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23道工序磨出好湯圓

華龍網7月19日10時訊(通訊員 劉星欣 實習通訊員 周穎)桂花香餡裹胡桃, 江米如珠江水淘。 見說誰家滴粉好, 試燈風裡賣元宵。 一碗好湯圓通常有3個衡量標準:一不渾湯、二不磣牙、三是軟硬適中, 而這些都要靠優質湯圓粉來實現。 在重慶市江津區先鋒鎮中小企業創業基地, 就有一家採用傳統水磨工藝製作湯圓粉的企業, 其老闆劉勇很用心。 用他身邊人的話來說, “劉湯圓”一天到晚琢磨的都是怎樣把湯圓做好、搓圓。

1988年, 劉勇就開始作坊式生產湯圓。 隨著銷量越來越大, 2002年重慶源之源食品有限公司應運而生,

公司擁有“源之源”和“劉湯圓”兩個品牌。 如今, 該公司已成為西南地區最大的湯圓粉生產企業。 雖然引進了自動化生產線, 但劉勇盡可能保留傳統的湯圓粉的製作技藝。 具體來說, 有選配料、淘洗、浸泡、再次淘洗、濾水、磨漿、瀝水、掰曬、搓粉、細曬、防氧化等23道工序, 每一道工序都不能少。 這樣生產出來的湯圓粉不僅品質有保證, 更具有糯性強、粉粒細的特點。

“就拿淘洗這道工序, 看起來很簡單, 其實很有學問。 ”昨日的採訪中, 劉勇告訴筆者。 首先選用優質井水將配好的糯米和大米反復揉搓, 除去黃麴黴等有害物質。 這一步看似簡單, 卻是保證成品爽滑軟糯、營養健康的前提和關鍵步驟。 在淘洗時還要有耐心、力度要適中, 直到淘米水變得清澈為止。

值得一提的是, 劉勇至今仍然採用水磨這種傳統工具來磨制, 即把配比好的原料用泉水浸泡到合適的程度後, 用勺子均勻地倒入石磨內, 再均勻碾磨而成。

這種方式雖然耗時較長, 但是成品粉粒比直接用機器製作的更細, 且透著稻米的天然清香。 正因如此, 他的速凍湯圓和湯圓粉才更受市民喜愛。 源之源食品公司連續多年被評為“江津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江津區先進企業”“江津區消費者信得過企業”“重合同守信用單位”和“品質衛生安全全面達標企業”。

如今, 該公司年產湯圓面、速凍湯圓等約4600噸, “源之源”湯圓面、“劉湯圓”糯米粉銷售網路遍及雲南、貴州、四川、重慶、陝西、烏魯木齊等地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和大型超市。

在新世紀、重百、家樂福、麥德龍、重客隆、中佰、華聯等知名大型連鎖超市均能看到其品牌產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