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中國肺癌防治聯盟黑龍江省分聯盟第二屆學術會議在哈召開 省首家“全國肺癌診斷與治療示範基地”落戶我院

為響應國家“健康中國”的號召, 促進我國基層肺癌診療能力的提升, 推動肺癌的規範化診療, 7月16日上午, 由哈醫大二院主辦的中國肺癌防治聯盟黑龍江省分聯盟第二屆學術研討會暨黑龍江省肺癌診斷與治療示範基地啟動授牌儀式在哈爾濱隆重舉行。

哈醫大二院呼吸內科被授牌黑龍江地區首家“全國肺癌診斷與治療示範基地”, 成為全國60家首批示範基地之一。 來自全省地市縣級醫院的百餘名呼吸內科、胸外科、放射線科、病理科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會議。 哈醫大二院副院長仰曙芬教授出席大會並致辭。 會議由中國肺癌防治聯盟黑龍江省分聯盟主任委員、哈醫大二院呼吸內科主任吳曉梅教授主持。

哈醫大二院副院長仰曙芬教授致辭

“全國基層肺癌診斷及治療能力提升專案”(代稱“愛肺計畫”), 由國家衛生計生委醫院管理研究所組織開展, 旨在進一步加強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幫扶力度, 規範肺癌診斷、檢測及治療的技術及手段, 提升全國肺癌診斷和治療能力。 據哈醫大二院呼吸內科主任吳曉梅教授介紹, 哈醫大二院呼吸內科作為全國肺癌診斷與治療示範基地之一,

將努力推動黑龍江地區肺癌的規範化治療, 提高基層醫院臨床醫生的肺結節鑒別診斷能力、早期肺癌篩查能力和晚期肺癌的診治能力, 從而降低黑龍江地區肺癌患者的死亡率。

學術研討會上, 中國肺癌聯盟主席、上海市領軍人才、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呼吸病研究所所長白春學教授, 中國醫大一院侯剛教授, 哈醫大二院呼吸內科二病房主任陳宏教授,哈醫大二院胸外科主任張臨友教授, 哈爾濱市第一醫院副院長、呼吸內科主任蔣力學教授, 哈醫大四院胸外科主任崔鍵教授圍繞亞太肺結節評估指南解讀及執行策略、肺結節的診斷和鑒別診斷、肺支氣管鏡的取材及操作、肺癌的精准治療與抗血管生成治療、2017ASCO關於EGFR-TKI治療新進展、肺癌術後新輔助治療以及腔鏡介入治療在肺癌診治中的應用等國際國內前沿熱點問題進行精彩的講座和分析點評。

哈醫大二院呼吸內科主任吳曉梅教授主持會議

“以點帶面”輻射幫扶 惠及龍江肺癌患者

吳曉梅教授介紹,

哈醫大二院作為黑龍江地區肺癌診斷與治療的中心, 為進一步帶動全省肺癌診療水準, 將以哈醫大二院為圓心, 覆蓋哈齊牡佳五個區域中心, 這五個區域中心分別是黑龍江省醫院、哈爾濱市第一醫院、齊齊哈爾市第一人民醫院、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

授牌儀式

五個區域中心將依託哈醫大二院,以肺癌為重點,培訓基層醫院臨床骨幹醫師,並開闢以患者為中心“雙向轉診”綠色通道,實現肺癌患者在上下級醫院間的轉診聯動。同時,五個區域中心發揮示範作用,繼續向周邊地區進行輻射,並對區域中心的下一級醫院進行督促、指導工作和培訓教育,在我省範圍內形成一個規範化的肺癌診療網路,從而全面提升我省肺癌診療水準,使龍江地區的肺癌患者大大獲益。

治療關口前移 將姑息治療轉變為徹底治癒

目前,肺癌已成為全世界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我國則是世界上肺癌患者最多的國家,並呈現出年輕化趨勢。根據2016年國家癌症中心近日發佈的《2013年中國惡性腫瘤發病和死亡分析》報告顯示,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排第一位的是肺癌,每年新發病例約73.3萬,全國惡性腫瘤死亡第一位的也是肺癌,每年死亡病例約59.1萬,肺癌可謂腫瘤中的第一殺手。

中國肺癌防治聯盟主席、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所長白春學教授做題為《亞太肺結節評估指南解讀及執行策略》講座

吳曉梅教授指出,肺癌死亡率之所以如此之高,是因為被發現時往往已經到了中晚期,這主要是由於肺癌早期具有隱匿性,一般沒有明顯症狀,等出現咳嗽、咳血、胸痛等症狀再就診時,常常已經發展到了肺癌的中晚期,這時患者只能採取姑息治療的方式來減輕病痛,而如果肺癌在肺結節在8~10mm時就準確診斷並治療,將大大延長肺癌患者的生命並提高生存品質。因此吳曉梅教授強調,防治肺癌應將治療關口前移,從關注肺結節開始。

會議現場

據瞭解,自哈醫大二院2016年12月末成立中國肺癌防治聯盟黑龍江省分聯盟以及中國肺癌防治聯盟肺結節診治分中心以來,在近七個月的時間裡,已完成300餘例肺結節的手術。吳曉梅教授表示,早期肺癌切除術,術前術後的吻合率、診斷率與精准治療率達到了90%以上,對患者來說,贏得了巨大的生機和希望。

文|李華虹 徐麗娟

攝影|徐麗娟

編輯|楊帆

授牌儀式

五個區域中心將依託哈醫大二院,以肺癌為重點,培訓基層醫院臨床骨幹醫師,並開闢以患者為中心“雙向轉診”綠色通道,實現肺癌患者在上下級醫院間的轉診聯動。同時,五個區域中心發揮示範作用,繼續向周邊地區進行輻射,並對區域中心的下一級醫院進行督促、指導工作和培訓教育,在我省範圍內形成一個規範化的肺癌診療網路,從而全面提升我省肺癌診療水準,使龍江地區的肺癌患者大大獲益。

治療關口前移 將姑息治療轉變為徹底治癒

目前,肺癌已成為全世界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我國則是世界上肺癌患者最多的國家,並呈現出年輕化趨勢。根據2016年國家癌症中心近日發佈的《2013年中國惡性腫瘤發病和死亡分析》報告顯示,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排第一位的是肺癌,每年新發病例約73.3萬,全國惡性腫瘤死亡第一位的也是肺癌,每年死亡病例約59.1萬,肺癌可謂腫瘤中的第一殺手。

中國肺癌防治聯盟主席、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所長白春學教授做題為《亞太肺結節評估指南解讀及執行策略》講座

吳曉梅教授指出,肺癌死亡率之所以如此之高,是因為被發現時往往已經到了中晚期,這主要是由於肺癌早期具有隱匿性,一般沒有明顯症狀,等出現咳嗽、咳血、胸痛等症狀再就診時,常常已經發展到了肺癌的中晚期,這時患者只能採取姑息治療的方式來減輕病痛,而如果肺癌在肺結節在8~10mm時就準確診斷並治療,將大大延長肺癌患者的生命並提高生存品質。因此吳曉梅教授強調,防治肺癌應將治療關口前移,從關注肺結節開始。

會議現場

據瞭解,自哈醫大二院2016年12月末成立中國肺癌防治聯盟黑龍江省分聯盟以及中國肺癌防治聯盟肺結節診治分中心以來,在近七個月的時間裡,已完成300餘例肺結節的手術。吳曉梅教授表示,早期肺癌切除術,術前術後的吻合率、診斷率與精准治療率達到了90%以上,對患者來說,贏得了巨大的生機和希望。

文|李華虹 徐麗娟

攝影|徐麗娟

編輯|楊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