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8歲女生拿到澳門大學全額獎學金 籃球是她的“敲門磚”

最近, 南開中學高2017屆畢業生朱紫溢收到了澳門大學的錄取通知, 她將于8月啟程前往澳門, 開始她的求學之旅。 據悉, 朱紫溢是三年來,

內地首個在女子籃球項目拿到澳門大學全額獎學金的學生。

自薦參加籃球訓練

179cm的個頭、清爽的短髮, 18歲的朱紫溢可愛中帶著帥氣, 不是大家想像中的“五大三粗”, 她給人的感覺清爽又靈動。

朱紫溢跟籃球的緣分深遠, 她的媽媽吳維娜小時候曾進入體校打籃球,

雖然後來並沒有將籃球作為職業, 但從小, 朱紫溢就常聽媽媽提到籃球。

小學4年級的時候, 一所重點中學到朱紫溢所在的學校招收運動員, 朱紫溢跑去教練那裡自薦, 然後回家跟媽媽說, 想要跟著一起去訓練。 自此, 朱紫溢開始了自己的籃球之路。

朱紫溢說, 一開始決定打籃球, 確實是因為自己對籃球有興趣, 但隨著訓練的深入, 她也遇到了各種困難, 比如傷病、技術方面的突破等等。 但最終, 她選擇了堅持。

“打籃球貴在堅持, 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朱紫溢說, 其實打籃球還能學會做人的道理, 如果在球場上敢打敢拼, 生活中也絕不會是畏懼困難的人。

對未來有明確規劃

吳維娜說, 朱紫溢是一個極有主見的孩子,

對於未來有清晰的規劃。 初中的時候, 她有了出國念書的念頭, 但父親對於她的這個想法並不支持, 在多次談話之後, 父親明確表示, 不會在經濟上予以幫助。

於是, 朱紫溢開始自己搜集各種學校資訊, 特別是關於獎學金的內容。 “同時, 她開始發奮學習英語, 在訓練之餘投入了很多時間到英語上。 ”

高三的時候, 朱紫溢曾經入選了八一隊, 但訓練了幾個月之後, 她選擇了退出。 “我想將籃球作為愛好, 但也不願意放棄文化課學習。 ”

媽媽說:“練體育的孩子都挺苦的, 不僅課業不能丟, 還要每天花三四個小時訓練, 在飲食、生活方式都有很大的限制。 但體育出身的孩子, 都有一種韌勁, 遇到困難不退縮, 這是朱紫溢在應對各方面壓力時能咬牙堅持的基礎。

學習與籃球“雙贏”

和朱紫溢交談不難發現, 她是個自信和自主的姑娘。 她的文化成績並不差, 在國內以特長生身份進入一所名牌大學不成問題, 但今年5月份, 朱紫溢自己報名了澳門大學的“傑出運動員”項目, 高考後,

又去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專項測試。

那段時間, 除了日常訓練外, 朱紫溢還要額外給自己加量訓練, 她給自己規定, 每天必須投進100多個球, 狀態差的時候, 為了這個目標, 她可能需要從傍晚6點半一直投籃直到晚上10點過。

最終, 她以超過二本線的高考成績, 被澳門大學新聞傳媒專業錄取, 並取得了全額獎學金。 也就是說, 在澳門讀書的四年間, 她不僅學費、住宿費全免, 每個月還有補貼的生活費。

“我很喜歡澳門大學的這種學習方式, 可以和其他學生一起學習, 只是每天多了額外的訓練, 不會跟社會脫節。 ”

在籃球之外, 朱紫溢喜歡攝影, 最近又愛上了吉他。 這短時間, 在訓練之餘, 她用自己高一高二時開網店賺來的錢買了一把吉他, 專心學習,“我是一個各方面興趣都很濃厚的人,未來也希望做到學習與籃球訓練、比賽‘雙贏’。”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林祺 實習生 梁瀅

專心學習,“我是一個各方面興趣都很濃厚的人,未來也希望做到學習與籃球訓練、比賽‘雙贏’。”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林祺 實習生 梁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