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三明朋友圈尋人“接力”,幫助走失的小朋友找到了親人!

7月15日20時50分左右, 列東派出所綠道巡邏點接到群眾報警稱, 在綠道健身時發現一男孩在道路旁哭泣, 疑似走失兒童。 接警後, 值班民警魏偉松、徐歡、鄧永生迅速出警到達現場, 將哭泣的小男孩帶回列東所。

▲ 在朋友圈發出尋人資訊

▲網友轉發找到孩子親人

經過許多熱心人的轉發, 22時20分左右, 小男孩的父母看到了這條資訊, 與民警取得了聯繫。

據瞭解, 小男孩今年3歲, 父母長期在外打工,

現與爺爺奶奶一起居住。 7月15日晚, 小男孩在與爺爺奶奶一起走綠道時不慎走失。 民警對老人進行了身份比對, 確定他為小男孩的爺爺後, 讓他領回小孩。 小男孩爺爺對民警的幫助表示由衷感謝。

熱心群眾的朋友圈“接力”

熱心群眾棒棒噠~

暑期,

家長帶孩子外出的次數增多,

外出安全變得尤為重要。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兒童防走失錦囊,

送給所有小朋友及小朋友的家人。

防患於未然的基本知識:

小朋友兩歲左右, 開始懂事之時, 爸爸媽媽就要開始逐步向他們灌輸“萬一走散了怎麼辦”的思想, 防患於未然, 以下便是需要教會小朋友的基本知識。

【原地停留】

在日常生活中, 爸爸媽媽一定要經常告訴小朋友, 萬一走散了, 不要急於到處尋找爸爸媽媽, 而是應該原地停留或就近尋求幫助, 這樣也有利於爸爸媽媽的尋找, 以便更快地匯合。

【大喊大叫】

小朋友還可以大聲喊叫自己的爸爸或媽媽, 因為也許他們就在自己的附近, 只是小朋友沒有看見。

【可助之人】

爸爸媽媽一定要提前教會小朋友,

哪些人是可以求助的, 也就是說哪些人相對來說是比較安全可靠的, 例如員警或消防員等等。

不同年齡應知道的資訊:

鑒於不同年齡段的理解與接受能力, 對於各年齡段的小朋友, 爸爸媽媽應教會其不同的資訊。

【4歲以下】

1. 小朋友自己的姓和名, 因為不管向誰求助, 這是第一個會被問到的問題;

2. 爸爸或媽媽的全名(姓和名);

3. 沒有爸爸或媽媽的允許, 一定不要跟任何人走、接受任何人的東西、進入任何人的車。

【5-7歲】

1. 爸爸或媽媽的手機號碼;

2. 對小朋友說“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取而代之的, 爸爸媽媽應該告訴小朋友3-5個人是永遠可以信任並求助的。

【8歲以上】

1. 和小朋友商定一個匯合之地,

越具體越好, 萬一和爸爸媽媽走散了, 大家去那裡匯合;

2. 朋友或兄弟姐妹同行同往, 這樣走散的機率會小很多;

3. 注意身邊哪些成年人是可以求助的,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安全的;

4. 一定不要接近任何車輛, 如果有人強行要求其上車, 小朋友應大聲叫喊並求助。

擁擠場合的出發前準備:

人多擁擠的場合, 如機場、主題公園、商場等, 更是小朋友容易與爸爸媽媽走散之處。 因此, 做一些出發前的準備工作, 做到萬無一失, 還是有必要的。

【寫下號碼】

在出發之前, 爸爸媽媽一定要為小朋友寫下自己的電話號碼, 或者是寫在紙上放在衣兜中, 或者是用可洗水筆寫在小朋友衣物不明顯之處。 這樣做的目的很簡單, 別認為小朋友平日裡將自己的號碼熟記就萬事大吉了, 萬一走散了,焦急緊張,對於熟悉的號碼記不起來或記錯了的情況,時有發生。

【鮮豔衣物】

為了便於在人山人海中找到和發現小朋友,爸爸媽媽還應該為其挑選顏色比較鮮豔的衣服。

意外發生後的沉著冷靜:

【及時尋找】

一旦發現小朋友不見了,爸爸媽媽一定不要慌張,可能他們並沒有走遠,應該先冷靜地想一想,周圍會有什麼事物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尋求幫助】

周邊尋找無果,爸爸媽媽就應向周邊工作人員求助或是撥打110求助。

(來源:梅列公安)

萬一走散了,焦急緊張,對於熟悉的號碼記不起來或記錯了的情況,時有發生。

【鮮豔衣物】

為了便於在人山人海中找到和發現小朋友,爸爸媽媽還應該為其挑選顏色比較鮮豔的衣服。

意外發生後的沉著冷靜:

【及時尋找】

一旦發現小朋友不見了,爸爸媽媽一定不要慌張,可能他們並沒有走遠,應該先冷靜地想一想,周圍會有什麼事物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尋求幫助】

周邊尋找無果,爸爸媽媽就應向周邊工作人員求助或是撥打110求助。

(來源:梅列公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