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奶奶是一名農婦,她教會我:即使家裡並不富有,但內心從不貧窮

小時候便是跟著奶奶在農村長大的, 日子雖然沒有現在過得舒服、方便, 但卻是最開心的時光。

童心便是從那裡開始的, 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就是放了學去雞院子裡面撿熱乎乎的雞蛋;最討厭的事情就是在五穀豐登的時候下雷陣雨,

家裡就4個人, 2個老的, 2個小的, 所幸隔壁的鄰居每次都會來幫我們一起搶雷陣雨(在下雨前把曬出去的所有糧食收回倉內)。

可鄰居也不是每次都善意滿滿的。

小時候喜歡看電視, 可我們家沒有, 我和妹妹就喜歡跑去隔壁鄰居家看。 一來二去多了, 鄰居家的爺爺開始厭煩了吧, 終於在我們共同的院子裡面築起了一道“城牆”, 還多了一道門, 門裡面是條看門小狼狗, 別看它小, 可會叫喚了, 人還沒靠近, 它就開始打起小報告了。

漸漸地我們也有自知之明了, 明白鄰居家可能不歡迎我們。 奶奶看我們很沮喪, 就說:“電視啊, 都是人演出來的, 晚上叫你爺爺給你們演, 保證比電視還精彩”。

那之後只要爺爺奶奶有空, 他們都會給我們講很多故事, 大多都是川劇的一些橋段,

什麼穆桂英掛帥啊、薛仁貴啊、龍門二十四灘啊、哪吒剔骨割肉啊等等, 包括一些神話鬼怪之類的。 爺爺講得很生動形象, 高興的時候還會唱上兩段, 只要這個時候奶奶看爺爺的眼神就是滿滿的崇拜和粉紅色愛心。

即使家裡並不富有,

但內心從未貧窮。 記得小學學完一篇關於牛郎和織女的文章後, 我奶奶告訴我說, 她聽她的奶奶講, 如果在七月初七的晚上, 偷偷地潛伏在葡萄架下就能聽見這對情侶的對話, 還問我想聽嗎?我當然想, 到不是聽情侶的對話, 而是能聽見神仙說話, 那不是一件很牛逼又刺激的事?我使勁點頭, 但事實證明, 那天跑到我們後院的葡萄架下面坐著, 除了天上的星星, 一身的蚊子包, 那就是田裡青蛙呱呱呱的叫聲……我很失望, 奶奶卻對我說:可能是我們家的葡萄架太小了。

現在我長大了,學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瞭解了唯物思想,知道這一切不過是虛構的,是假的!但我非常感激奶奶陪我“胡鬧”,讓我從小就在心底埋下了一顆叫“希望和美好”的種子,這個世界並不是那麼無趣、呆板、現實、殘酷,比如沒錢買電視,我們可以聽爺爺講故事,還可以提問,非常有趣;比如奶奶知道我學了那篇課文,陪我去葡萄架偷聽,而非去抨擊反對它,這個舉動激發我的想像力,讓我的內心會變得美好。

苦中作樂,不樂也樂。就像謝麗爾《向前一步》裡面提到的一個觀點,當你很生氣的時候,你假裝不生氣,1個小時後你會想“我剛剛為什麼會生氣”。這在心理學上叫作:“自我暗示”。朗達.拜恩的《秘密》一書中其實就是不斷的自我暗示,使得在逆境的人逐步走向順境。

奶奶並不是所有時候都那麼溫和。爺爺是30年代出生的人,大專文憑,空軍招募的時候由於體檢不合格被刷了下來,後面娶了小他16歲的奶奶。奶奶雖然年紀比爺爺小,但是比爺爺成熟多了。爺爺一直在念書,從來沒有做過農活,結婚後全靠奶奶一個人指揮,奶奶做得忙不過來,又沒人幫忙的時候就會對爺爺一腔怒火,“你說你讀書有什麼用?百無一用是書生說的就是你!”有時候爺爺會悶聲不吭,有時候氣急了也會還奶奶一嘴:“誰像你,小學三年級都沒畢業”。

後來爺爺在生產隊謀了打米的工作,按理來說那時候家裡應該不會缺米,畢竟你天天幫別人打米,撿也得撿點回來吧。事實卻不是這樣,爺爺是個特別剛正不阿的人,利己損公的事情絕對不會幹。可是吧,你不幹,自然有人幹,然後就把這鍋往爺爺身上甩。那時候還是實行的公分制,還沒有按勞分配。

生產隊負責人說:“你今天要麼把米交出來,要麼就扣你5個公分”。當時是憑公分分糧,這不是往死路上逼嗎?爺爺拒不承認。那些人看從我爺爺這裡問不出什麼,就所有人都跑到我們家去鬧,一群男人把我奶奶圍住,不准她走。當時我奶奶背上還背著我三爸,男人們的質問聲,孩子的哭聲交雜在一起,奶奶瞬間就崩潰得哭了出來,那時候的奶奶才20出頭。一邊辯解一邊抹淚,可那群人一點都不肯放過我們。奶奶見沒有辦法,乾脆豁了出去,嚎啕大哭,並指責那個陷害爺爺的人不要臉,其他人雖然沒有立刻就相信,但多少開始懷疑那個人了,後面還把背上的三爸扔給其中一個人說用來抵公分,甩下一句:“逼死我們,你們有什麼好處?”就走了,抱孩子那個人趕緊把三爸還給我奶奶,就帶著人走了,聽奶奶說,後來這事兒也就不了了之了。

