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風水>正文

Istana Woodneuk 被遺忘的“皇宮”

文/樂童 攝影/Billy Mork

新加坡植物園附近有一棟被遺忘的豪宅。 它曾是柔佛蘇丹阿布巴卡爾建給蘇丹王妃卡達吉亞在新加坡的“皇宮”, 名叫Istana Woodneuk。 本地很多攝影愛好者都聽說過這個地方, 那裡似乎沒有被新加坡快速城市發展所影響, 依然停留在自己的時空裡。 雖說這裡是私人房產, 閒人不得隨意闖入, 但是由於處在“荒郊”之中, 還是不時有人前來探險。

吾城開埠近200年, 東西文化景觀層巒疊翠。 這是養育我們的土地, 是我們眷戀的家園。

如果有人問起, 新加坡有幾個Istana (皇宮), 相信很多人會毫不猶豫地回答:“只有一個,

那就是在多美哥地鐵站附近的總統府。 ”

但人們有所不知, 新加坡植物園附近有一棟被遺忘的豪宅, 名叫Istana Woodneuk。 這幢豪宅建於約上世紀30年代, 是柔佛蘇丹阿布巴卡爾(Sultan Abu Bakar)為蘇丹王妃卡達吉亞 (Sultanah Khadijah) 建在新加坡的家。

大屋曾讓人“眼前一亮”

很多攝影愛好者都聽說過這個地方, 那裡似乎沒有被新加坡快速城市發展所影響, 依然停留在自己的時空裡。

我與友人曾到廢墟探察, 只見四處一片荒蕪, 野草長得茂密, 屋子似如建在一片森林之中。 難道所有的Istana都要如此地與世隔絕嗎?

有著藍色屋頂的Istana Woodneuk, 屋子結構在2006年一場大火中受到嚴重損害, 如今屋頂已經坍塌, 只剩下地上所看到的碎片了。

1935年《海峽時報》曾報導:“豪宅的外觀讓人賞心悅目, 屋內的設計主要採用磚塊和石頭,

色調使用暗米色和灰色, 屋頂用的是德文郡藍色的瓷磚, 在陽光下波光粼粼。 這非凡的顏色搭配讓人眼前一亮, 絕對是一棟很獨特的屋子。 ”

●客廳“藍廳”

Istana Woodneuk的寬敞客廳, 曾被稱為“藍廳”(Blue Lounge)。 藍廳的中央就是這氣派十足的樓梯, 可以想像以前的貴族們穿著他們的禮服, 緩緩走下樓梯, 與前來出席晚會的貴賓寒暄幾句, 然後品嘗小糕點, 聽著古典樂, 翩翩起舞。

樓梯扶手的設計雖然簡單, 但卻別致, 看了有種舒服的感覺。 對比手中所拿著形容屋子昔日風光的文章, 還有眼前所看到的廢墟, 如果來一次時光倒流, 我是否能回到過去?

●飯廳

上述報導也有提到Istana Woodneuk的飯廳, 圖像有點模糊, 文字裡倒是詳盡地形容了飯廳內的柚木牆壁裝飾。

在飯廳裡繞了一圈, 發現有個房間牆壁與眾不同, 並沒有被嚴重損壞的痕跡, 反而依然有那雍容華貴的感覺:木制牆壁, 配上鑲木地板, 如果再配上木制的桌椅, 整個感覺很一致, 給人溫馨、自在與踏實的感覺。

●寢室

走到樓上, 看來以前是寢室所在地, 但今天已成了長滿青苔的幾道牆。 因為365天陽光普照, 許多植物都在這裡生根, 一片綠意和到處所看到的損壞對比成趣。

其實在這一帶有兩棟蘇丹的豪宅, 一是Istana Woodneuk, 另一是Tyersall House。

雖說這裡是私人房產, 閒人不得隨意闖入, 但是由於處在“荒郊”之中, 還是會有人不時前來探險。

檳城藍屋

馬來西亞檳城的藍屋 (Blue Mansion)廣為人知, 其實它也曾經有過一段滄桑經歷。

兩幢豪宅,

兩種命運

藍屋是有名商人張弼士(Cheong Fatt Tze) 的家。 這幢大宅大有來頭, 據說張弼士算過風水, 為讓風水陣萬無一失, 他特地買下屋子前面那塊地來改道路的方向, 不讓財富流失出去。

張弼士為了避免後代把自己辛苦累積的家產敗光, 遺囑規定他去世後家人每月只能拿一小數目的錢, 而這錢不足以支付保管豪宅的費用, 所以後人逼不得已把豪宅分割出租。 房客畢竟不是家的主人, 在名貴的木制地板上毫無顧慮地煮飯燒菜, 煙熏髒了天花板也沒人理會。

後來屋子隨著後人的移民而沒落了, 變得有點像鬼屋, 一直到有一群熱心于文化歷史的人欣賞它的價值, 決定重金修復, 才恢復了往日輝煌。 近些年藍屋還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Heritage Award”,

如今已是一家精品酒店, 也開放給旅客參觀, 讓更多人認識屋子的歷史。

兩幢豪宅, 兩種命運。

如果屋子會說話, Istana Woodneuk或許會娓娓道出它曾經風光的過去;若某日Istana Woodneuk所處在的這塊寶地被重新發展, 屋子也被鏟為平地, 我們是否有辦法記得那段曾經?

(作者為博物館義務導覽員)

新加坡植物園附近的Istana Woodneuk遺址。

新加坡植物園附近的Istana Woodneuk遺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