牆和廳堂上的紙不能動,“文化牆”不能撤,留著繼續供黨員、群眾學習。

29、作為一名老黨員,康富明把發展黨員當成自己必須履行的義務,這些年共發展了13名黨員,他發展黨員有自己的一套衡量標準:一看發展物件是否愛學習,二看思想是否先進,三看是否助人為樂。1990年,初中畢業後在家務農的程勇,年輕,有文化,經常幫助群眾做好事,帶領群眾大興科技。康富明看在心裡,喜在心頭。還經常找程勇談話,要他加強學習,提高思想政治水準,積極向黨組織靠攏。

30、直到有一天程勇遇見康富明,康富明對程勇大大地誇讚了一番。原來,一個月前程勇主動幫助年逾八旬的五保戶雷興科和廖德芳兩位老人挖地、打包穀、送菜。這一切,程勇沒向誰表功,也沒讓康富明知道。後來,程勇不但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而且還擔任了銀吉村黨總支書記。

31、2007年,康富明的三兒子康貴松提出想入黨的想法,康富明非常高興,當晚就指導他寫入黨申請書。事實上,等三兒子遞交入黨申請書,康富明已經等待了很長時間。康富明說,不論是脾性,還是為人處世的風格,三兒子都很像自己,希望兒子能接過班,為村裡人好好服務。

32、1990年8月,康富明爭取到上級支持,帶領群眾投工投勞修,夏天冒著炎熱酷暑,冬天迎著刺骨寒風,帶領群眾戰天鬥地、克服重重困難,於1992年3月修通了銀吉村公路。

33、公路通了,各種農副產品源源不斷運出山外,建築建材、農用物資源源不斷運進山裡,山裡山外的距離一下子縮短了,山裡人的心亮了。每當看著貨車、麵包車出出進進,老康臉上總是掛著幸福的微笑。

34、可是,這條連接山裡山外的致富路每當遇到雨水把路衝垮,中斷運輸時,康富明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於是,從1992年起,在這條5公里長4米寬的公路上,村裡人經常看見拿著一把鋤頭、一個撮箕、背著一個背簍的老康,在挖掘排水溝,填補坑窪路,清理障礙物,不倫是酷暑還是嚴冬,一如既往,從不間斷。

35、有時,康富明還經常拉著自己的三個兒子康貴軍、康貴華、康貴松,甚至盡可能地發動所有家庭成員去一起修路。

36、義務護路20年來,當地群眾一直猜測銀吉公路是村上或鄉上承包給康富明維護的,直到近幾年鄉親們才知道這是他義務為大家護路,鄉親們被他這種精神所感動,乾脆把銀吉公路稱為“老康公路”或“老康高速公路”。

37、在康富明的筆記裡,記錄著這樣一件事:2009年熱天,鹽津縣彭龍銀老年人在我木杆趕場回來,我在公路上整路,他離我還有三四丈遠,他就對我大聲說,我們倆在最年輕的時候就為人民服務的,現在我們倆同樣都老了。我還經常趕場看到你,你還經常跟人民維修公路,你不愧是老模範,老優秀黨員。

38、在康富明病重期間,大關縣委政府領導去看病中的康富明時,希望他好好養病,別再擔心公路不暢的事,他卻說:“作為一名黨員,只要還有一口氣,我就要去維修我的公路,我要為群眾多做點事,盡我的力量去做。”

39、臨終前,康富明對守護在病床前的妻子肖廷香說:“我對不起黨啊,我現在真的是走不動了,要不然的話,我真的要好好地再去把路整一下啊!”老伴兒回答說,“你都這個樣子了,就不要想太多了,把心安下來吧。”老伴兒的話說完,康富明沒有說話,只是兩行眼淚不停地往下流,見此情景,老伴肖廷香也哭成了淚人。

40、2012年5月27日,71歲的康富明因病逝世。5月31日,在康富明的追悼會上,前來為他送別的近3000村民們個個淚水潸然,哭聲陣陣:“好人老康,讓我們來送您最後一程,祝您一路走好!”

41、40多年來,康富明留下了20多萬字的筆記。那一本本泛黃的讀書筆記,記錄了他學習、工作、生活的平凡歷程。他的先進事蹟,引起了中央、省、市、縣各級媒體高度關注和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

42、大關縣委及時追授康富明為“模範黨支部書記”;昭通市委追授康富明同志為“優秀基層黨支部書記”。雲南省委追授老康為“優秀共產黨員”,號召全省廣大黨員、幹部要學習老康一生對党忠誠、牢記宗旨的政治品質;一生堅持學習、堅定信念的優秀品格;一生服務群眾、鞠躬盡瘁的為民情懷;一生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崇高美德。如今,學習老康精神的高潮正在各地掀起。

圖文轉自:神奇烏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