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山東省加快推動內貿流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為發揮內貿流通基礎性、先導性作用, 大力發展流通新業態、新模式、新技術, 提升流通供給能力和水準, 省政府辦公廳日前下發《關於促進內貿流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意見》(下稱《意見》)。

《意見》提出要構建農村流通連鎖網路, 把農村現代流通納入城鎮化規劃, 制訂農村現代流通專項規劃, 引導內貿流通城鄉、區域一體化發展。 實施“超市下鄉”, 構建以縣城超市為龍頭、鄉鎮商貿中心為基礎、村級便民店為支撐的農村連鎖網路。 挖掘地方特色產業、產品優勢, 重點打造一批佈局優化、功能完善、業態完備的農村社區、鄉鎮商貿中心,

培育“特色商貿小鎮”。 電商方面, 我省將構建縣級運營中心、鄉鎮及村服務站點全覆蓋、相互銜接的農村電商服務網路, 全面推進農商聯產品、聯設施、聯標準、聯資料、聯市場。

社區商業可以為居民提供最為便利的服務功能。 為優化社區商業業態佈局, 我省將市縣商業網點建設規劃納入城鄉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銜接控制性詳細規劃;按照新建居住區商業和綜合服務設施面積不低於建築總面積10%的要求, 嚴格規劃審批和竣工驗收。 並且制定社區商業業態設置規範。 加大惠民“三進”推進力度, 即推進智慧便利店進社區, 推進智慧快件箱進樓宇, 推進品牌農產品進超市。

標準是基礎, 我省將推動內外貿“兩個市場一個標準”融合,

“用外貿標準辦內貿”, 促進流通領域開放合作, 推動商品市場轉型發展, 計畫3-5年完成主城區商品交易市場綜合提升。

為促進線上線下互動創新發展, 《意見》提出實施智慧商圈三年行動計畫, 推動各類商業和公共服務設施WIFI網路全覆蓋, 重點推進電子商務基礎資訊設施、電子商務安全及電子商務監測體系建設。 依託特色產業資源, 建設運營山東名品館、好品山東、原產地特色標識產品交易平臺。 為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 我省將用3年時間改造提升5萬家傳統超市。 《意見》提出, 我省還將推進商貿物流標準化資訊化集約化“三化”建設, 建立標準載具迴圈共用體系, 完善城市共同配送網路,

加快冷鏈物流突破發展。

加快品牌建設可以引領內貿提質增效。 我省將開展“魯貿品牌”中華行、海外行、網上行“三行”活動。 提升山東品牌影響力, 擴大市場佔有率。 通過“互聯網+”“資本+”“技術+”實現老字型大小傳承創新, 突出山東特色, 培育流通名企名品名店。 打造“美食山東”品牌, 實施“齊魯名吃”推介行動計畫, 支援省內大型餐飲企業發展。

為保證老百姓餐桌上的安全, 《意見》提出, 我省將創建重要產品追溯示範省, 把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列入各級重大民生工程;建設省級流通追溯平臺, 加強市場運行分析、監測、調控, 提高食品安全管理和應急處置能力。

《意見》提出將從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加快信用體系建設、創新內貿流通金融服務、啟動內貿流通改革綜合試點等四個方面優化內貿流通發展環境。

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 創新監管方式;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為基礎, 建設流通企業信用資訊系統並納入省級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引導社會資本、金融資本、境外資本加大對流通領域創新和轉型的投入;鼓勵有條件的市在流通促進機制、市場規制體系、基礎設施建設模式、管理體制等方面先行先試。 (記者 周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