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糧食出入庫,機械設備如何科學保管

糧食出入庫機械化水準體現了企業現代化水準的高低。 應根據生產需要和機械維修技術能力等因素合理配置機械, 規範日常管理, 做好維修保養工作, 做到糧食出入庫“設備先行”。

合理配置機械設備

配置情況應根據本單位的糧食出入庫數量、使用頻度和維修保養的技術能力等因素確定。 設備配置數量較少, 影響生產; 設備配置數量較多, 造成部分設備閒置和資產浪費, 也是不可取的。 同時, 如果機械設備保養到位、維修及時, 則數量配置從緊也不影響生產; 否則, 應有部分設備富餘, 防止因設備維修不及時影響糧食出入庫進度。

(糧食出入庫, 設備先行)

設備的規範管理

機械設備管理是通過規範非使用期間的庫存、保養、維修、報廢及檔案管理和使用期間的過程記錄, 掌握機械設備狀況, 確保需要時能夠安全使用。 一是建有專用的機械設備庫,

非使用期間, 機械設備不外放。 庫內設備存放劃分區域、定點定位、擺放整齊有序, 設備清潔無汙跡; 二是根據每台設備狀況, 每年制定維修、保養計畫; 三是建立健全機械設備檔案管理制度, 凡涉及機械設備購置、使用、維修保養、報廢、驗收及設備使用說明書等相關資料均歸檔存放; 四是使用期間, 現場也備有篷布等防雨物品;五是跟蹤記錄使用時間、潤滑、維修等情況, 如有必要, 可對使用中的機械設備提出停機檢修建議, 防止出現“不壞不停”現象;六是對使用年限較長、維修價值很低、有安全隱患確需報廢的機械設備, 及時按程式提報報廢申請, 防止出現不應有的安全事故。

(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 贊贊贊)

熏設備的維修保養

糧食出入庫作業現場粉塵多、環境差, 設備使用頻率又高, 容易出現電機燒毀、皮帶磨損斷裂、軸承損壞等等狀況, 進而影響生產。 因此, 搞好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非常重要。 正所謂, 糧食出入庫“設備先行”。

預防維修

每一次規模出入庫結束後, 應對所有使用過的設備進行精細檢修和保養,

對設備內外、縫隙處用氣泵除塵, 不留死角, 再用抹布擦試; 檢查所有配電線路, 更換老化電線, 保養電機; 油浸、清洗大小軸承、螺絲等, 並加潤滑油保養軸承; 更換壞、損零部件, 如需要時焊接校正碰撞部位; 對油漆脫落部位進行防銹處理等, 直至擦洗、保養如新, 安裝調試後, 整齊擺放在機械庫中。 此項工作一般在夏糧、秋糧收購前完成, 可邀請廠家專業人員與本企業維修人員一同進行。 同時, 每年應根據設備磨損的情況和設備說明書的要求安排設備維修計畫, 積極進行設備大修和中修。

(確保設備順暢使用)

事後維修

機械設備發生故障或損壞後, 及時開展設備搶修工作。 一般應先考慮用備用機械替換故障機械, 以不延誤出入庫進程為原則; 如無備用機械或故障容易解決, 需要維修人員加班加點進行。 事後維修一般只針對故障點進行。 若機械設備替下後, 需要進行全面維修的, 也應進行大修後再投入使用。

潤滑保養

潤滑保養是減少設備磨損損壞, 保持設備完好的最有效的方法。應堅持在出入庫作業結束停機後或每天一早開機前進行機械維修,開展定人、定點、定質、定量、定週期的“五定”潤滑保養工作,降低設備故障率。

保持設備完好的最有效的方法。應堅持在出入庫作業結束停機後或每天一早開機前進行機械維修,開展定人、定點、定質、定量、定週期的“五定”潤滑保養工作,降低設備故障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