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這6大類藥物能,對於心肌梗死患者來說很重要

心肌梗死號稱心血管病中“第一殺手”, 它是由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導致血管管腔狹窄, 血栓形成, 心肌出現嚴重而持久缺血, 造成部分心肌損傷一種疾病。 它具有起病隱匿、併發症多及死亡率高等特點。

就心肌梗死的預後而言, 臨床醫生要給予患者規範化用藥, 患者要提高自身依從性, 按時遵守醫囑服藥, 才能有效改善臨床症狀, 下面我們介紹一下能夠有效改善心肌梗死患者預後的6類藥物是哪些?

1、降低膽固醇藥物

膽固醇含量增高可以誘發冠狀動脈狹窄, 進而促使血管閉塞, 導致血栓形成。

他汀類藥物可降低膽固醇指標, 預防心肌梗死的發生。

所以此類藥物主要是從冠心病發病的根源上來治療。 冠心病患者即便膽固醇不高, 也要服用此類藥物。 此類藥物的代表藥物是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

2、使用血管擴張劑

此類藥物主要是減輕左心室前負荷, 常用藥是口服消心痛,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等。 本品直接鬆弛血管平滑肌, 特別是小血管平滑肌, 使全身血管擴張, 外周阻力減少, 靜脈回流減少, 降低心肌耗氧量、解除心肌缺氧。

3、抗血小板聚集藥物

冠狀動脈內形成了血栓, 導致動脈血管堵塞, 從而形成了急性心肌梗死。 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可以有效對抗血小板聚集, 預防血栓形成。 患者長期服用此類藥物可以有效改善臨床預後,

預防再次血栓形成。

抗血小板聚集藥物的代表藥有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氯吡格雷。 現有的臨床指南建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要堅持聯合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1年左右。 然後長期服用阿司匹林。

4、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不僅是降壓藥物中強適應症最廣泛的一線抗高血壓藥物, 而且是冠心病患者的基礎治療藥物。 它能夠有效改善心肌重構, 降低心肌梗死併發症。 此類藥物的代表藥物有依那普利、卡托普利、貝那普利及福辛普利等。

5、血管緊張素ll受體拮抗劑

由於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有誘發乾咳的副作用, 如果患者出現此類副作用, 可以選擇其替代藥物血管緊張素ll受體拮抗劑,

其作用機制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相似, 同屬阻斷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的藥物。

雖然這類藥物在高血壓的治療過程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在心肌梗死患者治療過程中, 它的主要作用是改善心肌重構, 預防併發症, 即使患者血壓指標正常也需要長期服用。

6、β-受體阻滯劑

β受體阻滯劑可以通過減慢心率來降低體循環血壓和減弱心肌收縮力, 進而降低心肌耗氧, 減少其心肌梗死面積, 不僅能夠為患者帶來直接獲益, 還能夠預防不良心室重構和心衰。

臨床醫生應該根據心梗後患者具體情況制定個體化的管理策略, 建議急性前壁心梗患者儘早應用此類藥物, 前壁心梗急性期易於發生室早、室速、乃至室顫,

β-受體阻滯劑是預防和治療此情況效果最佳的選擇。

此類藥代表藥物是普奈洛爾、美托洛爾、噻嗎洛爾、醋丁洛爾及卡維地洛等。 β受體阻滯劑在心肌梗死藥物治療中佔據重要地位, 正確合理使用該類藥物不僅可有效控制症狀, 更重要的是積極改善病人預後。

心肌梗死後要服用上述六種藥物, 能夠有效的調脂、穩定動脈粥樣斑塊, 減少心肌氧耗, 預防心肌重構, 在最大程度上防止心肌發生再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存率和遠期預後才會得到顯著提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