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上海今現日暈和幻日,氣象專家:大氣光學現象頻發與高溫無關

繼七色雲彩、粉紅天空之後, 上海又出現了日暈和幻日。

7月19日早晨, 上海天空出現了日暈和幻日, 內紅外紫的弧形光環圍住太陽,

像是一圈絢麗的彩虹, 將太陽環繞。

最近上海頻現大氣光學美景, 是否與高溫與關?

“其實, 這些大氣光學現象和高溫都沒有關係, 而是與天空中的高雲, 通常是捲層雲中冰晶的形狀、組成、排列方式, 以及太陽的高度、光的角度有關。 ”氣象專家表示, 當卷雲中的冰晶多為六角柱狀時, 容易出現日暈現象。 日暈一年四季都有, 平均每週都會有一兩次, 只是有時可能沒有注意到。

據氣象專家介紹, 日暈是一種常見的大氣光學現象, 它的形成與高雲有關。 高雲一般由微小的冰晶組成, 這些冰晶相當於三棱鏡, 當太陽光通過高雲中蘊含的冰晶時, 經過兩次折射、反射便形成了日暈。 由於蘊含冰晶的高雲一般是雨水天氣入侵的“先鋒”,

所以日暈的出現, 往往預兆著雨水天氣有可能到來, 因此有“日暈三更雨”之說。

幻日也是大氣的一種光學現象。 在天空出現的半透明薄雲裡面, 有許多飄浮在空中的六角形柱狀的冰晶體, 偶爾它們會整整齊齊地垂直排列在空中。 當太陽光射在這一根根六角形冰柱上, 就會發生非常規律的折射現象, 在太陽兩邊會出現較大的光斑, 看上去像是“兩個太陽”或“三個太陽”。

7月17日上午出現“七色雲彩”, 即環地平弧, 中國古代稱之為日載或日承, 是色彩最鮮豔的光暈。

氣象專家表示, 像上海這樣中緯度的地區, 一般出現在夏季的中午前後, 比起日暈, 環地平弧較為少見。 環地平弧的形成主要是太陽光照射在卷雲上, 光線從六邊形薄片冰晶側部進入底部射出,

形成色散, 如同燃燒的彩虹。

7月18日傍晚出現的粉紅色天空, 則是由於日落與充足的水汽造成的。 當天下午, 上海出現過雷陣雨天氣, 傍晚東部地區還有陣雨, 空氣潮濕水潤, 陽光中的紅色波段被水滴折射散射, 於是形成滿天紅光, 與火燒雲晚霞是一個道理。

大氣光學現象雖美, 卻絲毫不會減弱上海的熱度。

7月19日8時46分, 上海中心氣象臺就發佈了連續第8個高溫橙色預警: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影響, 預計今天本市大部地區的最高氣溫將超過37℃, 中心城區、浦東、閔行等地將達38℃左右, 請加強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7月19日也將成為今夏第13個高溫日。

今年夏天為何這麼熱?

上海市氣象局表示, 從目前氣象資料分析,

到本月27日上海維持晴熱高溫, 最高氣溫基本都在38-39℃。 而且, 本周後期副熱帶高壓強度再度增強, 且副熱帶高壓中心較為穩定控制本市上空(此類情況並不常見), 因此, 22-24日之間可能將接近甚至超過40℃。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