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金馬最佳劇情片《八月》首映:探討中國式父子關係

中青線上北京3月22日電第53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八月》, 今天在北京舉行首映, 導演張大磊攜主演孔維一、張晨、郭燕芸悉數亮相。 張大磊還邀請國內戲劇、音樂等領域的藝術家, 將《八月》中的場景搬到了發佈會現場, 製造了影片中的自行車聲、叫賣聲、蟬鳴聲……還原上世紀90年代的生活圖景。

導演張大磊

《八月》自成片以來, 可謂各大電影節寵兒, 先後提名了24個電影節獎項, 其中包括觀眾熟知的第53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東京國際電影節亞洲未來單元競賽片等眾多權威獎項。 首映發佈會上, 年僅12歲的《八月》主演、金馬獎最佳新演員孔維一實力證明自己拿獎實至名歸。

他在首映表演中有大段獨角戲, 一邊聽幕布後大人們感歎生活變化, 一邊又以準確的表情與肢體語言保留少年的純真感覺。

主演孔維一

《八月》描述了上世紀90年代一戶普通人家瑣碎的生活日常。 西部小城, 國家開始實施國有單位轉型, 鐵飯碗被打破, 國有製片廠家屬院裡, 每一個簡單家庭的生活都被改革所影響, 而少年小雷就這樣在天真與世故之間、經濟變革與家庭改變之間懵懂成長。

影片中並沒有濃墨重彩地刻畫父親與兒子之間的故事, 但通篇都在默默展現父親對孩子無聲的關懷。 談及影片中的父子情, 主演張晨說, 中國的父親都不擅表達, 是緩緩地參與孩子的成長,

很多感受不是單靠語言能表達的。

發佈會現場, 張大磊首次披露《八月》的創作初衷, 並探討了影片中的“中國式父子關係”。 他表示, “之前很多朋友想知道這部影片的大概劇情, 我只能說這部影片是一個12歲少年小雷和他身邊人的發生的事, 是一場簡單、安靜、浪漫的白日夢”。

張大磊說, 影片也是他成長軌跡的縮影。 作為一部半自傳體式作品, 他將自己的生活投射在了主角人物小雷身上。 “(我的)童年和小雷一樣有很多孤獨感, 但是這個孤獨感並不是讓人痛苦的, 它讓生活變得很豐富。 電影中的父子關係像兄弟, 老大和老二, 這也很像我和父親的感覺。 ”

《八月》將於3月24日全國公映。 在發佈會現場, 中國電影資料館館長孫向輝介紹,

《八月》是中國電影資料館發起成立的中國電影藝術聯盟第一次參與發行的影片, 聯絡全國55個城市的110家影院正式簽約, 在專門的影廳, 保證連續兩周的時間, 每天晚上有黃金場次給予《八月》。 雖然同檔期正好和好萊塢大片《金剛》碰在一起, 但110家影院表態保證如約放映。

(文化副刊部編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