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綦江區召開農業農村發展、創建市級文明城區、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大會 潘毅琴講話 姜天波主持

3月22日, 綦江區召開農業農村發展、創建市級文明城區、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大會, 安排部署相關工作。 區委書記潘毅琴在會上強調, 按照“走對路、扎實幹”的要求, 自覺擔當、主動作為, 全力推動各項事業邁上新臺階。 區委副書記、區長姜天波主持會議, 區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前元, 區政協主席母明江, 區委副書記趙如均等全體在家區級領導參加大會。

會議安排部署了今年農業農村、水利、民政、市級文明城區創建、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等各項工作。 古南、文龍、石角、趕水、打通、東溪6個街鎮代表分別與區政府簽訂了違法建築整治、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森林防火、防控重大動物疫病、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山坪塘整治等工作責任書。

潘毅琴在會上指出, 農業農村、水利、民政、創建市級文明城區, 以及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和違法建築整治等方面的工作, 件件關乎民生, 群眾直接能感知、能體會、能受益, 期待很多。 全區上下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來抓緊、抓好、抓實, 確保件件落到基層, 件件取得實效。

潘毅琴要求, 要堅持以基層為導向, 解決“為什麼”的問題。 “九層之台, 起於壘土”, 只有把與千家萬戶的柴米油鹽、衣食住行休戚相關的小事長期不懈抓實抓好了, 才能獲得群眾點贊, 才能為綦江長遠發展夯實基礎。 回頭看, 過去一年, 綦江區各項工作有進步,

亮點多, 效果好, 為全區“十三五”開好局提供了有力支撐。 冷靜看, 綦江正處於爬坡上坎、攻堅克難、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 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差距, 我們既要當問題發現者, 更要做問題的解決者, 拿出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決心, 拿出科學合理、務實可行的措施, 切實把問題解決好, 把工作落實好。 向前看, 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 在五大發展理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等引領下, 綦江“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水”, 綦江得天時、擁地利, 占人和, 幹事創業正當其時, 我們必須順勢而為, 乘勢而上。

潘毅琴要求, 要堅持發展為導向, 解決“抓什麼”的問題。 要在狠抓重點上有所作為, 立足農業增效, 抓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立足農村增綠、城鎮提質,

全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市級文明城區創建;立足農民增收, 讓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的日子。 要在破解難點上有所突破, 高度重視切實解決好“人”的問題、要素問題、體制機制問題、農業風險防控等關鍵問題。 要在打造亮點上有所彰顯, 農業發展要圍繞“綦江特色”打造“綦江品牌”, 立足“綦江獨有”繼續做大做強, 立足“綦江特創”繼續做響做靚。

潘毅琴強調, 要堅持以結果為導向, 解決“怎麼幹”的問題。 新形勢下各項工作面臨諸多新變化、新情況, 全區各級幹部特別是基層農村幹部, 既要“埋頭拉車”, 更要“抬頭望路”, 創造性開展工作。 要在其位、謀其政, 盡其責、有其為, 切實增強抓好“三農”、創建市級文明城區的能力與激情,

以更新的觀念、更高的標準、更足的幹勁, 扎扎實實想事謀事幹事成事。 要牢固樹立“一盤棋”的思想, 進一步完善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協調推進的工作機制, 形成部門、街鎮、村(社區)相互配合、密切協作、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村民富不富, 關鍵看幹部;村子強不強, 要看領頭羊”。 潘毅琴對到會的381位村(社區)書記提出三點希望。 一要有定力, 在政治上靠得住。 要把黨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黨員, 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 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 二要有作為, 在工作上幹得好。 要全力以赴謀發展、抓發展, 緊密聯繫實際找准發展路子, 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要牢固樹立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

自覺貫徹黨的群眾路線, 真心把群眾當親人, 多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做到心系群眾、熱愛群眾、服務群眾。 要推進黨建, 抓班子帶隊伍, 做到思想上同向, 工作上合力, 行動上一致, 凝聚成堅強的戰鬥堡壘。 三要有敬畏, 在作風上過得硬。 常懷敬畏之心, 頭腦中要始終有盞“紅綠燈”, 不觸碰法紀這條“高壓線”, 以優良的黨風帶社風、促村風、正民風, 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

重慶綦江網 記者 楊翼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