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雲市場暗流湧動,軟體發展雲能否為華為撐開公有雲市場的大門?

撰文:T客匯 楊麗

資料顯示, 中國軟體初創企業數量達到161萬家, 但中美創業成功率相比為1:5, 項目失敗率在70%以上, 其中有三個原因與軟體研發能力相關。 而目前國內IT行業面臨著顛覆型創新、跨界競爭加劇、軟體產品反覆運算週期越來越短等問題。

聚焦公有雲市場, 軟體發展雲平臺成敲門磚

華為軟體發展雲產品總監徐峰提到, “目前DevOps轉型困難, 95%的企業組織正在使用或評估雲, 雲在企業的發展成熟度及採用率越來越高, 未來需要向智慧高效的研發平臺進行轉型。 一個多語言的混合程式設計的時代來臨,

而軟體發展需要新的模式和新的平臺。 ”

從歷史上講, 華為從1989年開始, 經過20多年的持續優化研發效率和工具, 目前可應對多變的研發需求, 軟體研發效率提升了一倍。 此外, 華為構建了軟體研發能力的組織, 經歷了從單體工具, 到端到端工具鏈, 再到現階段自動化的歷程, 未來將嵌入智慧化技術。

基於華為多年研發實踐經驗, 去年12月華為軟體發展雲正式上線, 面向中小軟體企業、外包企業、雙創企業、互聯網企業、高校和廣大軟體發展者, 通過雲服務方式面向軟體發展者提供的一站式雲端DevOps 平臺。 開發團隊可基於雲服務模式按需使用, 在雲端進行專案管理、配置管理、代碼檢查、編譯、構建、測試、部署、發佈等, 進行軟體發展,

具有“一多、二全、三高”的特點, 即“多場景、全集成、全雲化、高性能、高安全、高智慧”。

1、公有雲戰場PK, 發展潛力巨大

實際上, 市場研究機構全球公有雲服務市場將從2016年的2092億美元增至2017年的2468億美元, 增幅高達18%, 市場前景尤為可觀。 華為輪值CEO徐直軍曾提到, “我們認為用公有雲為企業和政府提供服務是不可阻擋的趨勢, 華為將在2017年開始強力投資, 今年將發展10-20家與華為真正同舟共濟的合作夥伴, 對於這些合作夥伴我們會給予一些特別的政策支援, 包括一些區域和行業進行公有雲的排他授權, 共同面向未來, 共同獲得發展。 ”

從2006年谷歌首次在業界提出“雲計算”的概念, 到如今雲計算技術突飛猛進, 十年間, 越來越多的雲計算供應商群起紛爭。

AWS在公有雲市場已占半壁江山, 微軟Azure重在中大型傳統企業向雲端遷移, 阿裡雲則在金融、遊戲、電商等領域開始收割, 國內三大運營商意在IDC資源, 初創雲供應商Ucloud和青雲則以技術和服務為切入點, 為中小創新企業提供雲服務。 而華為則在私有雲領域深耕多年, 近兩年旨在搶奪公有雲市場。

最早在2015年7月推出華為企業雲, 華為就此開啟了公有雲戰略佈局。 去年華為企業雲加快市場拓展步伐, 初步完成了全國雲服務網路的佈局, 聚焦I層, 使能P層, 聚合S層, 並承諾“上不碰應用, 下不碰資料”。 目前, 華為雲已經與德國電信、西班牙電信和中國電信等海內外運營商聯合提供公有雲服務。

2、針對中小企業用戶, 自身能力經驗使然。

目前中國有著兩千多萬家中小企業, 他們對於雲服務的要求和訴求也是很高的, 但是中小企業往往很難有能力去構建自己的一套開發體系。

華為企業雲業務部總裁楊瑞凱提到, “中小企業的雲服務, 華為是從通信起家, 服務大企業, 央企、國企和行業客戶積累的優勢非常大。 我們關注的是對中小企業的雲服務, 對中小企業的雲服務華為企業雲這5年一直在持續投入, 需要加速積累這方面的能力。 ”

未來華為雲將朝著兩個方向發力, 一個是大企業、國企央企;另一個是中小企業群體。 而華為雲多年服務中大型政企客戶的技術經驗, 加之資源積累, 能更好的進行內部資源的整合, 同時解決了中小微企業用戶的需求痛點。

早在2011年華為雲開始組建, 通過5年多的積累, 也積累了大量服務於中小企業的能力。

3、國家政策紅利的推動。

一方面, 國內外軟體教育有很大的不同, 國內目前還是以基礎的程式設計和理論為主, 實踐不足, 且高校教育與企業需求脫節、教學模式缺乏創新。 華為目前已經在大連和青島兩地與各大高校建立了產、學、研的教育發展模式。

另一方面, 這與國家政策推動也是分不開的。 目前, 全國中小微企業已有2400多家, 這部分使用者成為體量最大的一批潛在用戶。 在今年兩會政府報告中, 就提到, “加強對創新性中小微企業 的支援”、“持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這足以體現政府的態度和未來的趨勢。 選擇青島, 楊瑞凱提到, “青島的軟體產業發展良好, 到今年已達到1600億的產值,加之高等院校彙聚,成就了軟體發展的良好土壤”。

根本上講,伴隨著國家政策紅利,華為將繼續奉行技術+平臺+生態的雲戰略,憑藉雲市場跑馬圈地的一貫風格,在不同層面構建生態合作,包括軟體發展、應用開發、遷移運維、管理服務、解決方案等各個層面,聚焦三類合作夥伴:應用開發合作夥伴、應用遷移合作夥伴、銷售型合作夥伴,那麼,軟體發展雲的推出僅是華為攻佔公有雲市場的第一步。

到今年已達到1600億的產值,加之高等院校彙聚,成就了軟體發展的良好土壤”。

根本上講,伴隨著國家政策紅利,華為將繼續奉行技術+平臺+生態的雲戰略,憑藉雲市場跑馬圈地的一貫風格,在不同層面構建生態合作,包括軟體發展、應用開發、遷移運維、管理服務、解決方案等各個層面,聚焦三類合作夥伴:應用開發合作夥伴、應用遷移合作夥伴、銷售型合作夥伴,那麼,軟體發展雲的推出僅是華為攻佔公有雲市場的第一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