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學者楊慎質疑:千里鶯啼誰人聽得

◎周嘯天(詩人、四川大學教授)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大和七年(833年)春詩人杜牧奉沈傳師命由宣州、經建康往揚州聘問牛僧孺, 詩即作於往返途中。 “江南春”是一個大的題目, 這首詩是大題小做, 卻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其秘訣只在兩個字:穿越。

“千里鶯啼綠映紅”二句, 概寫江南風和日麗的風光。 首句兼有聽覺與視覺之美, 而氣象闊大, 卻引來吐槽, 吐槽者偏偏又是明代大學者楊慎, 他說:“千里鶯啼, 誰人聽得?千里綠映紅, 誰人見得?若作十裡, 則鶯啼綠紅之景,

村郭樓臺, 僧寺酒旗, 皆在其中矣”, 清人何文煥駁得好:“即作十裡, 亦未必盡聽得著、看得見!題雲‘江南春’, 江南方廣千里, 千里之中, 鶯啼而綠映焉;水村山郭, 無處無酒旗, 四百八十寺, 樓臺多在煙雨中也。 此詩之意即廣, 不得專指一處, 故總而命曰江南春。 ”

次句“水村山郭酒旗風”是名詞句, 也是空間顯現, 是詩中有畫的。 一句中有山、村、水、郭、酒、旗, 還有一個“風”字也是名詞, 但風是不具形的, 它的存在則通過“酒旗”招展見出, 所以這個字也可以視為動詞。 而一句之中, 包含了山、水、城、鄉幾個關鍵字, 還差一個人字, 卻又從“酒旗”加以暗示, 酒使人醉, 江南之春景使人心醉。 所以這兩句是難得的好句, 吐槽是沒有道理的。

“南朝四百八十寺”二句,

概寫江南雨景, 蓋江南水鄉, 雨景之美有愈於晴日, 我們可以想起很多佳句。 而杜牧這兩句, 更是以氣象闊大取勝。 三句不但是視通萬里, 更是思接千載。 更正一下, 南朝之于唐代, 好比晚清、民國之於新中國, 不過兩百年光景, 但兩百年也是穿越。 南朝統治者多佞佛, 一朝有一朝建築, 無怪江南佛寺之多也。 “四百八十寺”是作者獨有的堆垛數目營造氣勢的手法, 也是取其整數的說法。

按絕句三四句應有的關係, 三句若出以肯定、出以清楚, 四句則應出以不肯定、出以朦朧, “多少樓臺煙雨中”就是不肯定、就是朦朧。 因為江南地域廣大, “四百八十寺”不可能全在煙雨中;但煙雨籠罩的區域也不少。

所以這首詩妙在穿越, 詩人想像在無盡的時空中自由穿越。

如果只寫看得見、聽得著, 只要攝影錄音就行了, 那還要詩幹什麼呢。 詩的意蘊與其說是諷刺, 不如說是感喟, 是讚歎, 是沉思, 同時又帶一點感傷。 對歷史的沉思與對自然美的歌詠, 水乳交融著。 美大於善, 形象大於思想, 是詩之至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