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罕見熱射病,咋得的咋預防

入伏後, 大連氣溫一路攀升。 攝影記者張春雷

入伏後, 大連氣溫一路攀升, 然而, 在這樣悶熱的天氣裡, “真是熱死人了”這句話真的不僅僅只是一句吐槽。

記者昨日從大連市中心醫院獲悉, 急診7月14日當天連續接診3名重症中暑的熱射病患者。 其中一名93歲的老人就診時已處於休克狀態, 體溫高達42℃, 經全力搶救, 因病情過重于15日淩晨1時離世。 這種病, 以往在大連很少發生。

急診通報 三名老人重度中暑

7月14日8:50, 120救護車載著一名高溫中暑患者來到市中心醫院急診, 副主任紀穎接診時, 患者發熱且已經出現意識喪失, 腦、肝、腎、心臟等多臟器也依次出現不同程度的衰竭。 正在搶救過程中, 10:20和12:00又分別送來兩名同樣情況的熱射病患者, 急診室立刻按照高溫中暑救治的一套措施, 迅速給予心肺復蘇、心電監護、吸氧、快速降溫, 大量補液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失衡等治療。

記者瞭解到, 3名熱射病患者年齡分別為62歲、77歲和93歲, 就診時兩名患者體溫42℃, 一名患者39℃。 最高齡的患者處於休克狀態, 在急診進行了心肺復蘇, 完善檢查後, 收到重症監護病房治療。 然而, 93歲患者因病情過重, 于15日淩晨1時死亡。 62歲患者在積極治療後意識恢復、體溫下降, 於15日離院。 另一位患者目前還在救治中, 仍處於低熱狀態, 生命體征不穩, 病情危重。

原因分析 不開空調不開窗

3名老人在家休息, 既沒大量運動, 也沒高溫作業, 怎麼好端端地中暑了?紀穎告訴記者, 據家屬介紹, 隨著氣溫升高, 3名老人近來都有些輕微的發熱症狀, 而77歲的患者本就因病發燒了。 老人在家不愛開空調, 室內溫度和濕度都很高, 13日晚間休息時把窗戶也關上了,

屋裡十分悶熱。

“中暑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重症中暑, 是中暑中情況最嚴重的一種, 如不及時救治將會危及生命。 ”紀穎解釋, 這類中暑又可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 一般情況下, 人體的熱量30%以上是通過出汗蒸發的, 而處於高溫高濕環境中時, 體內積存熱量逐漸增加, 但能散出來的卻越來越少, 體溫調節功能發生紊亂。 在三伏天家裡不開空調不開窗, 如果加上飲水不充足, 就很容易發生中暑。

專家建議 一有症狀趕緊自救

入伏第一周, 就發生如此密集的熱射病事件, 紀穎告訴記者, 這在往年是很少出現的。 在她十幾年的急診工作中, 每年夏天遇到重度中暑的不是很多。 “以往都是7月末至8月末,

才會出現, 而且是以高溫作業的工人為主。 但從去年開始, 明顯感覺患者來得更早了一些, 而且人群也以中老年人和運動人群為主。 ”

今夏熱得早、濕度高, 記者發現, 家裡通風不好的情況下, 室內溫度甚至可高達40℃, 就像蒸籠。 室外高溫作業人群、體弱的中老年人、各種慢性疾病患者、孕產婦及兒童都是中暑的高發人群。 醫生建議, 夏季預防中暑應改善居住環境, 保持室內涼爽和通風, 並注意合理營養和休息。 同時, 每天攝水量要達到2500毫升, 大量出汗更應補充含鉀、鎂、鈣鹽的飲料。 而高溫作業人群則應儘量避免在高溫高濕天進行強體力勞動。

醫生提醒, 現已進入三伏天, 當出現中暑症狀時, 首先要迅速從高溫環境轉移到陰涼通風處休息。

解開衣領, 同時用浸濕的溫毛巾擦拭全身, 並快速扇風降溫, 一般輕症患者即可恢復。 一旦出現意識不清等重症中暑症狀, 應立即送往醫院。 記者霍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