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移動支付在中國鋪天蓋地 外媒們體驗了一把卻道出這些隱憂

【財新網】中國如今通過智慧手機支付功能, 迅速邁向無現金社會, 步伐領先全球, 外媒也同樣在關注。 在他們看來, 中國“無現金社會”的發展究竟是中國互聯網發展領先的象徵, 還是有各種問題?

《紐約時報》7月17日發表的長篇報導《在城市中國, 現金正在迅速過時》, 記者Paul Mozur在開篇寫到:

在中國, 一個大膽的經濟現象正在發生。

There is an audacious economic phenomenon happening in China.

NPR則在報導中稱, 特朗普政府在五月與中國達成協議, 美國信用卡企業獲准進入中國市場, 但是這可能不是他們預想中的成功先兆:

中國消費者已經跳過了信用卡, 直接從現金轉向了手機支付。

Chinese consumers are essentially leapfrogging plastic, and going straight from cash to mobile payments.

金沙江風險資本投資部門主管Richard Lim認為, 從科技的角度看, 這可能是中國最重要的創新之一, 現在這樣的現象也只在中國出現。

Paul Mozur還以個人經歷向讀者說明移動支付在中國有多流行。 報導中他寫到, 過去三年他一直在香港報導亞洲科技新聞, 而香港的互聯網文化和內地完全不同。 他從資料知道手機支付正在席捲中國:2016年中國手機支付總額達到5.5萬億美元, 是美國市場1120億手機支付市場的50倍。

如果餓了, 他必須到出外覓食, 而同事們在都用手機點好了外賣。 如果他要出門, 也不能用使用共用單車。 另外即使是街頭賣藝者也比他先進了, 中國大部分城市的街頭藝人都擺出了支付二維碼。

而NPR駐華記者Anthony Kuhn在杭州也體驗了一把無現金社會,

發現杭州的手機支付比北京更為普遍。 公交和地鐵都支持支付寶, 甚至在寺廟裡都可以通過掃一下手機捐贈。 麵館老闆告訴他, 店裡幾乎一半的支付都是用手機完成。

IDC分析師Shiv Putcha認為, 如今移動支付已經成為了生活的預設方式, 幾乎每一家企業每一個品牌都接入了這個生態系統。

而除了中國, 其實有幾個北歐國家也開始出現了無現金社會, 瑞典也是全球無現金社會發展最快的國家:發行紙幣和硬幣的總額僅占GDP總額的1.7%, 但北歐國家依靠的是銀行卡, 中國則是依靠手機。 這對中國這個幾十年前連信用卡都沒有的國家來說是迅速的轉變。 在NPR的報導中,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程連(音譯)則認為, 這與文化有關。

傳統上來講, 中國人不喜歡用信用卡, 因為他們不想欠債。

但是《紐約時報》在報導中也稱, 中國迅速普及手機支付也會帶來潛在的問題:隨著中國將整個消費者經濟建立在兩個私有化的手機支付平臺上時, 就會將那些不能上網的人逐漸排除在外, 並使消費者將自身限制在阿裡和騰訊兩家企業之中。

《彭博商業週刊》在分析無現金社會的弊端時也提出, 社會底層的人依靠小額現金購買必需的食物, 現金支付中小額支付占比最高。 對於社會底層來說, 通過手機支付的成本非常大, 這將導致社會分化進一步加劇,

而在NPR的報導中提出的問題則包括:政府和企業將會通過移動支付大資料搜集太多的個人資訊,

侵犯公民隱私, 而這個問題並沒有受到廣泛討論, 大部分人對此並不在意, 因為大家都忙著賺錢。

對於難以在中國開銀行帳戶的遊客和短期出差的外國人來說, 在中國的生活體驗將會受到影響。 另一方面, 對於海外和國內企業來說, 他們必須與阿裡巴巴或者騰訊達成協議, 中國企業要走向海外也必須建立另一套生態系統。 為了解決這種隔絕, 騰訊和阿裡巴巴已經開始向外擴張, 但在海外已經面臨競爭。 ■

原文參考:

In Urban China, Cash Is Rapidly Becoming Obsolete(作者Paul Mozur, 原載《紐約時報》網站)

In China, A Cashless Trend Is Taking Hold With Mobile Payments(作者Anthony Kuhn, 原載NPR網站)

Going Cashless? Bad for Tax Cheats, Privacy, Poor(作者Srinivasan Sivabalan, 原載彭博社網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