現在奶奶老了,可心理年齡感覺比我還年輕,特別愛看偶像劇,她的偶像就是趙麗穎。她並不知道她喜歡的人的真名,只知道薛杉杉、花千骨。每次回家,奶奶都在看《杉杉來了》。我問她,“你翻來覆去就看這個,不膩嗎?還沒看夠?”奶奶這時候就會像個小孩子一樣不好意思的說:“我喜歡那個封騰,長得很帥,很有霸氣,就是不愛笑。你不知道,他喜歡薛杉杉得很,還給她包了個魚塘。”我心裡默默明瞭,原來是魚塘。小時候奶奶可是對生產隊的魚塘眼紅得很啊。

經歷了世界的冷暖調、黑白色之後,奶奶依然喜歡“粉色”,那種美好而輕柔的顏色,直到今天她依然有一顆閃閃發光的少女心,快樂自己也溫暖別人。

把堅忍的一面都藏在了柔軟的粉紅色下麵。

這就是我最佩服的人,我的奶奶。

最後,希望全天下的奶奶都長命百歲。

--END--

(十三原創;圖自網路)

現在我長大了,學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瞭解了唯物思想,知道這一切不過是虛構的,是假的!但我非常感激奶奶陪我“胡鬧”,讓我從小就在心底埋下了一顆叫“希望和美好”的種子,這個世界並不是那麼無趣、呆板、現實、殘酷,比如沒錢買電視,我們可以聽爺爺講故事,還可以提問,非常有趣;比如奶奶知道我學了那篇課文,陪我去葡萄架偷聽,而非去抨擊反對它,這個舉動激發我的想像力,讓我的內心會變得美好。

苦中作樂,不樂也樂。就像謝麗爾《向前一步》裡面提到的一個觀點,當你很生氣的時候,你假裝不生氣,1個小時後你會想“我剛剛為什麼會生氣”。這在心理學上叫作:“自我暗示”。朗達.拜恩的《秘密》一書中其實就是不斷的自我暗示,使得在逆境的人逐步走向順境。

奶奶並不是所有時候都那麼溫和。爺爺是30年代出生的人,大專文憑,空軍招募的時候由於體檢不合格被刷了下來,後面娶了小他16歲的奶奶。奶奶雖然年紀比爺爺小,但是比爺爺成熟多了。爺爺一直在念書,從來沒有做過農活,結婚後全靠奶奶一個人指揮,奶奶做得忙不過來,又沒人幫忙的時候就會對爺爺一腔怒火,“你說你讀書有什麼用?百無一用是書生說的就是你!”有時候爺爺會悶聲不吭,有時候氣急了也會還奶奶一嘴:“誰像你,小學三年級都沒畢業”。

後來爺爺在生產隊謀了打米的工作,按理來說那時候家裡應該不會缺米,畢竟你天天幫別人打米,撿也得撿點回來吧。事實卻不是這樣,爺爺是個特別剛正不阿的人,利己損公的事情絕對不會幹。可是吧,你不幹,自然有人幹,然後就把這鍋往爺爺身上甩。那時候還是實行的公分制,還沒有按勞分配。

生產隊負責人說:“你今天要麼把米交出來,要麼就扣你5個公分”。當時是憑公分分糧,這不是往死路上逼嗎?爺爺拒不承認。那些人看從我爺爺這裡問不出什麼,就所有人都跑到我們家去鬧,一群男人把我奶奶圍住,不准她走。當時我奶奶背上還背著我三爸,男人們的質問聲,孩子的哭聲交雜在一起,奶奶瞬間就崩潰得哭了出來,那時候的奶奶才20出頭。一邊辯解一邊抹淚,可那群人一點都不肯放過我們。奶奶見沒有辦法,乾脆豁了出去,嚎啕大哭,並指責那個陷害爺爺的人不要臉,其他人雖然沒有立刻就相信,但多少開始懷疑那個人了,後面還把背上的三爸扔給其中一個人說用來抵公分,甩下一句:“逼死我們,你們有什麼好處?”就走了,抱孩子那個人趕緊把三爸還給我奶奶,就帶著人走了,聽奶奶說,後來這事兒也就不了了之了。

現在奶奶老了,可心理年齡感覺比我還年輕,特別愛看偶像劇,她的偶像就是趙麗穎。她並不知道她喜歡的人的真名,只知道薛杉杉、花千骨。每次回家,奶奶都在看《杉杉來了》。我問她,“你翻來覆去就看這個,不膩嗎?還沒看夠?”奶奶這時候就會像個小孩子一樣不好意思的說:“我喜歡那個封騰,長得很帥,很有霸氣,就是不愛笑。你不知道,他喜歡薛杉杉得很,還給她包了個魚塘。”我心裡默默明瞭,原來是魚塘。小時候奶奶可是對生產隊的魚塘眼紅得很啊。

經歷了世界的冷暖調、黑白色之後,奶奶依然喜歡“粉色”,那種美好而輕柔的顏色,直到今天她依然有一顆閃閃發光的少女心,快樂自己也溫暖別人。

把堅忍的一面都藏在了柔軟的粉紅色下麵。

這就是我最佩服的人,我的奶奶。

最後,希望全天下的奶奶都長命百歲。

--END--

(十三原創;圖自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