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洛陽河渠周邊將添遊園 沿河綠廊下設慢行道

日前, 我市下發了《洛陽市“四河同治、三渠聯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我市將經過3年綜合治理, 到2020年, “四河三渠”實現“水清、岸綠、路暢、惠民”的目標。 其中, 伊、洛、瀍、澗四條河中心城區將新增遊園、濕地21處, 中州渠、大明渠、鐵路防洪渠將新增遊園、濕地10處。 這些遊園、濕地都在哪兒?未來將建成啥模樣?咱不妨一起來看看。

位置

遊園、濕地都在哪兒?一起來看看

根據《方案》, 伊、洛、瀍、澗四條河中心城區將新增遊園、濕地21處, 預計2018年12月底前完成建設。 中州渠、大明渠、鐵路防洪渠將新增遊園、濕地10處, 預計2018年10月底前完成建設。 這些遊園、濕地都在哪兒?一起來看看。

亮點

遊園建設與周邊環境結合, 觀景、實用

“‘四河三渠’周邊遊園設計建設時, 會與周邊環境緊密結合:緊臨古城牆的遊園, 要注重遊人的賞景需求;臨近居民區的遊園, 要注重遊人健身、休閒需求;臨近寫字樓、辦公樓的遊園,

則可考慮將城市慢行系統、城市綠道等加入到遊園的設計中。 ”市園林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植物配置上, 會注重增花、增綠, 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綠”。

以北關遊園、新街遊園、南城壕遊園等為例, 這些遊園緊臨老城區未來要修復的金元古城牆, 除了要為市民提供休憩、賞綠等遊園功能, 還要與古城牆相協調, 美化城市景觀。 在植被選擇時, 不會過多選擇高大喬木, 避免遮擋古城牆景致。 同時, 在部分視交點或城市主幹道交叉口處, 綠植要為古城牆“讓路”, 為市民、遊客保留留影、賞景的最佳點位。

與古城牆周邊的遊園不同, 像九龍台遊園等面積較大的遊園, 就要考慮為遊人增添更多遊園樂趣,提供商業配套設施、健身休閒器材、運動場所、兒童遊樂場所。

同時, 瀍河、澗河兩岸遊園設計時, 還可多增添親水準台, 便於遊人近距離觀賞水景。

今後

沿河將添慢行道, 滿足市民散步、騎行需求

《方案》中提出, 將建立市政幹道為框架、濱河慢行道為網路、遊園步道為補充的三級道路系統, 岸路與周邊市政道路實現環通。

對此, 市園林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市政道路作為河道兩岸交通的框架, 是沿河暢通的一級道路系統;濱河慢行道以自行車和步行交通為主, 是沿河暢通的二級道路系統;遊園步道作為市政道路、濱河慢行道路之外的第三級道路, 用於加強道路之間的貫通。

以洛河東段, 二廣高速到偃師界為例, 今後就將以沿河綠廊加濱河慢行道的方式來設計,

並配備公廁、充電樁、房車營地、供水等設施。 (洛陽晚報記者 李雨璐 實習生 呂盼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