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養水、過水、換水,小事攢人品,細節定成敗

看到題目, 很多魚友可能不屑一顧, 這有什麼好說的, 簡單得很。 是啊, 會者不難, 難者不會, 即便你知道怎麼操作, 卻不一定明白其中的道理, 我們不但要知其然, 還要知其所以然。 今天就跟大家一起探討這三樣的所以然, 不當之處, 請各位老魚友指正。

1、養水。

養水主要就是養以硝化細菌為主的有益菌群, 為什麼養, 水裡沒有嗎?有, 但很少很少。 如果回到上世紀, 那時候污染不嚴重, 你隨便從外邊的水窪或者小河溝裡, 取回一桶水, 裡面絕對有很多的硝化細菌, 即便是自來水裡面, 也有一些硝化細菌。 可現在污染日益嚴重, 想找到乾淨的自然水體已經不容易了, 而為了給菌群超標的自來水消毒, 大量的殺菌劑充斥其間, 硝化細菌被消滅殆盡。

有人推薦用桶裝水、直飲水, 是很乾淨, 只適合以後換水用, 開缸養水還是自來水經濟實惠, 晾曬爆氧兩三天就可以用了。 魚缸放滿水後不必放闖缸魚, 放一些去皮死蝦或帶殼爛貝, 甚至是一袋原味優酪乳, 下一步就是異營菌的事情了。 異營菌無處不在, 而且繁殖速度快, 幾天就會把缸裡的腐爛物分解完畢, 讓飼水裡充滿有機污染物, 為硝化細菌準備了“食物”。

此時你可以放入硝化細菌了, 從魚店或網上購買, 還可以從其他魚友的老缸裡取一些飼水和濾材, 開過濾、爆氧, 保持適宜的溫度(25°左右), 避免光照, 讓硝化細菌在魚缸裡慢慢繁衍生息, 因為它的繁殖速度慢, 大約二十天到一個月才能形成一定規模的群落。

現在你可以考慮去買魚了。

2、過水。

買回魚後就是過水了, 以前過水是把裝魚的袋子放到魚缸裡靜置, 等水溫一致後直接倒入主缸。 現在要做一些改變了, 先是要準備一個觀察缸, 從主缸裡盛一部分水, 把塑膠袋放入觀察缸, 水溫一致後把魚用網子撈進去, 不要從魚店帶回來的水。 可以在觀察缸裡放少許鹽, 因為魚店的魚都是在鹽水和藥水裡泡著的, 買回家需要一個適應過程。 注意有些魚不能放鹽, 比如清道夫和鯰魚等。

在觀察缸裡觀察三五天, 期間儘量不要餵食, 餵食也要少量喂, 確認沒有魚病後再轉入主缸, 這才算是過水完畢。

3、換水。

新魚入缸的一段時間裡水質指標可能有波動, 對魚只來說是個考驗, 為平衡指標, 適當換水是很有必要的。 晾曬好的新水最好在室內靜置一段時間, 跟魚缸水溫一致後再換, 不要直接全部倒入, 最好用滴流方式入缸, 既能提高溶氧量, 又可以讓水質指標不會出現大幅波動。

換水量在第一個月以每週換五分之一左右, 以後可以適當減少換水頻率, 以上方法都以裸缸為准。

文章系意牌旗下YEE水族世界編輯整理,轉發引用請注明。

以上方法都以裸缸為准。

文章系意牌旗下YEE水族世界編輯整理,轉發引用請注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