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債券回售規模6千億新高背後 中低評級占比快一半

(原標題:債券回售規模6000億新高背後 中低評級占比快一半)

香港萬得通訊社綜合報導, 信用債暗流洶湧, 債券回售壓頂加劇風險。 資料統計, 2017年共有698只信用債面臨回售, 發行規模達6321.56億元。 且AA級及以下債券數量及規模占比分別達到了55%、46%。 伴隨著債市暫停上市風險數量驟增, 債市回售壓力加劇, 部分現金流緊張、再融資能力受限的發債主體或因回售觸發違約。

今年迎來債券回售小高峰

事實上, 從2017年開始, 未來三年將是債市回售的高峰期。 天風證券孫彬彬研報分析, 回售權對於投資者來說, 本質上是一種歐式看跌期權。

因為回售通常發生在到期日前, 發行人可能面臨資金壓力, 所以一般回售都是不利於發行人, 而是有利於投資者。

而在流動性趨緊的情況下, 債券回售或進一步加劇市場壓力。

東北證券劉立喜研報分析, 從信用債回售的時間分佈來看, 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回售債券的數量均接近或超過700只, 發行總額均超過6000億元, 這三年是信用債回售的高峰期。

其中, 2017年總共有698只信用債面臨回售, 發行金額合計達到6321.56億元, 數量規模均創歷史新高。

東方金誠劉暮菡報告統計, 從回售時間分佈來看, 上半年主要集中於3月份和4月份, 分別為74和64只;下半年整體面臨回購的數量均較多, 尤其四季度共計將有221只債券面臨回售。

值得注意的是,

根據東北證券研報統計, 2017年債券到期回售中, 低等級信用債偏多。 其中, AA級債券數量為307只, 合計金額達到2579.92億元。 AA-及以下的債券數量為75只, 合計金額達到338.20億元。 由於低等級發行人融資能力偏低, 若其信用債被執行回售權, 則發行人將提前償付本息, 可能導致發行人提前暴露信用風險。

東方金誠亦認為, AA-及以下信用級別的債券被執行回售權的可能性相對較大。 部分現金流較為緊張、再融資能力受限的發債主體或因回售觸發違約。

基於債券回售風險, 東北證券研報分析, 在2017年回售的債券中, 符合以下條件的債券由於持有人執行回售權而導致債券違約的可能性較大:發行人現金流對短期債務的覆蓋率低、短期債務占比高、籌資能力弱化(籌資性現金流明顯下滑)。

暫停上市風險頻現加劇債市回售壓力

今年以來, 債市違約數量及規模較去年同期出現明顯下滑。 但鑒於暫停上市風險的債券規模劇增, 或加劇債市回售壓力。

Wind資訊統計資料顯示, 截至3月21日, 今年以來發佈暫停上市風險債券的主體數量已達14家, 涉及債券數量19只, 債券規模316.5億元。

Wind資訊此前報導, 目前發佈暫停上市風險債券的主體數量和債券數量, 以及債券規模, 均已達到去年同期的1倍甚至更高。

此外, 除了面臨暫停上市風險的債券外, 其部分發行主體還涉及其他存續債, 粗略統計顯示, 截至目前該部分存續債規模已達930.5億元。

暫停上市風險頻現, 已加劇市場擔憂, 並促使投資者行使回售許可權。

Wind資訊此前報導, 包括鐵嶺新城、柳化股份在內的部分企業, 都面臨回售情況, 但受制於資金流影響, 均面臨兌付壓力。

“12江泉債”主承銷商東興證券3月14日發佈公告稱, 該債券原定於2017年3月13日派發利息及回售債券的本金, 截至公告日, 發行人華盛江泉集團有限公司已支付利息, 但未能派發本次回售債券的本金。

目前, 華盛江泉集團已發行的存續債包括“12江泉債”和“13江泉債”。

中金固收研報提醒, 實際上“12江泉債”未回售的部分到期日比“13江泉債”的回售日更晚。 雖然“13江泉債”有地方城投提供擔保, 但評級公司給與的擔保後債項評級只有BB, 說明對擔保增信效力並不認可。 “13江泉債”將於18年5月31日面臨回售行權, 屆時將考驗城投擔保的實際效力。

信用債質押准入標準提升

根據東北證券研報統計, 公司債成為2017年回售債的主力軍。 在2017年的回售債中, 公司債有443只, 發行總額達到3453.28億元, 數量及金額均超過半數。 但由於2017年公司債發行政策收緊, 因此發行人通過公司債再融資的管道受限, 可能引發公司債發行人發生債務違約。

實際上, 針對信用債可能面臨的風險, 監管層已經開始有所行動。

中國證券網週二報導, 多家機構證實, 有關部門正在計畫將可質押公司債的評級門檻提高至AAA級, AA+及以下評級的債券將無法入庫質押。 新規預計4月7日執行, 同時會進行新老劃斷, 存續債券暫不受影響。

市場分析, 這意味著監管層對債券市場的監管力度將再度升級。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市場對本次調整已有預期,長遠來看有利於控制風險,穩固市場基礎。

申萬宏源研報分析,實施該質押准入標準的初衷,是公司債將在2018-2019年將迎來較為集中的到期兌付,信用債違約風險、杠杆風險以及流動性風險持續上升。

研報進一步認為,隨著質押准入標準從嚴可能與公司債發行放開相結合,後期可能出臺政策放鬆對公司債發行監管。這樣一方面降低質押杠杆風險與信用風險,一方面緩解企業再融資壓力,恢復一級市場融資,將信用甄別的功能轉移到二級市場,避免發行人離開交易所市場。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市場對本次調整已有預期,長遠來看有利於控制風險,穩固市場基礎。

申萬宏源研報分析,實施該質押准入標準的初衷,是公司債將在2018-2019年將迎來較為集中的到期兌付,信用債違約風險、杠杆風險以及流動性風險持續上升。

研報進一步認為,隨著質押准入標準從嚴可能與公司債發行放開相結合,後期可能出臺政策放鬆對公司債發行監管。這樣一方面降低質押杠杆風險與信用風險,一方面緩解企業再融資壓力,恢復一級市場融資,將信用甄別的功能轉移到二級市場,避免發行人離開交易所市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